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栗正强专利>正文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92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和承载修复装置的支撑驱动装置,支撑驱动装置包括上支撑组件和下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对不同有压管道的有压管道修复操作,其中的支撑驱动装置能够稳定支撑修复装置并驱动修复移动,确保整个修复装置在有压管道内不容易脱滑,安全性较高;由于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支撑高度,且调节支撑高度的范围较大,可对不同规格的有压管道进行支撑,适用范围较广,上驱动板与上支撑臂和下驱动板与下支撑臂之间可实现收缩,在收缩状态时便于运输携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本技术涉及有压管道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管线变得错综复杂,大量的地埋有压管道在投入运营若干年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裂纹、变形以及内部由于腐蚀产生破裂漏水问题,这些有压管道大多铺设在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市区,开挖施工会造成交通堵塞、绿地和园林的毁坏,开挖修复有压管道的工艺,往往会造成其他有压管道的损坏,有一些有压管道的管径较小,没有工作面,人员无法进入有压管道实施修复。非开挖管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支撑装置驱动修复装置,同时用于为修复装置提供驱动力,目前非开挖管修复用的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现有的非开挖管用支撑装置往往不可调节支撑高度,或仅能微调支撑高度,一种支撑装置只能对一种规格的有压管道进行支撑,适用范围较小,由于无法移动,导致有压管道修复效率低且不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可适应不同规格有压管道修复;具体方案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1800)和承载修复装置(1800)的支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180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支撑驱动装置其中一端,所述支撑驱动装置包括:/n上支撑组件,所述上支撑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所述上驱动板(1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若干同向倾斜布置的上支架(300),所述上支架(300)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铰接相连,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同侧的一端设有上弹簧支撑柱(400),上弹簧支撑柱(400)与上支架(300)的倾斜方向相反布置,且上弹簧支撑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1800)和承载修复装置(1800)的支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180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支撑驱动装置其中一端,所述支撑驱动装置包括:
上支撑组件,所述上支撑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所述上驱动板(1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若干同向倾斜布置的上支架(300),所述上支架(300)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铰接相连,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同侧的一端设有上弹簧支撑柱(400),上弹簧支撑柱(400)与上支架(300)的倾斜方向相反布置,且上弹簧支撑柱(400)两端相应与上驱动板(100)和上支撑臂(200)铰接相连;
下支撑组件,所述下支撑组件位于上支撑臂(200)下方,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下支撑臂(600)和下驱动板(700),所述下支撑臂(600)与上支撑臂(200)固定连接,所述下驱动板(700)与下支撑臂(600)之间设有若干与上支架(300)同向倾斜布置的下支架(800),所述下支架(800)两端相应与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铰接相连,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远离上弹簧支撑柱(400)的一端设有下弹簧支撑柱(900),所述下弹簧支撑柱(900)与上弹簧支撑柱(400)同向倾斜布置,且下弹簧支撑柱(900)两端相应与下驱动板(700)和下支撑臂(600)铰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压管道内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管壁侧支撑组件,所述管壁侧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上支撑臂(200)与下支撑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军栗正强张海铭田义平
申请(专利权)人:栗正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