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包括风扇头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动力系统、支撑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被配置为包括:连接件;定位件;动力单元;其被配置为包括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所述垂直旋转电机的旋转速度被配置为水平旋转电机旋转速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用于分别将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与连接件实现连接的水平传输组件、垂直传输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其能够通过在水平电机、垂直电机共同工作时,通过具有不同转速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使得其扫风可呈八字型摇头扫风,进而保证其扫风区间更为广阔,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风扇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方位的送风要求,一般会设置左右摇头和上下摇头的机构,主要包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控制以及两组四杆机构实现左右摇头和上下摇头;另一种是利用一个电机控制实现左右摇头,上下摇头通过调节定位装置手动调节。而以上的这两种方式,其扫风都是在水平方向的同一空间平面上水平往复扫风,或在垂直方向的同一空间平面上垂直往复扫风,其扫风区间单一,对于放置在工作台平面上的小风扇头而言,其扫风区间单一的话对于使用人群而言,功能性不能,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而对于立式风扇而言,其扫风区间单一的话,使用功能也不能满足大区间内送风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其能够通过分别设置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使得风扇头可以分别在水平区间、垂直区间分别进行摇头扫风,也可以在水平电机、垂直电机共同工作时,通过具有不同转速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使得其扫风可呈八字型摇头扫风,进而保证其扫风区间更为广阔,以满足不同场合送风的使用需要。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包括风扇头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动力系统、支撑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被配置为包括:在风扇头与动力系统之间进行传动连接的连接件;在动力系统与支撑系统之间进行限定连接的定位件;向风扇头施加作用力,以使其能垂直、水平转动的动力单元;其中,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为包括:用于分别输出水平、垂直旋转动力的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所述垂直旋转电机的旋转速度被配置为水平旋转电机旋转速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用于分别将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与连接件实现连接的水平传输组件、垂直传输组件。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水平传输组件被配置为包括:用于向水平旋转电机提供水平安装位,并与支撑系统相配合对传动单元进行支撑限定的支架座,其上设置有可供水平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穿出的第一贯穿孔;第一水平连杆,其一端与水平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相配合,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第二水平连接杆连接至定位件;其中,所述支架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件上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所述支架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以与连接件相配合的倒L形第一连接耳。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架座在其中一个第一连接耳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垂直传输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耳。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垂直传输组件被配置为包括:用于向垂直旋转电机提供垂直安装位的固定板,其上设置有可供垂直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穿出的第二贯穿孔;第一垂直连杆,其一端与垂直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相配合,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第二垂直连接杆连接至第二连接耳;其中,所述固定板在与连接件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折弯连接部。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风扇头被配置为包括:扇叶,其中心处设置有传动柱;相互配合以对扇叶进行封装的第一前盖、第一后盖;向扇叶施加作用力,以使其旋转的电机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后盖上设置有可供传动柱穿设的固定端,以及对电机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定的容纳腔;所述电机组件在与固定端相配合的位置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油圈,且所述电机组件的外端还设置有减震圈。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对动力单元进行封装的第二前盖、第二后盖;以及与减震圈相配合的减震盖。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技术通过分别设置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使得风扇头可以分别在水平区间、垂直区间分别进行摇头扫风,也可以在水平电机、垂直电机共同工作时,通过具有不同转速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使得其扫风可呈八字型摇头扫风,进而保证其扫风区间更为广阔,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使用需要。其二,本技术通过定位件上设置的定位槽,进而使得具有弹性的水平定位销的作用,使得动力系统可以角度偏转调整,进而保证不同角度位置上的扫风需要,进而保证具有更宽阔的扫风区间。其三,本技术通过俯仰单元与底座单元的配合,以及垂直定位销与支架的配合,实现多角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调整,进而保证其能满足不同高度的扫风需要。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动力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风扇各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风扇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包含图1动力单元的动力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俯仰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图1-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实现形式,包括风扇头1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动力系统2、支撑系统3、4,所述动力系统被配置为包括:在风扇头与动力系统之间进行传动连接的连接件250,其用于将动力单元输出的水平转动和/或垂直转动的力矩输出给风扇头,以使其根据动力控制在水平区间或垂直区间进行扫风操作,并进一步的通过相配合的橡胶垫251、252,使得其与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动力系统与支撑系统之间进行限定连接的定位件240,其用于与支撑系统相配合,使得动力系统的定位柱可穿过定位件进而与支撑系统进行连接,实现对动力系统在空间上的定位操作,进而保证设备在空间上的支撑限定,结构稳定性;向风扇头施加作用力,以使其能垂直、水平转动的动力单元220,其用于向风扇头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进而保证风扇头在转动出风的同时,可以在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往复运动,进行往复扫风操作;其中,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为包括:用于分别输出水平、垂直旋转动力的水平旋转电机2210、垂直旋转电机2220,通过在水平或垂直电机的旋转作用下,分别提供相配合的动力,驱动风扇头在水平、垂直区间内进行往复运动,其二者的旋转作用力可以是分别进行,即单纯水平扫风,也可以垂直扫风,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二者同时进行,所述垂直旋转电机的旋转速度被配置为水平旋转电机旋转速度的两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包括风扇头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动力系统、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被配置为包括:/n在风扇头与动力系统之间进行传动连接的连接件;/n在动力系统与支撑系统之间进行限定连接的定位件;/n向风扇头施加作用力,以使其能垂直、水平转动的动力单元;/n其中,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为包括:/n用于分别输出水平、垂直旋转动力的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所述垂直旋转电机的旋转速度被配置为水平旋转电机旋转速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n用于分别将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与连接件实现连接的水平传输组件、垂直传输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包括风扇头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动力系统、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被配置为包括:
在风扇头与动力系统之间进行传动连接的连接件;
在动力系统与支撑系统之间进行限定连接的定位件;
向风扇头施加作用力,以使其能垂直、水平转动的动力单元;
其中,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分别输出水平、垂直旋转动力的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所述垂直旋转电机的旋转速度被配置为水平旋转电机旋转速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用于分别将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与连接件实现连接的水平传输组件、垂直传输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呈八字型摇头扫风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输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向水平旋转电机提供水平安装位,并与支撑系统相配合对传动单元进行支撑限定的支架座,其上设置有可供水平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穿出的第一贯穿孔;
第一水平连杆,其一端与水平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相配合,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第二水平连接杆连接至定位件;
其中,所述支架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件上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
所述支架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以与连接件相配合的倒L形第一连接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呈八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理奎,龚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力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