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661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木构架修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包括构件本体和带体,所述带体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绕构件本体一周后与带体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带体上复合有金属片,且所述带体两侧边缘设有向构件本体外弯曲的弯曲部,所述金属片边缘与弯曲部表面抵触。本方案利用连接组件将连接部与带体端部相连,以此将构件本体箍紧,而带体上复合金属片以增加带体的强度,提高带体的加固效果,弯曲部的设计将金属片与构件本体隔绝,从而避免了金属片在带体箍紧构件本体后损伤构件本体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木构架修缮
,特别涉及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
技术介绍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古建筑木构架中的主要构件有梁、柱、檀、枋、斗拱等,这些构件的损坏对建筑物安全影响较大。梁、柱是木构架中的大木构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梁、柱因荷重大或年久失修,会出现弯曲劈裂现象,此外因严重漏雨而发生腐朽折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所以,梁、柱维修工作是古建筑大型修缮工程中的主要项目。目前,在梁、柱的维修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是“加两至三道铁箍加固防止继续开裂”的方法。目前,公告号为CN20144788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所述大木构件包括梁、柱,设有厚度为1-2mm的皮带形金属箍,该皮带形金属箍一端设有方形通孔、另一端部设有尖头,所述皮带形金属箍包卷在大木构件的裂缝处,所述尖头插入所述方形通孔,反折尖头并箍紧所述大木构件。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皮带形金属箍将梁身或柱身箍筋,以此达到加固的目的。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包括构件本体(1)和带体(2),其特征是:所述带体(2)一端设有连接部(23),所述连接部(23)绕构件本体(1)一周后与带体(2)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带体(2)上复合有金属片(22),且所述带体(2)两侧边缘设有向构件本体(1)外弯曲的弯曲部(21),所述金属片(22)边缘与弯曲部(21)表面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包括构件本体(1)和带体(2),其特征是:所述带体(2)一端设有连接部(23),所述连接部(23)绕构件本体(1)一周后与带体(2)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带体(2)上复合有金属片(22),且所述带体(2)两侧边缘设有向构件本体(1)外弯曲的弯曲部(21),所述金属片(22)边缘与弯曲部(21)表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弯曲部(21)内侧开设有凹槽(211),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部(23)两侧边缘的卡齿(31)以及固定在凹槽(211)内的卡块(32),所述卡齿(31)与卡块(32)均由橡胶制成,且所述卡齿(31)与卡块(32)均为直角三角形,两者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古建筑大木构件裂缝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辅助连接部(23)件,所述辅助连接部(23)件包括固定在带体(2)与连接部(23)相接处的若干固定柱(331),所述固定柱(331)上固定弹性绳(332),所述带体(2)未设有连接部(2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雪飞喻婷喻武陈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翰林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