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88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为进口,所述进口的内部设置有进道,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置为出口,所述出口的内部设置为出道,所述出道的下底面设置为斜坡,所述进道与出道之间设置为中间道,所述中间道的上方设置有护腔,所述护腔的内部从上向下插入有阀杆,且阀杆的下端固定有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护腔,中间道导通时,活塞位于护腔的内部,其一方面可避免活塞上沾染杂质而导致的杂质不能流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塞可将护腔堵住,以避免污水通过阀杆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的内部,保证本装置的防水性,出水道的下底面设置为斜坡,斜坡可方便带有大杂质的污水的流出,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堆积在阀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
本技术涉及排污阀
,具体是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
技术介绍
在液体管路中容易产生或者沉淀污物,其存在极大的危害,必须定期排除。而目前的清除污物机构一般采用手动方式进行,操作极不方便,且受安装位置、排放时间以及操作者素质影响,现有技术中采用电磁阀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有的电磁排污阀有以下缺陷:1、防水性能差,污水易进入电磁结构内部,影响电磁结构工作性能;2、由于阀体内部的阀腔内部下底面为凹陷状态,所以易堆积液体中的大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磁排污阀防水性能差,污水易进入电磁结构内部,影响电磁结构工作性能以及易堆积液体中的大杂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为进口,所述进口的内部设置有进道,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置为出口,所述出口的内部设置为出道,所述出道的下底面设置为斜坡,所述进道与出道之间设置为中间道,所述中间道的上方设置有护腔,所述护腔的内部从上向下插入有阀杆,且阀杆的下端固定有活塞。优选的,所述中间道的内壁上焊接有钢圈,且钢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活塞的截面与护腔的截面相同,且活塞与护腔的高度相同。优选的,还包括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定铁芯,定铁芯的下方设置有动铁芯,且定铁芯与动铁芯之间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动铁芯的外部设置有线圈。优选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的外部设置有外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护腔,中间道导通时,活塞位于护腔的内部,其一方面可避免活塞上沾染杂质而导致的杂质不能流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塞可将护腔堵住,以避免污水通过阀杆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的内部,保证本装置的防水性;2、本技术的出水道的下底面设置为斜坡,斜坡5可方便带有大杂质的污水的流出,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堆积在阀内。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磁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11、进口;111、进道;12、出口;121、出道;2、钢圈;3、活塞;4、中间道;5、斜坡;6、密封圈;7、护腔;8、电磁驱动机构;81、线圈;82、定铁芯;83、弹簧;84、动铁芯;9、阀杆;10、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包括阀体1、电磁驱动机构8和阀杆9,电磁驱动机构8的外部设置有外壳10,外壳10起到保护以及密封电磁驱动机构8的作用,电磁驱动机构8包括定铁芯82,定铁芯82的下方设置有动铁芯84,且定铁芯82与动铁芯84之间设置有弹簧83,动铁芯84的外部设置有线圈81,通过线圈81的通断电,可使得动铁芯84上下运动,动铁芯84的下端面与阀杆9相固定,动铁芯84可带动阀杆9上下运动;如图1所示,阀体1的一侧设置为进口11,进口11的内部设置有进道111,阀体1的另一侧设置为出口12,出口12的内部设置为出道121,出道121的下底面设置为斜坡5,进道111与出道121之间设置为中间道4,污水通过进口11进入进道111的内部,再通过中间道4进入出道121的内部,最后顺着斜坡5从出口12出料,斜坡5可方便带有大杂质的污水的流出;如图1所示,中间道4的上方设置有护腔7,护腔7的内部从上向下插入有阀杆9,且阀杆9的下端固定有活塞3,活塞3的截面与护腔7的截面相同,且活塞3与护腔7的高度相同,当阀杆9向上运动将中间道4导通后,阀杆9可带动活塞3向上运动,活塞3进入护腔7的内部,当活塞3进入护腔7的内部时,其一方面可避免活塞3上沾染杂质,另一方面活塞3可将护腔7堵住,以避免污水通阀杆9与外壳10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10的内部,保证本装置的防水性;如图1所示,中间道4的内壁上焊接有钢圈2,且钢圈2的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圈6,阀杆9向下运动将中间道4关闭后,钢圈2的与密封圈6起到,密封作用;在使用本装置,需要打开本装置时,电磁驱动机构8控制阀杆9向上运动,此时阀杆9向上运动将中间道4导通,并且阀杆9可带动活塞3向上运动,直至活塞3进入护腔7的内部,当活塞3进入护腔7的内部时,其一方面可避免活塞3上沾染杂质而导致的杂质不能流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塞3可将护腔7堵住,以避免污水通过阀杆9与外壳10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10的内部,保证本装置的防水性,而被导通的中间道4可使得污水通过,污水通过进口11进入进道111的内部,再通过中间道4进入出道121的内部,最后顺着斜坡5从出口12出料,斜坡5可方便带有大杂质的污水的流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装置,需要打开本装置时,电磁驱动机构8控制阀杆9向上运动,此时阀杆9向上运动将中间道4导通,并且阀杆9可带动活塞3向上运动,直至活塞3进入护腔7的内部,当活塞3进入护腔7的内部时,其一方面可避免活塞3上沾染杂质而导致的杂质不能流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塞3可将护腔7堵住,以避免污水通过阀杆9与外壳10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10的内部,保证本装置的防水性,而被导通的中间道4可使得污水通过,污水通过进口11进入进道111的内部,再通过中间道4进入出道121的内部,最后顺着斜坡5从出口12出料,斜坡5可方便带有大杂质的污水的流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一侧设置为进口(11),所述进口(11)的内部设置有进道(111),所述阀体(1)的另一侧设置为出口(12),所述出口(12)的内部设置为出道(121),所述出道(121)的下底面设置为斜坡(5),所述进道(111)与出道(121)之间设置为中间道(4),所述中间道(4)的上方设置有护腔(7),所述护腔(7)的内部从上向下插入有阀杆(9),且阀杆(9)的下端固定有活塞(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一侧设置为进口(11),所述进口(11)的内部设置有进道(111),所述阀体(1)的另一侧设置为出口(12),所述出口(12)的内部设置为出道(121),所述出道(121)的下底面设置为斜坡(5),所述进道(111)与出道(121)之间设置为中间道(4),所述中间道(4)的上方设置有护腔(7),所述护腔(7)的内部从上向下插入有阀杆(9),且阀杆(9)的下端固定有活塞(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电磁排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道(4)的内壁上焊接有钢圈(2),且钢圈(2)的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圈(6)。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明尤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电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