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轮装置及吹风设备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风轮装置及吹风设备。
技术介绍
以冷风扇为例,相关技术中,为例实现冷/热气流切换,在风道内设置发热体,当需要吹冷风时,发热体不工作,气流穿过发热体温度不会升高;当需要吹热风时,发热体工作,气流穿过发热体时被加热,进而温度升高。该结构类型的冷风扇,在吹冷风的过程中,发热体会对气流形成较大的风阻,造成冷风风量小,性能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风阻较小的风轮装置及吹风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风轮装置,包括风轮、壳体以及发热体单元;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轮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所述发热体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内或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间隔设置的蜗舌和蜗壳,所述风轮位于所述蜗舌和所述蜗壳之间;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入口朝向所述蜗壳,所述蜗壳末端处的切线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入口内;所述第二出风通 ...
【技术保护点】
1.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轮(21);/n壳体(22),所述壳体(22)内形成有风道(201),所述风轮(2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道(201)内,所述风道(201)包括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通道(201a)和第二出风通道(201b);/n发热体单元(24),所述发热体单元(24)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01a)内或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01b)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轮(21);
壳体(22),所述壳体(22)内形成有风道(201),所述风轮(2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道(201)内,所述风道(201)包括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通道(201a)和第二出风通道(201b);
发热体单元(24),所述发热体单元(24)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01a)内或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01b)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包括间隔设置的蜗舌(2211)和蜗壳(222),所述风轮(21)位于所述蜗舌(2211)和所述蜗壳(222)之间;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01a)的入口朝向所述蜗壳(222),所述蜗壳(222)末端处的切线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01a)的入口内;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01b)的入口与所述蜗壳(222)的末端处相邻,所述发热体单元(24)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01b)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01b)的过流面积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包括侧板(221)、蜗壳(222)、间隔件(223)、挡板(224)、第一端板(225)以及第二端板(226),所述侧板(221)、蜗壳(222)以及间隔件(223)均连接在所述第一端板(225)和所述第二端板(226)之间,所述侧板(221)、所述蜗壳(222)、所述间隔件(223)、所述第一端板(225)以及所述第二端板(226)共同围设成所述风道(201),所述间隔件(223)与所述侧板(22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01a),所述间隔件(223)与所述挡板(224)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01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24)从所述蜗壳(222)的沿气流方向的末端处向所述蜗壳(222)外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21)、所述蜗壳(222)、所述间隔件(223)、所述第一端板(225)、以及所述第二端板(226)的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201a)和/或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01b)相对应的一侧的外轮廓位于同一圆周上。
7.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1),所述外壳(11)上形成有进气口(11a)和出气口(11b),所述进气口(11a)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风轮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杜文波,杨鑫,陈汉飞,孙志平,李名毕,何振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