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28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包括壳体、隔板,所述隔板设于壳体内且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监测室和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监测室内安装有监测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一启闭监测室的开关门,所述隔板与所述开关门平行设置,所述隔板的底端与壳体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监测仪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其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同时可悬挂使用能有效提高空间使用率,隔板设计使得监测仪便于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
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
技术介绍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电导率、BOD、COD、氨氮、总磷、总氮、浊度、PH、溶解氧等项目;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目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现有小型水质监测仪大都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放于室内占用空间大,且当设备出现故障需维修时,拆装麻烦,效率低。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能有效提高空间使用率,同时便于检修的小型水质监测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包括壳体、隔板,所述隔板设于壳体内且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监测室和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监测室内安装有监测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一启闭监测室的开关门,所述隔板与所述开关门平行设置,所述隔板的底端与壳体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位于隔板上部的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自监测室向控制室突出。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包进样组件、反应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进样组件包括十通阀、计量瓶、蠕动泵,所述十通阀通过导管分别与壳体外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水连通,所述十通阀、蠕动泵均通过导管与所述计量瓶连通,所述反应组件包括不透光的安装壳、安装于安装壳内的反应瓶,所述反应瓶通过导管与十通阀连通,所述检测组件安装于安装壳上并对反应瓶内的液体进行检测。进一步地,所述计量瓶、蠕动泵、反应组件、检测组件均安装于所述隔板的凹陷部内。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底端通过合页与壳体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端向上延伸设有一卡条,所述壳体内对应设有一配合截档所述卡条的档条。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便于将监测仪悬挂的悬挂槽,所述悬挂槽位于开关门的相对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监测仪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其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同时可悬挂使用能有效提高空间使用率,隔板设计使得监测仪便于检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监测仪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监测仪开关门打开后反应室内部图;图3是本技术监测仪隔板打开后控制室内部图;图4是本技术隔板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监测仪背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壳体,11-开关门,111-电子显示屏,12-十通阀,13-计量瓶,14-蠕动泵,15-安装壳,16-光源发射器,17-一级光传感器,18-档条,19-悬挂槽,20-隔板,21-合页,22-凹陷部,23-卡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包括壳体10、隔板20,其中壳体10大致呈长方体状,所述隔板20设于壳体10内且将壳体10内的空间分隔为监测室和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整个监测仪正常运行,所述监测室内安装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实现对水质的监测,所述壳体10包括一启闭监测室的开关门11,其中开关门11的外侧面上设有电子显示屏111,以便于检测人员随时查看监测仪内的水质监测结果或是调整监测仪的相关参数,所述隔板20与所述开关门11平行设置,所述隔板20的底端与壳体10铰接,具体的,所述隔板20底端通过合页21与壳体10铰接,合页21位于监测室内,当开关门11打开后,隔板20可向开关门11的方向转动以打开控制室,如此隔板20相当于控制室的门,以便于查看控制室内的情况,尤其当监测仪出现故障时,如此便于快速查看、检修。本技术监测装置采用比色法进行水质监测。在分析水样时,将水样和不同组分的检测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反应后试液的颜色发生变化,通过比较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确定待测组分含量。发射端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透过内部溶液并抵达接收端,通过测量接受端的光强确定溶液的吸光度。可用来监测水中的氨氮含量、总磷的含量以及化学需氧量。所述监测装置包进样组件、反应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进样组件包括十通阀12、计量瓶13、蠕动泵14,所述十通阀12通过导管分别与壳体10外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水连通,所述十通阀12、蠕动泵14均通过导管与所述计量瓶13连通,所述反应组件包括不透光的安装壳15、安装于安装壳15内的反应瓶,所述反应瓶通过导管(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导管附图中均未示出)与十通阀12连通,所述检测组件安装于安装壳15上并对反应瓶内的液体进行检测,检测组件具体包括光源发射器16、一级光传感器17、二级光传感器,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隔板,所述隔板设于壳体内且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监测室和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监测室内安装有监测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一启闭监测室的开关门,所述隔板与所述开关门平行设置,所述隔板的底端与壳体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隔板,所述隔板设于壳体内且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监测室和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监测室内安装有监测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一启闭监测室的开关门,所述隔板与所述开关门平行设置,所述隔板的底端与壳体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位于隔板上部的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自监测室向控制室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进样组件、反应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进样组件包括十通阀、计量瓶、蠕动泵,所述十通阀通过导管分别与壳体外检测试剂和待检测水连通,所述十通阀、蠕动泵均通过导管与所述计量瓶连通,所述反应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华林泉杰谢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蓝海环科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