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万库专利>正文

折叠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9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挠性座位的折叠凳,包括挠性座位(3)和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支架由四个两两对称的主撑杆(5)、上斜撑杆(6)、下斜撑杆(7)、辅助撑杆(8)、横撑杆(9)、多头连接件(1)和垂直固定在多头连接件台面上的支撑柱(2)组成;折叠支架折叠后呈柱状,几何尺寸小,挠性座位(3)通过挂钩(10)和挂环(11)连接,因而携带方便,适用于旅游或长途乘车无座位时使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凳,特别是一种有扰性座位的折叠凳。现有的折叠凳多以非扰性座位的居多,这类折叠凳受凳面大小的限制,其折叠后的体积不可能太小。而扰性座位的折叠凳,其扰性座位多与凳支架固定。例如马扎凳,它的折叠方式简单,但折叠后凳子体积较大。扰性或非扰性折叠凳折叠后多呈板状或盒状,面积较大,对于随身携带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后支架呈柱状、体积小、随身携带方便的折叠凳。扰性座位的折叠凳,包括扰性座位(3)和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支架由四个两两对称的主撑杆(5)、上斜撑杆(6)、下斜撑杆(7)、辅助撑杆(8)、横撑杆(9)、多头连接件(1)和垂直固定在多头连接件台面上的支撑柱(2)组成;上斜撑杆(6)的一端绞接在多头连接件(1)上,上斜撑杆(6)的另一端与主撑杆(5)的一端绞接,主撑杆(5)的另一端与下斜撑杆(7)的一端绞接,下斜撑杆(7)的另一端与辅助撑杆(8)的一端绞接,辅助撑杆(8)的另一端绞接在上斜撑杆(6)上,横撑杆(9)的一端绞接在上斜撑杆(6)上;四个上斜撑杆(6)与多头连接件(1)的绞接轴线相互垂直,对称方向上的横撑杆(9)一端相互绞接在一起,上斜撑杆(6)与主撑杆(5)绞接处有挂环(11),在折叠支架撑开时,支撑柱(2)的一个端头与一对绞接且水平的横撑杆(9)接触。折叠支架撑开时,上斜撑杆(6)与多头连接件(1)的台面之间夹角α和上斜撑杆(6)与主撑杆(5)之间夹角β之和大于90°,并且主撑杆长度×sin(α+β)〉上斜撑杆长度×cosα,各主撑杆长度×sin(α+β)相同。一对绞接的横撑杆(9)在其绞接端有开口齿(4),并且在支架撑开时,另一对横撑杆嵌入开口齿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可折叠支架的主视图。图2.可折叠支架的侧视图。图3.可折叠支架折叠后状态图。两对对称且绞接在一起的横撑杆在折叠支架撑开时处于不同的水平面,其中一对横撑杆(9)和上斜撑杆(6)的绞接轴可以与辅助撑杆(8)和上斜撑杆(6)的绞接轴同轴。支撑柱(2)与多头连接件(1)的台面垂直;支撑柱(2)的高度应使支架撑开时,支撑柱(2)的一个端面与处于较低水平面的一对横撑杆接触。上斜撑杆(6)与主撑杆(5)的绞接轴为空心,挂环(11)穿过空心绞接轴。扰性座位(3)采用棉、麻或化纤织物制成,扰性座位(3)的四边连接有挂钩(10),当折叠支架撑开时,挂钩(10)挂在对应的挂环(11)上。折叠凳支架折叠后呈柱状(图3),折叠尺寸小、易于携带。权利要求1.一种扰性座位的折叠凳,包括扰性座位(3)和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支架由四个两两对称的主撑杆(5)、上斜撑杆(6)、下斜撑杆(7)、辅助撑杆(8)、横撑杆(9)、多头连接件(1)和垂直固定在多头连接件台面上的支撑柱(2)组成;上斜撑杆(6)的一端绞接在多头连接件(1)上,上斜撑杆(6)的另一端与主撑杆(5)的一端绞接,主撑杆(5)的另一端与下斜撑杆(7)的一端绞接,下斜撑杆(7)的另一端与辅助撑杆(8)的一端绞接,辅助撑杆(8)的另一端绞接在上斜撑杆(6)上,横撑杆(9)的一端绞接在上斜撑杆(6)上;四个上斜撑杆(6)与多头连接件(1)的绞接轴线相互垂直,对称方向上的横撑杆(9)一端相互绞接在一起,上斜撑杆(6)与主撑杆(5)绞接处有挂环(11);在折叠支架撑开时,支撑柱(2)的一个端头与一对绞接且水平的横撑杆(9)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折叠支架撑开时,上斜撑杆(6)与多头连接件(1)的台面之间夹角α和上斜撑杆(6)与主撑杆(5)之间夹角β之和大于90°,并且主撑杆长度×sin(α+β)〉上斜撑杆长度×cosα,各主撑杆长度×sin(α+β)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凳,其特征在于一对绞接的横撑杆(9)在其绞接端有开口齿(4),并且在支架撑开时,另一对横撑杆嵌入开口齿内。专利摘要一种挠性座位的折叠凳,包括挠性座位(3)和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支架由四个两两对称的主撑杆(5)、上斜撑杆(6)、下斜撑杆(7)、辅助撑杆(8)、横撑杆(9)、多头连接件(1)和垂直固定在多头连接件台面上的支撑柱(2)组成;折叠支架折叠后呈柱状,几何尺寸小,挠性座位(3)通过挂钩(10)和挂环(11)连接,因而携带方便,适用于旅游或长途乘车无座位时使用。文档编号A47C4/00GK2053463SQ89215689公开日1990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万库 申请人:王万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扰性座位的折叠凳,包括扰性座位(3)和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可折叠支架由四个两两对称的主撑杆(5)、上斜撑杆(6)、下斜撑杆(7)、辅助撑杆(8)、横撑杆(9)、多头连接件(1)和垂直固定在多头连接件台面上的支撑柱(2)组成;上斜撑杆(6)的一端绞接在多头连接件(1)上,上斜撑杆(6)的另一端与主撑杆(5)的一端绞接,主撑杆(5)的另一端与下斜撑杆(7)的一端绞接,下斜撑杆(7)的另一端与辅助撑杆(8)的一端绞接,辅助撑杆(8)的另一端绞接在上斜撑杆(6)上,横撑杆(9)的一端绞接在上斜撑杆(6)上;四个上斜撑杆(6)与多头连接件(1)的绞接轴线相互垂直,对称方向上的横撑杆(9)一端相互绞接在一起,上斜撑杆(6)与主撑杆(5)绞接处有挂环(11);在折叠支架撑开时,支撑柱(2)的一个端头与一对绞接且水平的横撑杆(9)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库
申请(专利权)人:王万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