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22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包括第一探测部、第二探测部、水管以及控制板,第一探测部设有第一内腔,在该第一内腔设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一水位测高器;第二探测部设有与消防前室空间相通的第二内腔,在该第二内腔设有第二水箱,第二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二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二水位测高器;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一装设于第二探测部内部隔水层的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水位测高器和第二水位测高器,处理器接收第一水位测高器和第二水位测高器水位高度信号,并通过两个水位高度信号的差值判断消防前室和走廊之间的余压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
技术介绍
余压监控系统主机,就是一个控制风机旁通阀的风阀控制箱,余压监控系统主机内含断路器、电源、接触器、接线端子等元件。风阀控制箱从风机控制箱取AC220V消防电,通过电源转换器将电压转化成直流安全电压给前室余压探测器作为供电电源。风阀控制箱通过接线端子与风机旁通阀的电动执行器连接,并可以控制旁通阀的开启与关闭动作。余压探测器是整个系统的末端神经器件,负责前室和楼梯间余压值的测量和控制。余压探测器通过内置的探测孔检测前室或楼梯间气压,走道的气管末端连接气管并接通至余压探测器低压检测端。当火灾发生,余压探测器实时检测前室与走道或楼梯间与走道的压差。当前室余压值大于30帕,启动泄压信号,旁通阀泄压;当前室余压值小于25帕,发出信号关闭旁通阀;同理,当楼梯间余压值大于50帕,旁通阀泄压;当楼梯间余压值小于40帕,旁通阀关闭,停止泄压。余压监控系统的整个目的就是保持楼梯间和前室的余压值维持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阻挡有害烟气进入的同时,确保防火门的正常开启,保证生命通道的畅通。随着科技技术不断的更新,余压探测器也不断的更新换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设计该余压探测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探测余压,可在火灾中坚持得更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包括:r>安装在走廊墙壁面的第一探测部,所述第一探测部设有与走廊空间相通的第一内腔,在该第一内腔设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一水位测高器;安装在消防前室墙壁面的第二探测部,所述第二探测部设有与消防前室空间相通的第二内腔,在该第二内腔设有第二水箱,第二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二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二水位测高器;一穿设于墙壁内的水管,该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一装设于所述第二探测部内部隔水层的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位测高器和第二水位测高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水位测高器和第二水位测高器水位高度信号,并通过两个水位高度信号的差值判断所述消防前室和走廊之间的余压值。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通过管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接入自来水供水管,水泵电性连接处理器并被所述处理器控制电路的通断。进一步的,第一探测部包括第一壳,所述第一壳的前侧设有第一相通口,该第一相通口将走廊空间与第一水箱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壳底部设有第一隔水层,所述第一隔水层内设接线电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探测部包括第二壳,所述第二壳的前侧设有第二相通口,该第二相通口将消防前室空间与第二水箱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壳底部设有第二隔水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采用的是水的高度差,对应的判断余压值的大小。处理器为单片机,用于计算各个高度差对应的余压值大小。两个水位测高器置于水面以下,主要是防止火灾过早的将两个水位测高器损坏,水体有效的保护了两个水位测高器不受破坏。由于水会蒸发,水泵的作用是:两个水箱内的水降低一定高度后,水泵抽水补充。本技术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通过水的特性,能够让余压探测器在火灾中坚持的更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在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余压探测器遇到火灾后两个水箱内的水受到的气压产生高度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下:请参照附图1-3,本技术的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包括:安装在走廊4墙壁面的第一探测部1,所述第一探测部1设有与走廊空间相通的第一内腔,在该第一内腔设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一水位测高器14;安装在消防前室5墙壁面的第二探测部3,所述第二探测部3设有与消防前室空间相通的第二内腔,在该第二内腔设有第二水箱,第二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二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二水位测高器34;一穿设于墙壁内的水管2,该水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一装设于所述第二探测部3内部隔水层的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位测高器14和第二水位测高器34,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水位测高器14和第二水位测高器34水位高度信号,并通过两个水位高度信号的差值判断所述消防前室5和走廊4之间的余压值。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通过管路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接入自来水供水管,水泵6电性连接处理器并被所述处理器控制电路的通断。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探测部1包括第一壳11,所述第一壳11的前侧设有第一相通口,该第一相通口将走廊4空间与第一水箱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壳11底部设有第一隔水层13,所述第一隔水层13内设接线电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探测部3包括第二壳31,所述第二壳31的前侧设有第二相通口,该第二相通口将消防前室空间与第二水箱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壳31底部设有第二隔水层13。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在走廊(4)墙壁面的第一探测部(1),所述第一探测部(1)设有与走廊空间相通的第一内腔,在该第一内腔设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一水位测高器(14);/n安装在消防前室(5)墙壁面的第二探测部(3),所述第二探测部(3)设有与消防前室空间相通的第二内腔,在该第二内腔设有第二水箱,第二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二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二水位测高器(34);/n一穿设于墙壁内的水管(2),该水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n一装设于所述第二探测部(3)内部隔水层的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位测高器(14)和第二水位测高器(34),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水位测高器(14)和第二水位测高器(34)水位高度信号,并通过两个水位高度信号的差值判断所述消防前室(5)和走廊(4)之间的余压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应急疏散的余压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走廊(4)墙壁面的第一探测部(1),所述第一探测部(1)设有与走廊空间相通的第一内腔,在该第一内腔设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一水位测高器(14);
安装在消防前室(5)墙壁面的第二探测部(3),所述第二探测部(3)设有与消防前室空间相通的第二内腔,在该第二内腔设有第二水箱,第二水箱的底面设有用于测量第二水箱水位高度的第二水位测高器(34);
一穿设于墙壁内的水管(2),该水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一装设于所述第二探测部(3)内部隔水层的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位测高器(14)和第二水位测高器(34),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水位测高器(14)和第二水位测高器(34)水位高度信号,并通过两个水位高度信号的差值判断所述消防前室(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海明袁玉平朱秋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依福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