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06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吹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和外壳;加湿装置包括水盒、水箱以及具有第一容纳腔的水箱托架,水箱托架设置在水盒上,水箱向水盒注水;外壳具有第二容纳腔以及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加水口,水盒和水箱托架设置在第二容纳腔中;水盒和水箱托架以及外壳共同围设成隔离腔室;第一容纳腔形成为隔离腔室的一部分;隔离腔室与加水口连通且与第二容纳腔相互隔离,水箱从加水口置入隔离腔室中。通过将水盒、水箱托架与外壳配合安装,以形成将水箱与第二容纳腔进行隔离的隔离腔室,可以防止水箱在加水时或吹风设备不小心受到碰撞时,从水箱中溢出的水流入加湿装置自身的带电体和/或吹风设备中的其它带电体中,该吹风设备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风设备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是指一种吹风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湿暖风机产品,一般都是将加湿装置安装在取暖装置的上部,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使得暖风机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便于为加湿装置的水箱加水。但是,当用户在给水箱加水或暖风机不小心受到碰撞时,水箱中的水既容易溅洒或流入加湿装置自身的带电体,比如风机组件中,也容易溅洒或流入暖风机内部的其它带电体,比如取暖装置中,从而导致暖风机出现短路,严重时会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防水性能较好的吹风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吹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和外壳;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盒、水箱以及具有第一容纳腔的水箱托架,所述水箱托架设置在所述水盒上,所述水箱向所述水盒注水;所述外壳具有第二容纳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加水口,所述水盒和所述水箱托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水盒和所述水箱托架以及所述外壳共同围设成隔离腔室;所述第一容纳腔形成为所述隔离腔室的一部分;所述隔离腔室与所述加水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互隔离,所述水箱从所述加水口置入所述隔离腔室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合围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出雾孔设置在所述前壳上,所述加水口设置在所述后壳上。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具有第三容纳腔的连接部;所述水箱托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容纳腔形成为所述隔离腔室的一部分,所述加水口形成于所述第三容纳腔背离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托架靠近所述加水口一侧的开口为第一开口,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加水口一侧的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的四周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开口的四周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吹风设备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所述水箱托架或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水盒的一侧连接,且位于所述水箱托架与所述连接部的对接处的外侧或内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水箱托架相互套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弹片;所述水箱的侧壁和所述弹片中的其中之一形成有固定槽,其中另一形成有与所述固定槽配合的凸起部。进一步地,所述出雾孔位于所述加水口的对侧,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为盲端;所述水箱托架中还形成有具有第三开口的第四容纳腔,所述第四容纳腔位于所述盲端远离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外壳抵接;所述第四容纳腔的壁上具有第二避让口;所述水盒包括盒体和扣合在所述盒体上的盒盖,所述盒盖包括盖体、出雾通道和出雾口;所述出雾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连通,所述出雾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雾口连通;所述出雾通道从所述第二避让口伸入所述第四容纳腔,以使所述出雾口与所述出雾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水盒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出雾口的侧壁上,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螺钉柱;所述出雾口通过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螺钉柱螺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盒还包括出雾口密封圈和抵接件;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形成有环绕在所述出雾孔四周的密封槽;所述抵接件设置在所述出雾口的侧壁上;所述出雾口密封圈套接在所述出雾口的外侧,所述抵接件将所述出雾口密封圈抵紧在所述密封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相对应的一侧的边缘形成有凸边;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凸边和所述盒盖的对接处的外形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出雾口同侧;所述前壳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和/或,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上的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开口同侧;所述后壳的内壁上形成有所述第三限位部对应的第四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之一形成为插接孔,其中另一形成为插接杆;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的其中之一形成为插接孔,其中另一形成为插接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设备,通过将水盒、水箱托架与外壳配合安装,以形成将水箱与第二容纳腔进行隔离的隔离腔室,可以防止水箱在加水时或吹风设备不小心受到碰撞时,从水箱中溢出的水流入加湿装置自身的带电体和/或吹风设备中的其它带电体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吹风设备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吹风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吹风设备的半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的加湿装置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爆炸图;图8为图2中的加湿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的后壳与水箱托架和水盒装配之前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拉门和其它不相关的结构;图10为图3中的加湿装置、前壳和后壳的爆炸图,图中省略了其它不相关的结构;图11为图3中的水盒与前壳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水盒在前壳上的安装位置,图中的水盒并未与前壳连接。附图标记说明加湿装置10;水箱托架11;第一容纳腔11a;第一开口11b;第一台阶面11c;第四容纳腔11d;第三开口11e;第二避让口11f;水箱12;出水口12a;把手12b;固定槽12c;水盒13;进水口13a;盒体130;凸边130a;盒盖131;盖体1311;出雾通道1312;出雾口1313;定位部132;出雾口密封圈133;抵接件134;第一限位部14;第三限位部15;外壳20;第二容纳腔20a;定位槽20b;前壳21;出雾孔21a;螺钉柱21b;密封槽21c;后壳22;加水口22a;连接部22b;第三容纳腔22c;第二开口22d;第二台阶面22e;拉门22f;弹片22g;凸起部22h;第二限位部23;第四限位部24;挡水板3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吹风设备,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吹风设备为暖风机为例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是,该吹风设备还可以是其他类型,比如加湿器。请参阅图1-图3、图6、图9,本申请实施例的吹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10和外壳20,加湿装置10包括水箱托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装置(10)和外壳(20);/n所述加湿装置(10)包括水盒(13)、水箱(12)以及具有第一容纳腔(11a)的水箱托架(11),所述水箱托架(11)设置在所述水盒(13)上,所述水箱(12)向所述水盒(13)注水;/n所述外壳(20)具有第二容纳腔(20a)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0a)连通的加水口(22a),所述水盒(13)和所述水箱托架(11)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20a)中;/n所述水盒(13)和所述水箱托架(11)以及所述外壳(20)共同围设成隔离腔室;所述第一容纳腔(11a)形成为所述隔离腔室的一部分;所述隔离腔室与所述加水口(22a)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0a)相互隔离,所述水箱(12)从所述加水口(22a)置入所述隔离腔室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装置(10)和外壳(20);
所述加湿装置(10)包括水盒(13)、水箱(12)以及具有第一容纳腔(11a)的水箱托架(11),所述水箱托架(11)设置在所述水盒(13)上,所述水箱(12)向所述水盒(13)注水;
所述外壳(20)具有第二容纳腔(20a)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0a)连通的加水口(22a),所述水盒(13)和所述水箱托架(11)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20a)中;
所述水盒(13)和所述水箱托架(11)以及所述外壳(20)共同围设成隔离腔室;所述第一容纳腔(11a)形成为所述隔离腔室的一部分;所述隔离腔室与所述加水口(22a)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0a)相互隔离,所述水箱(12)从所述加水口(22a)置入所述隔离腔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包括前壳(21)和后壳(22),所述前壳(21)和所述后壳(22)合围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20a);出雾孔(21a)设置在所述前壳(21)上,所述加水口(22a)设置在所述后壳(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的内壁上设置有具有第三容纳腔(22c)的连接部(22b);所述水箱托架(11)与所述连接部(22b)连接,所述第三容纳腔(22c)形成为所述隔离腔室的一部分,所述加水口(22a)形成于所述第三容纳腔(22c)背离所述第一容纳腔(11a)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托架(11)靠近所述加水口(22a)一侧的开口为第一开口(11b),所述连接部(22b)远离所述加水口(22a)一侧的开口为第二开口(22d);所述第一开口(11b)与所述第二开口(22d)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1b)的四周形成有第一台阶面(11c);所述第二开口(22d)的四周形成有第二台阶面(22e);所述第一开口(11b)的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面(22e)上,所述第二开口(22d)的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阶面(11c)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设备还包括挡水板(30);所述挡水板(30)与所述水箱托架(11)或所述连接部(22b)远离所述水盒(13)的一侧连接,且位于所述水箱托架(11)与所述连接部(22b)的对接处的外侧或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b)与所述水箱托架(11)相互套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b)的侧壁上形成有弹片(22g);
所述水箱(12)的侧壁和所述弹片(22g)中的其中之一形成有固定槽(12c),其中另一形成有与所述固定槽(12c)配合的凸起部(22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出雾孔(21a)位于所述加水口(22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平王庆陈汉飞李名毕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