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云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94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8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控制云台,包括光学成像组件和第一转动装置,其中,第一转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磁编码器;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磁编码器侧;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对称分布于光学成像组件两侧;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二轴承侧。对称分布在光学成像组件两侧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作为第一转动装置活动端支撑,可有效降低环境风力对云台在第一方向上回转的影响,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转动装置,实现了关于光学成像组件对称的布局,使云台回转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控制云台
本申请涉及机器视觉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智能控制云台。
技术介绍
智能控制云台设置于飞行设备上,由地面接收站遥控操作,实时回传视频图像,记录和采集情报信息,广泛用于全天候侦查、救灾、跟踪、巡视等领域。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智能控制云台在运行过程中,受高空环境的条件影响,飞行设备振动,导致云台回转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云台,以解决云台回转不平稳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控制云台,包括光学成像组件和第一转动装置,其中,第一转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对称分布于光学成像组件两侧;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轴承侧;第一磁编码器,设置于第二轴承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控制云台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对称分布在光学成像组件两侧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作为第一转动装置活动端支撑,可有效降低环境风力对云台在第一方向上回转的影响,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转动装置,实现了关于光学成像组件对称的布局,使云台回转平稳。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动装置构成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转动装置构成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动装置构成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转动装置和电子组件构成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控制云台整体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00:第一方向;11:第二方向;1:整流罩模块;2:光学成像组件模块;3:第一转动装置;4:第二转动装置;5:两轴陀螺稳像系统模块;6:电子组件模块;101:整流罩前罩;102:整流罩后罩;103:第一螺钉;201:光学相机;300:第一电机(由第一电机转子(303)和第一电机定子(304)组成);301:第一电机固定架;302:第二轴承;303:第一电机转子;304:第一电机定子;305:第一限位柱;306:第一连接板;307:第二连接板;308:配重块;309:第一轴承;310:第一磁编码器;311:第一压板;400:第二电机(由第二电机转子(402)和第二电机定子(403)组成);401:第二电机固定架;402:第二电机定子;403:第二电机转子;404:第三轴承;405:第二螺钉;406:第三螺钉;407:第二压板;408:第二磁编码器;409:第四轴承;410:第四螺钉;411:外框架;412:内环框架;413:第二限位柱;501:螺钉;502:两轴陀螺版;601:第五螺钉;602:电源板;603:第六螺钉;604:连接器固定架;605:连接器;606:第七螺钉;607:铜柱;608:后处理板;609:编码器处理板;610:第八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云台,包括光学成像组件2和第一转动装置3,其中,第一转动装置3包括沿第一方向00设置的:第一磁编码器310;第一轴承309,设置于第一磁编码器310侧;第二轴承302,与第一轴承309对称分布于光学成像组件2两侧;第一电机300,设置于第二轴承302侧。对称分布在光学成像组件两侧的第一轴承309和第二轴承302,作为第一转动装置3活动端支撑,可有效降低环境风力对云台在第一方向00上回转的影响,沿第一方向00设置的第一转动装置3,实现了关于光学成像组件对称的布局,使云台回转平稳。可选地,第一方向00可以是云台的轴线方向,第一轴承309和第二轴承302的设置可有效降低因重力加速度产生的轴向力对云台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控制云台包括:沿第一方向00依次排布的第一磁编码器310、第一轴承309、光学成像组件、第二轴承302和第一电机300。可选地,第一转动装置3为俯仰传动装置;第一磁编码器310为俯仰磁编码器;第一轴承309为俯仰左深沟球轴承;第二轴承302为俯仰右深沟球轴承;第一电机300为俯仰电机。如图2所示,智能控制云台还包括第二转动装置4,包括沿第二方向11设置的:第二电机400;第三轴承404,设置于第二电机400侧;第四轴承409,与第三轴承404对称分布于光学成像组件2两侧;第二磁编码器408,设置于第四轴承409侧,第一方向00与第二方向11垂直。对称分布在光学成像组件两侧的第三轴承404和第四轴承409,作为第二转动装置4活动端支撑,可有效降低因环境风力对云台在第二方向11上回转的影响,沿第二方向11设置的第二转动装置4,实现了关于光学成像组件对称的布局,使云台回转平稳。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控制云台包括:沿第二方向11依次排布的第二电机400、第三轴承404、光学成像组件、第四轴承409和第二磁编码器408。可选地,第二转动装置4为偏航传动装置;第二磁编码器408为偏航磁编码器;第三轴承404为偏航右深沟球轴承;第四轴承409为偏航左深沟球轴承;第二电机400为偏航电机。可选地,智能控制云台还包括:外框架411,固定第二转动装置4。采用外框架411将第二转动装置4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二转动装置4中一个或多个部件的连接稳定性。可选地,智能控制云台还包括:内环框架412,固定光学成像组件和第一转动装置3。通过内环框架412、第三轴承404、第四轴承409、第二压板407和一组第四螺钉410使得第一转动装置3和光学成像组件作为整体与第二转动装置4固定连接。可选地,第二压板407为偏航轴承压板。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控制云台的第二转动装置4还包括:第二电机固定架401、第二电机定子402、第二电机转子403、第二压板407和第二限位柱413;第二转动装置4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第二电机转子403以第二螺钉405固定于内环框架412的电机轴端;第二电机定子402由外向内安装于外框架411的第二电机400安装侧。第三轴承404第一端面贴紧第二电机固定架401的轴承台阶,第二电机固定架401装入外框架411;第三轴承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成像组件和第一转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n第一磁编码器;/n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磁编码器侧;/n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对称分布于所述光学成像组件两侧;/n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成像组件和第一转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
第一磁编码器;
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磁编码器侧;
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对称分布于所述光学成像组件两侧;
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云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转动装置,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
第二电机;
第三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侧;
第四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对称分布于所述光学成像组件两侧;
第二磁编码器,设置于所述第四轴承侧,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云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环框架,固定所述光学成像组件和所述第一转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云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第一端面贴紧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架轴承台阶;
所述第一轴承第二端面贴紧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轴承台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高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