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雨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66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固定套筒和支撑板,所述支撑座呈圆盘结构,且所述支撑座周侧对称固定焊接有两组连接耳板,所述支撑座顶端面中间位置竖直固定焊接有固定套筒,且所述固定套筒顶端面中间位置垂直贯穿连接有用于升降工程模板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另一端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工程模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面环形阵列开设有N组内螺纹孔,所述升降柱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套筒内腔中竖直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底端光杆处通过轴承与固定套筒内底端面连接。该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能够便于对工程模板进行升降调节支撑,满足不同工程的使用,且具有微调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模板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一般简称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工程面板体系包括面板和所联系的肋条,支撑体系包括纵横围囹、承托梁、承托桁架、悬臂梁、悬臂桁架、支柱、斜撑与拉条等。模板虽然是辅助性结构,但在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建筑工程模板的使用能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然而现有的建筑工程模板较多为固定一体结构,使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调节高度,需要经常拆卸安装,不能满足不同工程调节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固定套筒和支撑板,所述支撑座呈圆盘结构,且所述支撑座周侧对称固定焊接有两组连接耳板,所述支撑座顶端面中间位置竖直固定焊接有固定套筒,且所述固定套筒顶端面中间位置垂直贯穿连接有用于升降工程模板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另一端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工程模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面环形阵列开设有N组内螺纹孔;所述升降柱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套筒内腔中竖直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底端光杆处通过轴承与固定套筒内底端面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螺纹贯穿至空腔内,所述固定套筒底部周侧通过转轴连接有摇柄转盘,所述摇柄转盘的转轴另一端与丝杠的光杆处均固定套接有锥形齿轮,且两组所述锥形齿轮互相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微调工程模板的支撑台,且所述支撑板底端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组调节螺栓,两组所述调节螺栓均螺纹贯穿至环形凹槽内,并且延伸至支撑台内部,所述支撑台顶端面粘接有橡胶防滑层。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内腔的内壁上垂直对称开设有两组定位升降槽,所述升降柱底部周侧对称焊接有两组与定位升降槽配合升降滑动的定位升降块,且两组所述定位升降块与升降柱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升降柱顶端固定套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周侧环形阵列有三组倾斜支撑杆,且三组所述倾斜支撑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底端面螺纹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底部周侧环形阵列焊接有四组用于防倾倒的固定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摇柄转盘、锥形齿轮、丝杠、升降柱和支撑板,摇柄转盘转动,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带动丝杠在轴承和空腔内转动,丝杠带动升降柱在固定套筒内升降,使得支撑板对工程模板进行支撑调节,便于对工程模板进行升降调节支撑,满足不同工程的使用,提高其适用性;通过设置环形凹槽、支撑台、调节螺栓和橡胶防滑层,旋进调节螺栓带动支撑台在环形凹槽内升降,便于对工程模板进行微调,橡胶防滑层便于增加工程模板与支撑台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定位升降槽和定位升降块,定位升降槽和定位升降块配合滑动,便于升降柱的定位,防止升降柱转动,提高其稳定性;该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能够便于对工程模板进行升降调节支撑,满足不同工程的使用,且具有微调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套筒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剖视图。图中:1支撑座、2固定套筒、3支撑板、4连接耳板、5升降柱、6内螺纹孔、7摇柄转盘、8固定板、9橡胶防滑层、10丝杠、11锥形齿轮、12空腔、13定位升降槽、14定位升降块、15支撑块、16倾斜支撑杆、17环形凹槽、18支撑台、19调节螺栓、20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1、固定套筒2和支撑板3,所述支撑座1呈圆盘结构,且所述支撑座1周侧对称固定焊接有两组连接耳板4,所述支撑座1顶端面中间位置竖直固定焊接有固定套筒2,且所述固定套筒2顶端面中间位置垂直贯穿连接有用于升降工程模板的升降柱5,所述升降柱5的另一端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工程模板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端面环形阵列开设有N组内螺纹孔6;所述升降柱5内部开设有空腔12,所述固定套筒2内腔中竖直设置有丝杠10,所述丝杠10底端光杆处通过轴承20与固定套筒2内底端面连接,所述丝杠10的另一端螺纹贯穿至空腔12内,所述固定套筒2底部周侧通过转轴连接有摇柄转盘7,所述摇柄转盘7的转轴另一端与丝杠10的光杆处均固定套接有锥形齿轮11,且两组所述锥形齿轮11互相啮合连接,摇柄转盘7转动,锥形齿轮11啮合连接带动丝杠10在轴承20和空腔12内转动,丝杠10带动升降柱5在固定套筒2内升降,使得支撑板3对工程模板进行支撑调节,便于对工程模板进行升降调节支撑,满足不同工程的使用。具体的,所述支撑板3顶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环形凹槽17,所述环形凹槽17内设置有用于微调工程模板的支撑台18,且所述支撑板3底端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组调节螺栓19,两组所述调节螺栓19均螺纹贯穿至环形凹槽17内,并且延伸至支撑台18内部,所述支撑台18顶端面粘接有橡胶防滑层9,旋进调节螺栓19带动支撑台18在环形凹槽17内升降,便于对工程模板进行微调,橡胶防滑层9便于增加工程模板与支撑台18之间的摩擦力。具体的,所述固定套筒2内腔的内壁上垂直对称开设有两组定位升降槽13,所述升降柱5底部周侧对称焊接有两组与定位升降槽13配合升降滑动的定位升降块14,且两组所述定位升降块14与升降柱5为一体成型结构,定位升降槽13和定位升降块14配合滑动,便于升降柱5的定位,防止升降柱5转动。具体的,所述升降柱5顶端固定套接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周侧环形阵列有三组倾斜支撑杆16,且三组所述倾斜支撑杆16的另一端均通过螺栓与支撑板3底端面螺纹固定连接,三组倾斜支撑杆16对支撑板3进行支撑,防止支撑板3断裂。具体的,所述支撑座1底部周侧环形阵列焊接有四组用于防倾倒的固定板8,固定板8对该装置进行支撑,防止倾倒。具体的,该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摇柄转盘7转动,锥形齿轮11啮合连接带动丝杠10在轴承20和空腔12内转动,丝杠10带动升降柱5在固定套筒2内升降,支撑板3对工程模板进行支撑调节,旋进调节螺栓19带动支撑台18在环形凹槽17内升降,对工程模板进行微调,橡胶防滑层9增加工程模板与支撑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1)、固定套筒(2)和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呈圆盘结构,且所述支撑座(1)周侧对称固定焊接有两组连接耳板(4),所述支撑座(1)顶端面中间位置竖直固定焊接有固定套筒(2),且所述固定套筒(2)顶端面中间位置垂直贯穿连接有用于升降工程模板的升降柱(5),所述升降柱(5)的另一端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工程模板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端面环形阵列开设有N组内螺纹孔(6);/n所述升降柱(5)内部开设有空腔(12),所述固定套筒(2)内腔中竖直设置有丝杠(10),所述丝杠(10)底端光杆处通过轴承(20)与固定套筒(2)内底端面连接,所述丝杠(10)的另一端螺纹贯穿至空腔(12)内,所述固定套筒(2)底部周侧通过转轴连接有摇柄转盘(7),所述摇柄转盘(7)的转轴另一端与丝杠(10)的光杆处均固定套接有锥形齿轮(11),且两组所述锥形齿轮(11)互相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1)、固定套筒(2)和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呈圆盘结构,且所述支撑座(1)周侧对称固定焊接有两组连接耳板(4),所述支撑座(1)顶端面中间位置竖直固定焊接有固定套筒(2),且所述固定套筒(2)顶端面中间位置垂直贯穿连接有用于升降工程模板的升降柱(5),所述升降柱(5)的另一端正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工程模板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端面环形阵列开设有N组内螺纹孔(6);
所述升降柱(5)内部开设有空腔(12),所述固定套筒(2)内腔中竖直设置有丝杠(10),所述丝杠(10)底端光杆处通过轴承(20)与固定套筒(2)内底端面连接,所述丝杠(10)的另一端螺纹贯穿至空腔(12)内,所述固定套筒(2)底部周侧通过转轴连接有摇柄转盘(7),所述摇柄转盘(7)的转轴另一端与丝杠(10)的光杆处均固定套接有锥形齿轮(11),且两组所述锥形齿轮(11)互相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顶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环形凹槽(17),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雨
申请(专利权)人:冯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