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伟浩专利>正文

玩具弹匣及玩具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153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玩具弹匣,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分隔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一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推出块,所述推出块通过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内;一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装配机构,其包括分隔板、贯通连接于所述分隔板上的拨动轮、位于所述分隔板一侧并与部分所述拨动轮抵接的推动组、及位于所述分隔板另一侧并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一空间的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玩具弹匣的玩具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玩具弹匣省去繁琐的手动将弹壳逐个与弹头装配的步骤,通过所述玩具弹匣中的装配装置与所述玩具枪的连动即能驱使所述玩具弹匣实现自动装配,简化操作,且提高所述玩具枪的实用性、增加所述玩具枪的游戏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玩具弹匣及玩具枪
本技术涉及玩具枪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玩具弹匣及玩具枪。
技术介绍
玩具枪一直是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之一,现有的玩具枪因此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款式和功能,如模仿真枪可退出弹壳功能的玩具枪等。然而此类玩具枪配用的弹匣通常需要手动装配弹壳和弹头,繁琐枯燥,且极易降低玩具枪的游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装配弹壳和弹头的玩具弹匣及玩具枪。本技术提供一种玩具弹匣,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分隔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一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推出块,所述推出块通过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内;一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装配机构,其包括分隔板、贯通连接于所述分隔板上的拨动轮、位于所述分隔板一侧并与部分所述拨动轮抵接的推动组、及位于所述分隔板另一侧并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一空间的导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挡板,所述第一壳体对应所述第二空间开设有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壳体内凸伸有一连接所述导管的弧形板,所述挡板对应所述贯穿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板邻近于所述拨动轮设置,且所述弧形板与所述拨动轮的间距等于或大于弹头的直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隔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贯穿孔倾斜地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所述第二段插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弧形板抵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段上设置有一贯通孔、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和一限位柱,其中所述贯通孔内连接有所述拨动轮,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限位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段上相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限位柱上均分别连接有部分所述推动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动轮包括棘轮部和齿轮部,其中所述棘轮部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段上相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并与部分所述推动组连接,所述齿轮部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段上相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且所述齿轮部的齿槽与所述弹头配合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动组包括一推动杆、一推动爪和一限位爪,其中所述推动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推动爪抵触连接且其另一端凸伸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推动爪分别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限位柱上且其与所述棘轮部连接,所述限位爪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且其与所述棘轮部配合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动爪包括第一本体、和沿所述第一本体朝外凸伸的抵接部和推动部,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一移动孔且所述移动孔移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柱上,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推动杆抵触连接且其通过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棘轮部抵触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爪包括第二本体和沿所述第二本体向外凸伸的限制部,其中所述第二本体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限制部与所述棘轮部可移动地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玩具枪,所述玩具枪包括具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玩具弹匣。本技术提供的玩具弹匣通过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用于收容其推出装置的第一空间、和用于收容其装配装置的第二空间,再通过所述推出装置和所述装配装置之间的协作完成其自动装配弹壳和弹头的操作。故本技术所提供的玩具弹匣相对于其他弹匣而言,省去繁琐的手动将弹壳逐个与弹头装配的步骤,通过所述玩具弹匣中的装配装置与玩具枪的连动即能实现自动装配,简化操作,且提高了装配有所述玩具弹匣的玩具枪的实用性、增加所述玩具枪的游戏体验。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玩具弹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玩具弹匣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玩具弹匣沿一个方向的内部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玩具弹匣沿另一方向的内部连接关系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玩具弹匣1壳体10第一空间11第二空间12第一壳体13贯穿孔131第二壳体14弧形板141挡板15推出块20装配机构30分隔板31第一段311第二段312贯通孔3121第一连接部3122第二连接部3123限位柱3124拨动轮32棘轮部321齿轮部322推动组33推动杆331推动爪332第一本体332a移动孔3321抵接部332b推动部332c限位爪334第二本体3341限制部3342导管34弹壳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仅仅是为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连接方式。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差别,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装配弹壳和弹头的玩具弹匣1,其包括一壳体10、一推出块20和一装配机构30。其中,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且第一空间11内收容有推出块20和至少一个弹壳2,第二空间12内收容有装配机构30和至少一个弹头。且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弹壳2设置为空心结构以用于收容所述弹头,每一所述弹头设置为球体。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及连接于第一壳体13上的挡板15。其中,第一壳体13对应第二空间12的位置开设有一贯穿孔131,若干所述弹头可通过贯穿孔131进入第二空间12内。第二壳体14中对应第二空间12的内壁凸伸有一弧形板141,弧形板141连接部分装配机构30,以用于引导收容于第二空间12内的若干所述弹头进入所述部分装配机构30内。挡板15对应贯穿孔131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3上,以使玩具弹匣1在使用时可封闭第二空间12,从而防止所述若干弹头通过贯穿孔131从壳体10内跌落。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设置有挡板15,壳体10也可不设有挡板15。推出块20通过一弹性件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玩具弹匣,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分隔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n一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推出块,所述推出块通过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内;/n一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装配机构,其包括分隔板、贯通连接于所述分隔板上的拨动轮、位于所述分隔板一侧并与部分所述拨动轮抵接的推动组、及位于所述分隔板另一侧并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一空间的导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具弹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内分隔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一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推出块,所述推出块通过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内;
一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装配机构,其包括分隔板、贯通连接于所述分隔板上的拨动轮、位于所述分隔板一侧并与部分所述拨动轮抵接的推动组、及位于所述分隔板另一侧并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一空间的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弹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挡板,所述第一壳体对应所述第二空间开设有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壳体内凸伸有一连接所述导管的弧形板,所述挡板对应所述贯穿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弹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邻近于所述拨动轮设置,且所述弧形板与所述拨动轮的间距等于或大于弹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弹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贯穿孔倾斜地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所述第二段插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弧形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弹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上设置有一贯通孔、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和一限位柱,其中所述贯通孔内连接有所述拨动轮,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限位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段上相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浩
申请(专利权)人:林伟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