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19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滤筒,壳体底部设有底环,底环上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固定连接网形架,网形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表面第一环形槽,壳体顶部丝扣连接环形盖,环形盖下方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中心处设有圆通孔,第二支架下表面设有第二环形槽,滤筒的下边沿和上边沿分别嵌入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新颖,结构紧凑,通过过滤装置放置在燃气进管中并采用壳体包覆形成整体,实现仅需旋开与燃气进管连通的燃气入户管道,即可快速易于取出替换,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
本技术涉及燃气表
,具体为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
技术介绍
燃气管道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泥沙、岩石颗粒、铁粉、硫化亚铁等固体杂质,会影响燃气表的计数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在燃气表内部设置过滤装置,提高燃气表的耐污染性是十分必要的。当燃气表内置过滤装置中的滤网被杂质堵塞后,不仅会影响燃气过滤效果,还会造成燃气气压不稳等问题。而现有解决方案通常是将燃气表拆开,再更换燃气表,操作复杂,浪费人力资源。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包括燃气表本体,所述燃气表本体设有燃气进管和燃气出管,所述燃气进管中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筒,壳体底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底环,所述底环上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固定连接网形架,所述网形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表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环形槽,所述壳体顶部丝扣连接环形盖,所述环形盖下方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中心处设有圆通孔,第二支架下表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环形槽,所述滤筒的下边沿和上边沿分别嵌入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优选的,所述燃气进管和燃气出管均与燃气表本体的外壳卡嵌连接,燃气进管焊接圆环块,圆环块与底环相抵接。优选的,所述网形架由直杆和弧形杆构成,直杆设有呈放射形分布的八个,相邻的直杆之间与一个弧形杆的两端相焊接,所述弧形杆将相邻直杆之间的空腔分隔成两个扇环通孔。优选的,所述环形盖顶部设有拉环,所述拉环呈椭圆弧形,拉环底部两端与环形盖相铰接,当拉环呈竖直状态时,拉环顶部伸出燃气进管。优选的,所述滤筒采用侧壁均匀分布圆孔的金属筒体,滤筒内壁设有滤层,所述滤层由纤维滤料折叠成褶并首尾粘合成筒,且滤层上下边缘与滤筒胶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构造新颖,结构紧凑,通过过滤装置放置在燃气进管中并采用壳体包覆形成整体,实现仅需旋开与燃气进管连通的燃气入户管道,即可快速易于取出替换,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推广使用;2、本技术采用环形盖推动第二支架,实现滤筒的下边沿和上边沿分别嵌入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不但滤筒易于从壳体取出,而且滤筒可以稳固的被约束在壳体中;3、本技术借助网形架,使得壳体内部与燃气表本体实现连通,网形架由直杆和弧形杆构成,结构简单且强度高,可以很好的将环形板和第一支架联系成一个整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环形板、网形架和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气表本体、2燃气进管、3燃气出管、4壳体、5底环、6环形板、7网形架、8第一支架、9第一环形槽、10环形盖、11第二支架、12圆通孔、13第二环形槽、14滤筒、15圆环块、16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包括燃气表本体1,燃气表本体1设有燃气进管2和燃气出管3,燃气进管2和燃气出管3分别与燃气入户管路和燃气使用管路连通。燃气进管2中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外壁与燃气进管2内壁相吻合。壳体4内部设有滤筒14,壳体4底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底环5,底环5上放置有环形板6,环形板6固定连接网形架7,网形架7固定连接第一支架8,第一支架8上表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环形槽9,壳体4顶部丝扣连接环形盖10,环形盖10下方设有第二支架11,第二支架11中心处设有圆通孔12,第二支架11下表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环形槽13。旋转环形盖10,利用环形盖10推动第二支架11,使得滤筒14的下边沿和上边沿分别嵌入第一环形槽9和第二环形槽13。入户燃气管路中的燃气进入燃气进管2后,依次通过环形盖10、圆通孔12进入滤筒14内部,滤筒14采用侧壁均匀分布圆孔的金属筒体,滤筒14内壁设有滤层,滤层由纤维滤料折叠成褶并首尾粘合成筒,且滤层上下边缘与滤筒14胶接。纤维滤料采用符合GB/T35754-2017要求的气体净化用纤维层滤料,能够有效滤去燃气中夹带的固体杂质。如图3所示,网形架7由直杆和弧形杆构成,直杆设有呈放射形分布的八个,相邻的直杆之间与一个弧形杆的两端相焊接,弧形杆将相邻直杆之间的空腔分隔成两个扇环通孔。经滤筒14过滤后的燃气,首先进入壳体4和滤筒14之间的空腔,然后通过网形架7,最终从底环5进入燃气表本体1的内部。网形架7的存在使得壳体4内部与燃气表本体1连通,网形架7结构简单且强度高,可以很好的将环形板6和第一支架8联系成一个整体。燃气表本体1的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后壳体分别与燃气进管2和燃气出管3卡嵌连接后再彼此螺栓连接,并且通过在前、后壳体与燃气进管2和燃气出管3的连接处垫设密封圈,以达到密封保护。燃气进管2内壁焊接圆环块15,圆环块15与底环5相抵接,通过圆环块15对壳体4进行支撑。燃气进管2与入户燃气管路采用接头进行丝扣连接,所以壳体4顶部存在接头约束,壳体4不会脱离燃气进管2。环形盖10顶部设有拉环16,拉环16呈椭圆弧形,拉环16底部两端与环形盖10相铰接,规定:当拉环16呈竖直状态时,拉环16顶部伸出燃气进管2。所以,拧下入户燃气管路接头后,用手指或其它工具可以拉起拉环16,通过拉环16直接将壳体4整体取出燃气进管2,旋转拉环16或环形盖10,即可取走第二支架11,使得滤筒14暴露,即可替换出滤筒1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表本体(1),所述燃气表本体(1)设有燃气进管(2)和燃气出管(3),所述燃气进管(2)中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内部设有滤筒(14),壳体(4)底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底环(5),所述底环(5)上放置有环形板(6),所述环形板(6)固定连接网形架(7),所述网形架(7)固定连接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上表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环形槽(9),所述壳体(4)顶部丝扣连接环形盖(10),所述环形盖(10)下方设有第二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1)中心处设有圆通孔(12),第二支架(11)下表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环形槽(13),所述滤筒(14)的下边沿和上边沿分别嵌入第一环形槽(9)和第二环形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表本体(1),所述燃气表本体(1)设有燃气进管(2)和燃气出管(3),所述燃气进管(2)中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内部设有滤筒(14),壳体(4)底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底环(5),所述底环(5)上放置有环形板(6),所述环形板(6)固定连接网形架(7),所述网形架(7)固定连接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上表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环形槽(9),所述壳体(4)顶部丝扣连接环形盖(10),所述环形盖(10)下方设有第二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1)中心处设有圆通孔(12),第二支架(11)下表面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二环形槽(13),所述滤筒(14)的下边沿和上边沿分别嵌入第一环形槽(9)和第二环形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替换内置过滤装置的燃气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管(2)和燃气出管(3)均与燃气表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诚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