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智能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012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光智能光源,包括智能光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光源罩,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通风防尘网,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一圈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降温风扇,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内壁设置有转动罩,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一圈设置有转轴,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调光智能光源,能够根据照明灯实际产生的热量实时带走,能够在使用时发出想要的灯光图案,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光智能光源
:本技术涉及智能光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光智能光源。
技术介绍
:调光智能光源在工业、商用、家用中都有着广泛的使用,现在的调光智能光源在功率相对较大的时候如果不能保证散热会对其寿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调光智能光源的散热尤其重要;对于家用以及一些其他途径等,可能会对灯光的照射情况也需要一定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调光智能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光智能光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调光智能光源,包括智能光源主体,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光源罩,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通风防尘网,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一圈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降温风扇,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内壁设置有转动罩,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一圈设置有转轴,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罩与智能光源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通风防尘网与智能光源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柱贯穿于智能光源主体内部,所述固定柱与智能光源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固定孔呈阵列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固定支架以固定柱为中心呈阵列排布,所述固定支架的与固定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风扇与固定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降温风扇与智能光源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固定柱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架的数量为四组,所述转动支架以转轴为中心呈阵列排布,所述所述转轴与转动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罩镶嵌于智能光源主体内部,并围绕智能光源主体一圈,所述转动罩与转动支架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罩与智能光源主体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照明灯与固定柱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照明灯由多个小型照明灯组成。本技术的优点:通过设置有通风防尘网、降温风扇、转动支架与转动罩,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调光智能光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调光智能光源的侧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调光智能光源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调光智能光源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智能光源主体;2、光源罩;3、通风防尘网;4、固定柱;5、固定板;6、固定孔;7、固定支架;8、降温风扇;9、转动支架;10、转动罩;11、转轴;12、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3、4所示,一种调光智能光源,包括智能光源主体1,智能光源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光源罩2,智能光源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通风防尘网3,智能光源主体1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拐角处设置有固定孔6,固定柱4的外表面一圈设置有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的上端设置有降温风扇8,固定支架7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架9,智能光源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转动罩10,固定柱4的下端一圈设置有转轴11,固定柱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12。光源罩2与智能光源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通风防尘网3与智能光源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固定柱4贯穿于智能光源主体1内部,固定柱4与智能光源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有利于保持调光智能光源内部部分构件之间的稳定性。固定板5与固定柱4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孔6的数量为四组,固定孔6呈阵列分布,有利于保持调光智能光源内部构件之间的稳定性。固定支架7的数量为四组,固定支架7以固定柱4为中心呈阵列排布,固定支架7的与固定柱4之间为固定连接,降温风扇8与固定柱4之间为固定连接,降温风扇8与智能光源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对调光智能光源内部部分结构进行拆解、维修和更换。转轴11与固定柱4之间为转动连接,转动支架9的数量为四组,转动支架9以转轴11为中心呈阵列排布,转轴11与转动支架9之间为固定连接,有利于保持调光智能光源内部结构之间的稳定性。转动罩10镶嵌于智能光源主体1内部,并围绕智能光源主体1一圈,转动罩10与转动支架9之间为活动连接,转动罩10与智能光源主体1之间为转动连接,照明灯12与固定柱4之间为转动连接,照明灯12由多个小型照明灯12组成,便于通过开关对可转动部分进行操控。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打开调光智能光源,由多个小型照明灯12组成的照明灯12可通过开关调节打开部分或全部的照明灯12,从而达到可调节的效果,在调光智能光源整体功率较大时,固定柱4一侧的降温风扇8立即启动,向上吹风,将内部高温带出,另一侧通过通风防尘网3将外部常温风吹入调光智能光源,从而形成带走热量的一个圈的循环,大大抑制了照明灯12产生的温度,使得照明灯12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在使用过程中,同时可以在开关处对转轴11进行调节,转轴11产生转动的力,从而带动转动支架9随之产生转动,通过转动支架9的转动带动转动罩10,转动罩10持续不停的转动产生朦胧的灯光,转动罩10的转动使得灯光产生营造氛围的效果,照明效果更为美观,同时转动罩10可暂时停在某一个角度,照映出定制的图案等,转动至初始角度时照明效果等同于普通灯光,固定支架7用于保证光源罩2稳定,不发生转动偏移,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也可以应用于一些其他场合,使得调光智能光源适用范围更广,同时能够延长照明灯12使用寿命,较为实用。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光智能光源,包括智能光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光源罩,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通风防尘网,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一圈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降温风扇,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内壁设置有转动罩,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一圈设置有转轴,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智能光源,包括智能光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光源罩,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通风防尘网,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一圈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降温风扇,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智能光源主体的内壁设置有转动罩,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一圈设置有转轴,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智能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罩与智能光源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通风防尘网与智能光源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柱贯穿于智能光源主体内部,所述固定柱与智能光源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智能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柱之间为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永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飙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