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279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搅拌筒的上端位于电机的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液口,所述搅拌筒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中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控阀,所述连接管的下端位于底座的上端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沉淀筒,所述沉淀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微孔过滤膜与第二过滤网,所述微孔过滤膜夹在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沉降试验的试验效果,并能方便沉降试验装置的使用,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降试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磺胺嘧啶悬液是一种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的药液,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是在一段特定时间间隔内,由已知容积的悬液中沉淀出来的固体体积。现有的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沉降试验装置在进行时直接将磺胺嘧啶悬液倒入沉淀筒进行沉淀,没有预先使悬液中的悬浮物与液体充分混合,从而造成沉淀效果不好,而且沉降试验装置沉降效果不好,沉淀筒中的悬浮物容易随着液体流出,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现在对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搅拌筒的上端位于电机的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筒(3),所述搅拌筒(3)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搅拌筒(3)的上端位于电机(4)的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液口(7),所述搅拌筒(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中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控阀(9),所述连接管(8)的下端位于底座(1)的上端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沉淀筒(10),所述沉淀筒(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筒(11),所述连接筒(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2)、微孔过滤膜(13)与第二过滤网(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筒(3),所述搅拌筒(3)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搅拌筒(3)的上端位于电机(4)的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液口(7),所述搅拌筒(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中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控阀(9),所述连接管(8)的下端位于底座(1)的上端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沉淀筒(10),所述沉淀筒(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筒(11),所述连接筒(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2)、微孔过滤膜(13)与第二过滤网(14),所述微孔过滤膜(13)夹在第一过滤网(12)与第二过滤网(14)之间,所述连接筒(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磺胺嘧啶悬液沉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下端位于搅拌筒(3)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所述搅拌叶(6)的数量为若干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