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水带接头及具有该消防水带接头的防漏消火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91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消火栓出水管与消防水带接头之间溢水的防漏消火栓,包括阀体及启闭件,所述阀体上方设有阀盖,所述阀体具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阀体的出水端设有消防水带接头,所述阀体内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阀口,所述启闭件可开合的设于阀口上,所述阀杆穿过阀盖伸入至阀体内与所述启闭件相连接并控制启闭件启闭,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的截面为L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并匹配第二环形安装槽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块,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倾斜设置由外向内延伸可覆盖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口外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水带接头及具有该消防水带接头的防漏消火栓
本技术涉及消火栓,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水带接头及具有该消防水带接头的防漏消火栓。
技术介绍
消火栓是一种常用的消防设备,设置于室内或室外,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来灭火。如图1现有的旋转消火栓包括包括阀体1’、阀盖2’、栓体3’、阀杆4’及阀瓣6’,所述阀体1’底部设有进水口11’,阀体的周侧具有出水槽,所述栓体3’设于阀体1’外侧可绕所述阀体1’外侧旋转,所述栓体3’具有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31’上设有消防水带接头5’,所述阀盖2’设于阀体1’与栓体3’的上部,所述阀体1’位于进水口11’的上方设有阀座13’,阀座13’上具有与进水口11’相连通以及与出水管31’相连通的阀口,所述阀座13’的阀口上可开合的设于阀瓣6’,阀杆4’一端连接手轮8’,另一端穿过阀盖2’与阀瓣6’相连接,为了使阀盖与阀体之间密封所述阀盖下部与阀体的上部之间设有平面密封圈7’。该公知的旋转消火栓的栓体可相对于与进水管路连接的底座做水平360度旋转,可得到多个方向的出水效果,出水无死角,当消火栓不使用时,可将栓体出水口旋转至与墙体平行状态,即可关闭箱门;在使用时,将栓体出水管旋出与墙体垂直,即可直接接水带,便于操作。但是该公知的旋转消火栓还存下如下缺陷:消防水带接头与出水管之间的平面密封圈与消防水带接头为两个独立的零件,平面密封圈位置的固定依靠出水管与消防水带接头互相卡合后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当消防水带接头与出水管的连接不紧密使,平面密封圈就会产生位移,密封效果减弱,由于消防用水的水压大,若消防水带接头与出水管之间的密封效果不良,会导致接头处漏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灭火效率、提高了灭火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有效防止消火栓出水管与消防水带接头之间溢水的防漏消火栓。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消防水带接头,包括消防水带接头,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与消防水带相连接的连接法兰头,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的截面为L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并匹配第二环形安装槽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块,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倾斜设置由外向内延伸可覆盖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口外檐。防漏消火栓,包括阀体、阀杆及启闭件,所述阀体上方设有阀盖,所述阀体具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阀体的出水端设有消防水带接头,所述阀体内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阀口,所述启闭件可开合的设于阀口上,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伸入至阀体内与所述启闭件相连接并控制启闭件启闭,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的截面为L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并匹配第二环形安装槽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块,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倾斜设置由外向内延伸可覆盖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口外檐。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体包括进水底座及可转动的设于进水底座外侧的栓体,所述栓体一侧具有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消防水带接头相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体的出水端与消防水带接头之间设置有平面密封圈,所述平面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块,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进水端开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一环形凸块可卡合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内。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栓体的出水端与消防水带接头之间设置有平面密封圈,所述平面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块,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进水端开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一环形凸块可卡合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内。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平面密封圈的另一侧设置有可与出水端外侧壁贴合进一步防止水流溢出的第二环形凸块。进一步改进的是:阀盖与阀体的上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杆的另一端设有手轮。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平面密封圈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环形凸块,在消防水带接头的进水端设置第一环形安装槽,第一环形凸块可卡合于第一环形安装槽内,将平面密封圈于消防水带接头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二环形凸块贴合出水管道外壁设置,将平面密封圈于出水管的位置相对固定,当消防水带接头与出水管之间的连接不再紧密时,平面密封圈也能保证不被水流冲击后位移,提高了消防水带接头与出水管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消防用水从此处外漏,为消防供水正常提供了保障。进一步的是:本技术中在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开设有截面为L型的第二环形安装槽且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二环形安装槽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三环形凸块,在第一密封圈安装进第二环形安装槽后第三环形凸快可反扣于第二环形安装槽的底部,使第一密封圈紧固于消防水带接头,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倾斜设置由外向内延伸可覆盖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口外檐,倾斜并延伸的设置使第一密封圈与消防水带的接口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消防水带接头与消防水带的接口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避免消防用水从管道接口处外漏,节省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漏消火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消防水带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消防水带接头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平面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漏消火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考图2、图3、图4、图5、图6,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防漏消火栓,包括阀体1、阀杆4及启闭件,所述启闭件为阀瓣5,所述阀体1上方设有阀盖2,所述阀体1具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阀体出水端上设置有出水管14,所述阀体进水端开设有进水口11,所述阀体1的出水管14上连接有消防水带接头,所述阀体1内位于进水端的上方设有阀座12,阀座12上开设有与进水端相连通以及与出水管14相连通的阀口13,所述阀瓣5可开合的设于阀口13上,所述阀杆4的一端穿过阀盖2伸入至阀体1内与所述阀瓣5相连接并控制阀瓣5启闭,所述阀杆4的另一端连接手轮7,所述消防水带接头6的出水端设置有与消防水带相连接的连接法兰头,所述消防水带接头6与所述出水管14之间设置有平面密封圈8,所述平面密封圈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块81,所述消防水带接头6的进水端开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61,所述第一环形凸块81可卡合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61内,所述平面密封圈8的另一侧设置有可与出水管14外侧壁贴合进一步防止水流溢出的第二环形凸块,所述消防水带接头6的出水端开设有截面为L型的第二环形安装槽62且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所述第一密封圈9的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安装槽62内并匹配第二环形安装槽62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块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水带接头,包括消防水带接头,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与消防水带相连接的连接法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的截面为L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并匹配第二环形安装槽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块,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倾斜设置由外向内延伸可覆盖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口外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水带接头,包括消防水带接头,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与消防水带相连接的连接法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的截面为L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并匹配第二环形安装槽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块,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倾斜设置由外向内延伸可覆盖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口外檐。


2.防漏消火栓,包括阀体、阀杆及启闭件,所述阀体上方设有阀盖,所述阀体具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阀体的出水端设有消防水带接头,所述阀体内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阀口,所述启闭件可开合的设于阀口上,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阀盖伸入至阀体内与所述启闭件相连接并控制启闭件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端开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的截面为L型,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于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并匹配第二环形安装槽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块,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倾斜设置由外向内延伸可覆盖所述消防水带接头的出水口外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美消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