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4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包括底座板、固定架、移动结构、操作台、连接杆、滑槽、滑轮、安装壳、球形滚轮和制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可以相对进行滑动的脚手架,可以实现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能够直接位于脚手架上实现脚手架位置的改变,以避免在更换施工地点时施工人员需要不断地重复上下脚手架,提高施工效率,脚手架底部安装有由安装壳和滑轮组成的移动组件,可以方便省力的实现脚手架的移动和安放,当施工人员位于脚手架的操作台上时,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杆以及球形滚轮将一侧的操作台转动至另一侧,完成施工位置的改变,无需施工人员离开脚手架的操作台,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具体为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然而,对古建筑装饰进行修缮时,也需要使用脚手架,由于古建筑具有高度较小,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传统脚手架位置固定后,若此位置工作完成,工人位于操作台上时难以对脚手架的位置进行改变,需要工人重新更换脚手架的位置,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施工人员可以直接于脚手架上进行脚手架位置的缓慢改变,提高了对于古建筑施工时的工作效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板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板(1)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结构(3),所述移动结构(3)包括操作台(31)、连接杆(32)、滑槽(33)、滑轮(34)、安装壳(35)和球形滚轮(36),所述固定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台(31),所述操作台(31)的侧边开设有所述滑槽(33),两个所述操作台(31)之间设有所述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球形滚轮(36),两个所述球形滚轮(36)分别通过所述滑槽(33)与两个所述操作台(31)的侧边滑动连接,所述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板(1)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结构(3),所述移动结构(3)包括操作台(31)、连接杆(32)、滑槽(33)、滑轮(34)、安装壳(35)和球形滚轮(36),所述固定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台(31),所述操作台(31)的侧边开设有所述滑槽(33),两个所述操作台(31)之间设有所述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球形滚轮(36),两个所述球形滚轮(36)分别通过所述滑槽(33)与两个所述操作台(31)的侧边滑动连接,所述底座板(1)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四个所述安装壳(35),四个所述安装壳(35)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安装壳(35)上还转动连接有所述滑轮(34),所述操作台(31)的一侧连接有制动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3)的截面圆弧的直径等于所述球形滚轮(36)的直径,且所述滑槽(33)呈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装饰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结构(4)包括制动杆(45)、转轴(46)和防滑垫(47),所述转轴(46)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