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春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81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包括固定杆、收缩桶和弯折装置,所述收缩桶的内壁中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收缩桶的底部通过固块固定连接有弯折装置,所述弯折装置包括上固定板、活动铰链、下固定板、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固定板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活动铰链,所述活动铰链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下固定板的两端均与第二转轴活动连接。通过限位螺栓的设置,起到了固定防护网的作用,使的防护网抗风能力提高,提高装置稳定性,施工操作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护网加固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多数防护网加固装置依靠销钉连接,这种防护网仅能起到防护作用,对整体的加固作用不大,另外也有部分钢管扣件形式的防护网加固装置,这种防护网容易损坏,防护强度低,所以设计一种不易损坏,防护强度高的加固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包括固定杆、收缩桶和弯折装置,所述收缩桶的内壁中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收缩桶的底部通过固块固定连接有弯折装置,所述弯折装置包括上固定板、活动铰链、下固定板、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固定板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铰链,所述活动铰链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下固定板的两端与第二转轴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下固定板的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远离上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位环。可选的,所述第二转轴远离下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位环。可选的,所述第一卡位环和第二卡位环的外壁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杆。可选的,所述收缩桶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出网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经弯折装置的设置,使用时通过拉动下固定板,进而带动活动铰链旋转,继而使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拉直,从而为防护网提供了支撑,通过限位螺栓的设置,起到了固定防护网的作用,使的防护网抗风能力提高,提高装置稳定性,施工操作更加安全。2、该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通过收缩桶、转动杆、复位弹簧和出网槽的搭配设置,使用时由出网槽将防护网从收缩桶中拽出,继而将防护网的一端由限位螺栓将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再由复位弹簧拉回多余防护网,从而使防护网紧密贴合在弯折装置上,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缩桶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卡位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弯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收缩桶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固定杆;2、收缩桶;3、弯折装置;301、上固定板;302、活动铰链;303、下固定板;304、上连接杆;305、第一转轴;306、下连接杆;307、第二转轴;4、转动杆;5、复位弹簧;6、限位螺栓;7、第一卡位环;8、第二卡位环;9、螺纹杆;10、出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包括固定杆1、收缩桶2和弯折装置3,收缩桶2的内壁中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收缩桶2的底部通过固块固定连接有弯折装置3,弯折装置3包括上固定板301、活动铰链302、下固定板303、上连接杆304和下连接杆306,上固定板301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5,第一转轴30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上连接杆304,上连接杆30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铰链302,活动铰链30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连接杆306,下连接杆306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7,第下固定板303的两端与第二转轴307活动连接;经弯折装置3的设置,使用时通过拉动下固定板303,进而带动活动铰链302旋转,继而使上连接杆304和下连接杆306拉直,从而为防护网提供了支撑,提高装置稳定性;下固定板303的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6;通过限位螺栓6的设置,起到了固定防护网的作用,使的防护网抗风能力提高,施工操作更加安全;第一转轴305远离上固定板3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位环7,第二转轴307远离下固定板30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位环8,第一卡位环7和第二卡位环8的外壁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杆9,收缩桶2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出网槽10;通过收缩桶2、转动杆4、复位弹簧5和出网槽10的搭配设置,使用时由出网槽10将防护网从收缩桶2中拽出,继而将防护网的一端由限位螺栓6将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再由复位弹簧5拉回多余防护网,从而使防护网紧密贴合在弯折装置上,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9表面防滑花纹的开设,提高了装置的防滑性能。综上所述,该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使用时,经弯折装置3的设置,使用时通过拉动下固定板303,进而带动活动铰链302旋转,继而使上连接杆304和下连接杆306拉直,从而为防护网提供了支撑,提高装置稳定性,通过限位螺栓6的设置,起到了固定防护网的作用,使的防护网抗风能力提高,施工操作更加安全,通过收缩桶2、转动杆4、复位弹簧5和出网槽10的搭配设置,使用时由出网槽10将防护网从收缩桶2中拽出,继而将防护网的一端由限位螺栓6将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再由复位弹簧5拉回多余防护网,从而使防护网紧密贴合在弯折装置上,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包括固定杆(1)、收缩桶(2)和弯折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桶(2)的内壁中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所述收缩桶(2)的底部通过固块固定连接有弯折装置(3),所述弯折装置(3)包括上固定板(301)、活动铰链(302)、下固定板(303)、上连接杆(304)和下连接杆(306),所述上固定板(301)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5),所述第一转轴(30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上连接杆(304),所述上连接杆(30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铰链(302),所述活动铰链(30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连接杆(306),所述下连接杆(30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7),所述第下固定板(303)的两端均与第二转轴(307)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防护网用加固稳定结构,包括固定杆(1)、收缩桶(2)和弯折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桶(2)的内壁中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所述收缩桶(2)的底部通过固块固定连接有弯折装置(3),所述弯折装置(3)包括上固定板(301)、活动铰链(302)、下固定板(303)、上连接杆(304)和下连接杆(306),所述上固定板(301)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5),所述第一转轴(30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上连接杆(304),所述上连接杆(30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铰链(302),所述活动铰链(30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连接杆(306),所述下连接杆(30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7),所述第下固定板(303)的两端均与第二转轴(307)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华孟黎黎王建新陈斌吴立
申请(专利权)人:王春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