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启芳专利>正文

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15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涉及涉及微通道领域。该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包括上侧微通道管壁,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表面包括齿牙、弹簧支撑架和压力弹簧,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左侧包括旋转顶块、支撑框、缓冲块、复位弹簧、弹簧支柱、固定板、固定柱、液压杆套管、液压杆和螺纹杆,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中部包括上侧弹簧筒、上侧皮带轮和上侧摇杆。该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通过支撑框内部设置的移动板和支撑框左侧设置的缓冲块,达到将缓冲块向下移动的作用,解决了微通道直径不会发生变化,当施加在微通道板两侧的电压超过规定值时,会出现离子反馈现象,导致微通道噪声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
本技术涉及涉及微通道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
技术介绍
如中国专利CN200920003598.4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集流管内设置减阻板,制冷剂在集流管内部流动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光滑的下腔流动,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设备的工作能耗,提高系统效率,该装置虽然提高了系统效率,但微通道直径不会发生变化,微通道板两侧的电压超过规定值时,微通道噪声增大,所述针对此问题,可设计出一种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系统效率,可以调节孔径大小,降低微通道噪音的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包括上侧微通道管壁,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表面包括齿牙、弹簧支撑架和压力弹簧,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左侧包括旋转顶块、支撑框、缓冲块、复位弹簧、弹簧支柱、固定板、固定柱、液压杆套管、液压杆和螺纹杆,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中部包括上侧弹簧筒、上侧皮带轮和上侧摇杆,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右侧包括一号支杆、上侧导轮、一号滚轮和上侧移动带,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底部包括下侧微通道管壁、刷子固定杆、毛刷、下侧摇杆、下侧皮带轮、下侧弹簧筒、下侧移动带、二号支杆和下侧导轮,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顶部与弹簧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撑架的中部与压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撑架的顶部与齿牙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右侧固定与一号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支杆远离上侧微通道管壁的一端与上侧导轮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导轮的底部与上侧移动带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移动带的另一端与一号滚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滑槽位于上侧微通道管壁的左侧开设,所述滑槽的内部与移动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与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旋转顶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远离螺纹杆的一侧与弹簧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柱的外表面与复位弹簧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支柱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弹簧支柱的一侧与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外部与支撑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液压杆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套管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左侧与缓冲块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块的顶部与缓冲块保护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的表面等距离与上侧摇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上侧摇杆的顶部与上侧弹簧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弹簧筒远离上侧摇杆的一端与上侧微通道管壁固定连接,所述上侧摇杆的底部与上侧皮带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上侧皮带轮的外部与刷子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刷子固定杆的顶部与毛刷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下侧微通道管壁的右侧固定与二号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支杆远离下侧微通道管壁的一端与下侧导轮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下侧导轮的顶部与下侧移动带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下侧微通道管壁的表面等距离与下侧摇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侧摇杆的底部与下侧弹簧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侧弹簧筒远离下侧摇杆的一端与下侧微通道管壁固定连接,所述下侧摇杆的顶部与下侧皮带轮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侧皮带轮的外侧通过上侧移动带与一号滚轮传动连接,所述下侧皮带轮的外侧通过下侧移动带与二号滚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侧弹簧筒与下侧弹簧筒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且上侧弹簧筒与下侧弹簧筒呈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支杆和二号支杆呈上下对称分布,且一号支杆和二号支杆均为字形。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杆套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液压杆套管分别位于弹簧支柱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左侧贯穿支撑框的左侧,且移动板延伸至缓冲块保护套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杆远离液压杆套管的一端通过螺母与移动板的底部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撑框的中部,所述固定柱位于固定板底部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上侧摇杆与下侧摇杆均呈倾斜分布,所述上侧摇杆位于上侧微通道管壁表面的下部,所述下侧摇杆位于下侧微通道管壁表面的上部。1、该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通过支撑框内部设置的移动板和支撑框左侧设置的缓冲块,达到将缓冲块向下移动的作用,解决了微通道直径不会发生变化,当施加在微通道板两侧的电压超过规定值时,会出现离子反馈现象,导致微通道噪声增大的问题。2、该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通过弹簧支撑架内部设置的压力弹簧和弹簧支撑架顶部设置的齿牙,达到将微通道与微通道之间进行固定安装到微通道板内的作用。3、该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通过固定连接在上侧摇杆中部的上侧弹簧筒和固定连接在下侧摇杆中部的下侧弹簧筒,达到对上侧摇杆和下侧摇杆施加推力,减少摩擦力。4、该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通过上侧导轮底部搭接的上侧移动带和下侧导轮底部搭接的下侧移动带,达到带动刷子固定杆上的毛刷在上侧微通道管壁和下侧微通道管壁内左右移动,清理微通道内部的灰尘。5、该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通过弹簧支柱外部设置的复位弹簧,达到调节移动板的位置,通过缓冲块顶部设置的缓冲块保护套,达到保护缓冲块的作用,避免缓冲块边缘在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支撑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其中,1上侧微通道管壁、2齿牙、3弹簧支撑架、4压力弹簧、5旋转顶块、6支撑框、7缓冲块、8下侧微通道管壁、9刷子固定杆、10滑槽、11复位弹簧、12弹簧支柱、13固定板、14固定柱、15缓冲块保护套、16移动板、17液压杆套管、18液压杆、19螺纹杆、20上侧弹簧筒、21一号支杆、22上侧导轮、23一号滚轮、24上侧移动带、25毛刷、26上侧皮带轮、27上侧摇杆、28下侧摇杆、29下侧皮带轮、30下侧弹簧筒、31下侧移动带、32二号支杆、33下侧导轮、34二号滚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包括上侧微通道管壁1,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表面包括齿牙2、弹簧支撑架3和压力弹簧4,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左侧包括旋转顶块5、支撑框6、缓冲块7、复位弹簧11、弹簧支柱12、固定板13、固定柱14、液压杆套管17、液压杆18和螺纹杆19,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中部包括上侧弹簧筒20、上侧皮带轮26和上侧摇杆27,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右侧包括一号支杆21、上侧导轮22、一号滚轮23和上侧移动带24,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底部包括下侧微通道管壁8、刷子固定杆9、毛刷25、下侧摇杆28、下侧皮带轮29、下侧弹簧筒30、下侧移动带31、二号支杆32和下侧导轮33,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顶部与弹簧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支撑架3的中部与压力弹簧4固定连接,压力弹簧4的数量为十个,上侧微通道管壁1顶部的弹簧支撑架3的内部连接有五个压力弹簧4,呈一字状分布在弹簧支撑架3的中部,弹簧支撑架3的顶部与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包括上侧微通道管壁(1),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表面包括齿牙(2)、弹簧支撑架(3)和压力弹簧(4),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左侧包括旋转顶块(5)、支撑框(6)、缓冲块(7)、复位弹簧(11)、弹簧支柱(12)、固定板(13)、固定柱(14)、液压杆套管(17)、液压杆(18)和螺纹杆(19),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中部包括上侧弹簧筒(20)、上侧皮带轮(26)和上侧摇杆(27),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右侧包括一号支杆(21)、上侧导轮(22)、一号滚轮(23)和上侧移动带(24),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底部包括下侧微通道管壁(8)、刷子固定杆(9)、毛刷(25)、下侧摇杆(28)、下侧皮带轮(29)、下侧弹簧筒(30)、下侧移动带(31)、二号支杆(32)和下侧导轮(3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顶部与弹簧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撑架(3)的中部与压力弹簧(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撑架(3)的顶部与齿牙(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右侧固定与一号支杆(2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支杆(21)远离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一端与上侧导轮(22)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导轮(22)的底部与上侧移动带(24)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移动带(24)的另一端与一号滚轮(23)的一端活动连接,滑槽(10)位于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左侧开设,所述滑槽(10)的内部与移动板(16)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6)的顶部与螺纹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9)远离移动板(16)的一端与旋转顶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16)远离螺纹杆(19)的一侧与弹簧支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柱(12)的外表面与复位弹簧(11)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支柱(12)远离移动板(16)的一端与固定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3)远离弹簧支柱(12)的一侧与固定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4)的外部与支撑框(6)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3)的顶部与液压杆套管(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套管(17)远离固定板(13)的一端与液压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6)的左侧与缓冲块(7)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块(7)的顶部与缓冲块保护套(15)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表面等距离与上侧摇杆(27)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上侧摇杆(27)的顶部与上侧弹簧筒(20)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弹簧筒(20)远离上侧摇杆(27)的一端与上侧微通道管壁(1)固定连接,所述上侧摇杆(27)的底部与上侧皮带轮(26)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上侧皮带轮(26)的外部与刷子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刷子固定杆(9)的顶部与毛刷(25)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下侧微通道管壁(8)的右侧固定与二号支杆(3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支杆(32)远离下侧微通道管壁(8)的一端与下侧导轮(33)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下侧导轮(33)的顶部与下侧移动带(31)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下侧微通道管壁(8)的表面等距离与下侧摇杆(28)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侧摇杆(28)的底部与下侧弹簧筒(3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侧弹簧筒(30)远离下侧摇杆(28)的一端与下侧微通道管壁(8)固定连接,所述下侧摇杆(28)的顶部与下侧皮带轮(29)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孔径大小的微通道,包括上侧微通道管壁(1),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表面包括齿牙(2)、弹簧支撑架(3)和压力弹簧(4),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左侧包括旋转顶块(5)、支撑框(6)、缓冲块(7)、复位弹簧(11)、弹簧支柱(12)、固定板(13)、固定柱(14)、液压杆套管(17)、液压杆(18)和螺纹杆(19),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中部包括上侧弹簧筒(20)、上侧皮带轮(26)和上侧摇杆(27),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右侧包括一号支杆(21)、上侧导轮(22)、一号滚轮(23)和上侧移动带(24),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底部包括下侧微通道管壁(8)、刷子固定杆(9)、毛刷(25)、下侧摇杆(28)、下侧皮带轮(29)、下侧弹簧筒(30)、下侧移动带(31)、二号支杆(32)和下侧导轮(3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顶部与弹簧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撑架(3)的中部与压力弹簧(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撑架(3)的顶部与齿牙(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右侧固定与一号支杆(2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支杆(21)远离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一端与上侧导轮(22)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导轮(22)的底部与上侧移动带(24)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移动带(24)的另一端与一号滚轮(23)的一端活动连接,滑槽(10)位于上侧微通道管壁(1)的左侧开设,所述滑槽(10)的内部与移动板(16)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6)的顶部与螺纹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9)远离移动板(16)的一端与旋转顶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16)远离螺纹杆(19)的一侧与弹簧支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支柱(12)的外表面与复位弹簧(11)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支柱(12)远离移动板(16)的一端与固定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3)远离弹簧支柱(12)的一侧与固定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4)的外部与支撑框(6)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3)的顶部与液压杆套管(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套管(17)远离固定板(13)的一端与液压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6)的左侧与缓冲块(7)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块(7)的顶部与缓冲块保护套(15)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上侧微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启芳
申请(专利权)人:丁启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