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136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物方发出的光依次经过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成像位于成像面上,其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组合为一组平凹的胶合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组成一组正光焦度胶合透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具有更小的入瞳直径;相较于传统的手机镜头和针孔镜头其结构更加适用于智能手表的装配使用;通过几片镜片不同的折射效果,使图像可以正常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当中,智能手表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的电子类穿戴物,形形色色的智能手表走向市场,照相功能作为智能电子产品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成为了很多智能手表的标配,然而,传统手机镜头体积较大,装配在手表上使手表显得非常笨重;很多针孔镜头又不是特意为手表设计生产,我们知道,大部分针孔镜头的入瞳直径约为两毫米;在智能手表这样如此狭小的空间里,直径越小的镜头意味着更加轻薄的手表机身,因此将针孔镜头做得更小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入瞳直径更小、结构更加紧凑的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包括光学透镜组,所述光学透镜组包括由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圆弧凸面,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包括光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组包括由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所述第一透镜(1)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透镜(2)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圆弧凸面,曲率半径为5.219909±0 .2mm;所述第三透镜(3)的外表面为圆弧凹面,曲率半径为5.219909±0 .2mm,内表面为圆弧凹面,曲率半径为8.634530±0 .2mm;所述第四透镜(4)的外表面为圆弧凸面,曲率半径为4.420586±0 .2mm,内表面为圆弧凸面,曲率半径为7.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包括光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组包括由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所述第一透镜(1)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透镜(2)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圆弧凸面,曲率半径为5.219909±0.2mm;所述第三透镜(3)的外表面为圆弧凹面,曲率半径为5.219909±0.2mm,内表面为圆弧凹面,曲率半径为8.634530±0.2mm;所述第四透镜(4)的外表面为圆弧凸面,曲率半径为4.420586±0.2mm,内表面为圆弧凸面,曲率半径为7.967124±0.2mm;所述第五透镜(5)的外表面为圆弧凸面,曲率半径为7.688995±0.2mm,内表面为圆弧凹面,曲率半径为0.101889±0.2mm;所述第六透镜(6)的外表面为圆弧凸面,曲率半径为0.101889±0.2mm,内表面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组的视场角为40°,焦距为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能手表的针孔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的材质为CAF2,折射率为1.43±0.005%,色散系数为95.0±0.5%;所述第二透镜(2)的材质为N-KZF2,折射率为1.56±0.005%,色散系数为5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苏晓曦迟锋李志莉易子川水玲玲潘新建杨健君刘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