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4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若干个依次固接的桁架,每个桁架包括相互平行的外网框架和内框架,外网框架和内框架之间设有走道板,走道板与外网框架垂直;内框架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两个立杆的一端固接Z字板,两个立杆的另一端固接角钢,Z字板和角钢相互平行,Z字板与角钢分别与两个立杆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新性的将传统方式中的多个杆件集成于一个构件上,构件与构件彼此通过螺栓实现方便可靠的连接,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与之相配套的特殊部位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技术介绍
附着升降脚手架在高层施工过程中有着较好的经济性及安全性,其作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而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全钢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在组装过程中与半钢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并无太大区别,整个流程工序繁琐、涉及杆件众多且均需对杆件进行编号与定位,工作量大的同时亦难免出错。常规的全钢式附着升降脚手架仅仅是在半钢式附着升降脚手架体系的基础上将钢管杆件变为型钢杆件彼此连接形成整体。在组装过程中与半钢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并无太大区别,均需按以下流程进行组装:先将立杆定位与安全网片连接,在立杆之间安装横杆与走道板,安装内立杆与导轨,安装桁架斜拉杆,最后安装加强撑与主框架斜撑。常规的全钢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涉及杆件众多且材料浪费较为严重。架体整个组装流程工序繁琐、且均需对杆件进行编号与定位,工作量大的同时亦难免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克服了现有脚手架工序繁琐、工作量大易出错的缺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若干个依次固接的桁架,每个桁架包括相互平行的外网框架和内框架,外网框和内框架之间设有走道板,走道板与外网框架垂直;内框架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两个立杆的一端固接Z字板,两个立杆的另一端固接角钢,Z字板和角钢相互平行,Z字板与角钢分别与两个立杆相互垂直。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外网框架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两个立杆的一端固接Z字板,两个立杆的另一端固接角钢,Z字板和角钢相互平行,Z字板与角钢分别与两个立杆相互垂直,Z字板和角钢之间还设有Z字板,Z字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固接,外网框架还包括冲孔安全网,冲孔安全网固接在矩形框的一侧。矩形框内设有4个斜拉杆,4个斜拉杆两两为一组,每组斜拉杆相互交叉设置并设置在矩形框内,斜拉杆为角钢,角钢斜拉杆的两端分别固接在立杆上。走道板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和一组相互平行的纵杆,两个纵杆与两个立杆交替设置并首尾固接为矩形框,矩形框的一侧固接面板。面板为冲压钢板或钢丝网。走道板的两个纵杆之间还设有若干组相互平行的加肋角钢,加肋角钢与纵杆相互平行,加肋角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固接。走道板的纵杆和立杆上均均匀冲有若干圆孔。纵杆上的圆孔按100mm模数进行冲孔,立杆上的圆孔按300mm模数进行冲孔。内框架3和外网框架2的立杆6和Z字板7上均冲有若干圆孔。内框架和外网框架的立杆上的圆孔均按100mm模数进行冲孔,内框架和外网框架的Z字板上的圆孔均按300mm模数进行冲孔。本技术的有益特点是:通过架体结构设计上的优化,使得架体形成模块化,从而较之普通架体变得简单易用的同时节省了架体材料,减轻了架体自重,可以在施工使用过程中带来较大的综合性能的提升,大大减小了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个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外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Z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走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字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桁架,2.外网框架,3.内框架,4.走道板,5.一字撑,6.立杆,7.Z字板,8.斜拉杆,9.冲孔安全网,10.纵杆,11.面板,12.加肋角钢,13.连接板,14.角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若干个依次固接的桁架1,每个桁架1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外网框架2和内框架3,外网框架2和内框架3之间设有走道板4,走道板4与外网框架2垂直,其结构如图2所示,本技术单个桁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外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外网框架2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6,两个立杆6的一端固接Z字板7,两个立杆6的另一端固接角钢14,Z字板7和角钢14相互平行,Z字板7与角钢14分别与两个立杆6相互垂直,Z字板7和角钢14之间还设有Z字板7,Z字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6固接,外网框架2还包括冲孔安全网9,冲孔安全网9固接在立杆6和Z字板7组成的矩形框的一侧。矩形框内设有4个斜拉杆8,4个斜拉杆8两两为一组,每组斜拉杆8相互交叉设置并设置在矩形框内,斜拉杆8为方管,方管斜拉杆8的两端分别固接在立杆6上。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内框架3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6,两个立杆6的一端固接Z字板7,Z字板7的结构如图5所示,两个立杆6的另一端固接角钢14,Z字板7和角钢14相互平行,Z字板7与角钢14分别与两个立杆6相互垂直,Z字板7和角钢14之间还设有Z字板7,Z字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6固接。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走道板的结构示意图,走道板4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6和一组相互平行的两个纵杆10,两个纵杆10与两个立杆6交替设置并首尾固接为矩形框,矩形框的一侧固接面板11。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字撑的结构示意图,一字撑5包括一对同向的连接板13,连接板13固接在立杆6的两端。面板11为冲压钢板或钢丝网。走道板4的两个纵杆10之间还设有若干组相互平行的加肋角钢12,加肋角钢12与纵杆10相互平行,加肋角钢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6固接。走道板4的纵杆10和立杆6上均均匀冲有若干圆孔。内框架3和外网框架2的立杆6和Z字板7上均冲有若干圆孔。内框架3和外网框架2的立杆6上均按100mm模数均匀冲有若干圆孔,内框架3和外网框架2的Z字板7均按300mm模数冲有若干圆孔。走道板4的纵杆10上按100mm模数均匀冲有若干圆孔,立杆6上按300mm模数均匀冲有若干圆孔。本技术的搭建过程为:将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杆6、Z字板7和角钢14首尾固接为矩形框,两个立杆6的中间位置还固接有Z字板7,Z字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6固接组成内框架3;将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杆6、Z字板7和角钢14首尾固接为矩形框,两个立杆6的中间位置还固接有Z字板7,Z字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6固接,矩形框的一侧固接冲网安全网8形成外网框架2;将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杆6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杆10交替首尾固接为矩形框,两个立杆6之间固接若干个相互平行的Z字板7,矩形框的一侧固接面板11形成走道板4,面板11为冲压钢板或钢丝网;将两个同向的连接板13分别焊接在立杆6的两端形成一字撑5,将固接好的内框架3、走道板4、外网框架2和一字撑5依次通过螺栓固接,组成一个桁架1,将多个桁架1依次通过螺栓固接即为本技术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本技术创新性的将传统方式中的多个杆件集成于一个构件上,构件与构件彼此通过螺栓实现方便可靠的连接,并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固接的桁架(1),每个桁架(1)包括相互平行的外网框架(2)和内框架(3),外网框架(2)和内框架(3)之间设有走道板(4),走道板(4)与外网框架(2)垂直;/n所述内框架(3)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6),所述两个立杆(6)的一端固接Z字板(7),所述两个立杆(6)的另一端固接角钢(14),Z字板(7)和角钢(14)相互平行,Z字板(7)与角钢(14)分别与两个立杆(6)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固接的桁架(1),每个桁架(1)包括相互平行的外网框架(2)和内框架(3),外网框架(2)和内框架(3)之间设有走道板(4),走道板(4)与外网框架(2)垂直;
所述内框架(3)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6),所述两个立杆(6)的一端固接Z字板(7),所述两个立杆(6)的另一端固接角钢(14),Z字板(7)和角钢(14)相互平行,Z字板(7)与角钢(14)分别与两个立杆(6)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框架(2)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立杆(6),所述两个立杆(6)的一端固接Z字板(7),所述两个立杆(6)的另一端固接角钢(14),Z字板(7)和角钢(14)相互平行,Z字板(7)与角钢(14)分别与两个立杆(6)相互垂直,所述Z字板(7)和角钢(14)之间还设有Z字板(7),Z字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6)固接,外网框架(2)还包括冲孔安全网(9),所述冲孔安全网(9)固接在矩形框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内设有4个斜拉杆(8),4个斜拉杆(8)两两为一组,每组斜拉杆(8)相互交叉设置并设置在矩形框内,所述斜拉杆(8)为角钢,角钢斜拉杆(8)的两端分别固接在立杆(6)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百斯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