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5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钢柱、顶板主龙骨、连接板和底模板,多根所述钢柱垂直地面间隔设置,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相对的两条边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两根相邻钢柱之间,水平固接在钢柱靠近顶端的周面上,多根所述顶板主龙骨水平设置在靠近钢柱顶端的矩形框架内,所述顶板主龙骨的两端均搭设在连接板上并与连接板固接;所述顶板主龙骨上铺设有底模板,所述底模板在矩形框架内大小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施工率高和免拆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建筑工程中,高耸孤立的劲性空心柱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构筑物之一,劲性空心柱具有承载力大、截面惯性矩大、经济性好等特点,在大跨度钢结构工程及其他承载力较大的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劲性空心柱一般有几十层楼的高度,包括位于最顶端的实心段部分和位于下方的空心柱部分,空心柱部分包括四面围闭的钢筋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内设置有多根竖向的型钢。对于大多数劲性空心柱,空心结构顶部实心段模板安装时一般通过搭设脚手架来解决竖向承重问题。但因劲性空心柱的外径小、高度高,所以施工难度及风险也较大,尤其是在空心结构顶部支撑体系的安装及拆除。为了浇筑劲性空心柱顶部实心段的混凝土,如图4所示,在传统的施工中,空心结构顶部支撑体系安装时,先在钢柱1靠近顶部支撑体系的下方预留施工通道9,并在空心柱的空心结构内设置支撑面10以方便脚手架8的搭设和稳定支撑。采用普通底模板6,利用塔吊或汽车吊进行底模板6吊装,再通过脚手架8将底模板6固定。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空心结构顶部支撑体系拆除时,通过预留施工通道9施工人员进入空心结构的内部先将底模板6拆除,再将脚手架8拆卸,并通过预留施工通道9运出,然后将预留施工通道9进行封闭。这种施工方法不仅施工繁琐,且拆除空心结构内部的脚手架8时,工人在钢柱1形成的密闭空间施工也带来的相应的安全隐患,同时空间狭小也给施工带来很对不便,不仅影响工期,也造成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它具有安装方便、施工率高和免拆除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包括钢柱、顶板主龙骨、连接板和底模板,多根所述钢柱垂直地面间隔设置,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相对的两条边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两根相邻钢柱之间,水平固接在钢柱靠近顶端的周面上,多根所述顶板主龙骨水平设置在靠近钢柱顶端的矩形框架内,所述顶板主龙骨的两端均搭设在连接板上并与连接板固接;所述顶板主龙骨上铺设有底模板,所述底模板在矩形框架内大小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顶板主龙骨作为传力体系将顶板施工荷载传递至钢柱上,增大顶板主龙骨的结构强度。该装置的设置替代了传统空心柱封顶施工时,通过预留施工通道,利用搭设脚手架固定或拆除空心结构顶部的支撑体系,该装置相比传统施工安装方便、施工率高和免拆除,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柱呈工字钢结构,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所述矩形框架相对两边的工字钢的翼缘板互相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作为钢柱,其翼缘宽,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工字钢间隔设置形成的矩形框架的相对两边的翼缘板相互平行,为后续施工连接、安装提供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垂直插入工字钢的槽内,所述工字钢的翼缘板和腹板的内侧均与连接板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设置在矩形框架相对两边的同侧的工字钢的腹板上,顶板主龙骨和连接板固接,将钢柱和连接板固接一起作为主龙骨部分,且工字钢结构刚度强,使顶板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剪承载力大大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主龙骨为工字钢或槽钢,所述顶板主龙骨的下翼缘板搭设在连接板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主龙骨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使得顶板主龙骨在连接板上的连接、安装更加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设有三角形加强板,所述三角形加强板的一条直角边固接在连接板的底面,另一条直角边固接在钢柱的腹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的设置,加强连接板的刚度和强度,可保证连接板的稳定并传递集中力,可以提高顶板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主龙骨上水平铺设有次龙骨,所述次龙骨在矩形框架内长度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龙骨密集的铺设在顶板主龙骨上,使底模板受力均匀,避免底模板出现大幅度的变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顶板支撑结构,该装置相比传统施工安装方便、施工率高和免拆除,提高施工效率;2.通过设置加强板,加强连接板的刚度和强度,可保证连接板的稳定并传递集中力,可以提高顶板支撑结构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次龙骨,次龙骨密集的铺设在顶板主龙骨上,使底模板受力均匀,避免底模板出现大幅度的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突出显示顶板支撑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突出显示次龙骨、连接板和加强板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
技术介绍
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柱;11、上翼缘板;12、下翼缘板;13、腹板;2、顶板主龙骨;3、连接板;4、加强板;5、次龙骨;6、底模板;7、钢筋骨架;8、脚手架;9、施工通道;10、支撑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包括钢柱1、顶板主龙骨2、连接板3和底模板6,多根钢柱1垂直地面间隔设置,形成矩形框架。连接板3位于两根相邻钢柱1之间,水平固接在钢柱1靠近顶端的周面上。多根顶板主龙骨2水平设置在靠近钢柱1顶端的矩形框架内,顶板主龙骨2的两端均搭设在连接板3上并与连接板3固接,形成空心柱顶板支撑结构。顶板主龙骨2上铺设有底模板6,底模板6在矩形框架内大小适配。参照图1,钢柱1呈工字钢结构,包括上翼缘板11、下翼缘板12和腹板13,矩形框架相对两边的工字钢的翼缘板互相平行设置。连接板3垂直插入工字钢的槽内,所述工字钢的翼缘板和腹板13的内侧分别与连接板3焊接。参照图1,顶板主龙骨2可以为工字钢、槽钢或方钢等,本实施例中优选顶板主龙骨2为工字钢结构,顶板主龙骨2的下翼缘板12搭设在连接板3的上表面。安装时,先将连接板3垂直插入钢柱1的槽内并和钢柱1固接,再将顶板主龙骨2铺设在连接板3上并和连接板3固接。然后在顶板主龙骨2上铺设底模板6,再在顶板支撑结构的上部于矩形框架的内外两侧绑扎设置有钢筋骨架7,然后安装外模板,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封顶完成后,只要拆除外模板即可,顶板支撑结构永久留在劲性空心柱内。施工过程中,顶板主龙骨2作为传力体系将顶板施工荷载传递至钢柱1上,增大顶板主龙骨2的结构强度;底模板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胶合板,胶合板强度高,对浇筑的混凝土起支撑作用。钢筋骨架7的设置,对封顶浇筑后的混凝土起到约束抗拉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加强浇筑后混凝土的强度。该装置的设置替代了传统空心柱封顶施工时,通过预留施工通道9,利用搭设脚手架8固定或拆除空心结构顶部的支撑体系,该装置相比传统施工安装方便、施工率高和免拆除,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1)、顶板主龙骨(2)、连接板(3)和底模板(6),多根所述钢柱(1)垂直地面间隔设置,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相对的两条边上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位于两根相邻钢柱(1)之间,水平固接在钢柱(1)靠近顶端的周面上,多根所述顶板主龙骨(2)水平设置在靠近钢柱(1)顶端的矩形框架内,所述顶板主龙骨(2)的两端均搭设在连接板(3)上并与连接板(3)固接;所述顶板主龙骨(2)上铺设有底模板(6),所述底模板(6)在矩形框架内大小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1)、顶板主龙骨(2)、连接板(3)和底模板(6),多根所述钢柱(1)垂直地面间隔设置,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相对的两条边上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位于两根相邻钢柱(1)之间,水平固接在钢柱(1)靠近顶端的周面上,多根所述顶板主龙骨(2)水平设置在靠近钢柱(1)顶端的矩形框架内,所述顶板主龙骨(2)的两端均搭设在连接板(3)上并与连接板(3)固接;所述顶板主龙骨(2)上铺设有底模板(6),所述底模板(6)在矩形框架内大小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空心柱用于封顶的顶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呈工字钢结构,包括上翼缘板(11)、下翼缘板(12)和腹板(13),所述矩形框架相对两边的工字钢的翼缘板互相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翰郏存金王南武长迪胡高永杨风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