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瑜专利>正文

多功能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多功能床架,包括主床板。主床板以水平状态布置于基座上。床架还包括第一辅床板和第二辅床板。主床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且其轴向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第一辅床板和主床板之间通过第一枢轴保持尾首相连。第二辅床板和主床板之间通过第二枢轴保持首尾相连。基座上设置有驱使第一辅床板绕第一枢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使第二辅床板绕第二枢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该床架可帮助卧床者方便起坐。(*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中供人们睡卧使用的多功能床架,特别是适合于 病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使用的床架。
技术介绍
床架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必备物品。对于瘫痪病人、手术后病人、老年 人、行动不便的患者和残障人士等,由于身体生理机能存在严重缺陷的原因, 卧床静养成为他们经常的休息行为。休息时,他们使用的床架与普通床架相差 不大, 一般是采用整体床架的形式,至多带有手动起卧和升降等功能。但是, 上述人士在起坐、大小便排泄、身体机能的保健和恢复方面碰到的问题, 一直 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首先,如果离开护理人员的帮扶,此类生理 机能缺损严重的人群在起坐、大小便排泄时通常难于实现自主行为,他们只有 在多个护理人员的扶助下才能完成起坐、大小便排泄。其次,即使对于身体生 理机能缺损相对轻微但行动不便的人群,也需要使用简易排便器塞入被窝中以 帮助他们完成上述生理行为。但使用简易排便器后,需要取出冲洗,并且还需 要帮病员擦洗干净。再次,这些类型的人群由于长期卧床的原因,往往会附带 产生生理机能弱化、四肢软弱无力、皮肤受损等现象,因而在护理人员帮扶下 实施有助于维持生理机能的锻炼和适时翻动病员身体的行为也成为维护他们身 体健康的必要护理措施。上述护理行为,既费时又费力,且护理人员的劳动强 度大,操作过程十分麻烦,大小便排泄过程中产生的气味也很难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床架。该多功能床架 对于身体生理机能存在严重缺陷且需要长期卧床静养的人士而言,便于他们自 主地起坐而无需护理人员过多的帮扶。按照上述目的设计的多功能床架,包括主床板。主床板以水平状态布置于 基座上。该床架还包括第一辅床板和第二辅床板。主床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 有相互平行且其轴向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第一辅床板和主床 板之间通过第一枢轴保持尾首相连。第二辅床板和主床板之间通过第二枢轴保 持首尾相连。基座上设置有驱使第一辅床板绕第一枢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 驱使第二辅床板绕第二枢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上述多功能床架,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可为液压油缸。 较好地,前述多功能床架,还包括四条床腿。床腿接触地面的端部设置有其运动方向可调的万向轮。四条床腿分别通过可转动的纵向轴安装在基座上。择优地,前述多功能床架,在其主床板的大约水平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贯通孔。基座对应于贯通孔的部位设置有由第三驱动机构控制其运动的排便装置。排便装置包括在第一预定位置对准贯通孔的便桶和在第二预定位置填入贯通孔的填充门。优化地,前述多功能床架,在其主床板对应于人体睡卧的 一面上设置有可 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活动茶几。较佳地,前述多功能床架,在其主床板对应于人体睡卧时上肢所在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供人手握持并可绕水平轴转动的转臂。更佳地,前述多功能床架,在其第二辅床板对应于人体睡卧时小腿所在的 部位,设置有可在铅垂方向往复移动的运动平台。更优地,前述多功能床架,在其基座上设置有气泵。气泵的排气管通过气 阀连通配设于主床板上的气囊。该气囊与睡衣保持连体结构。更好地,前述多功能床架,其气囊的数量为四个,它们分别分布在睡衣对 应于双肩的肩部和对应于两条小腿的腿部。针对身体生理机能存在严重缺陷且需要长期卧床静养人士面临的起坐不便 问题,本技术的多功能床架,通过在主床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可绕水平 轴转动的第一辅床板和第二辅床板,并经由相应驱动机构驱使第一辅床板和第 二辅床板转动至预定位置后的被固定的形式,使得该多功能床架可以由一张常 用的床体转化为座椅。这样,在卧床静养期间此类人群只需通过配设在主床板 上的相应控制按钮就可使自己方便地由睡卧姿态转化为端坐姿态。如此,在护 理这类人群时,可以极大地简化护理过程,并能够减少护理人员花费的时间又 能够节省其体力,进而有效地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在该技术构思的基础上, 进一步增设用于支撑多功能床架的万向轮后,可以为病员搬运、床架移动提供方便;在床架下方增加排便装置后,可以增强病员排泄大、小便的自主性;增 设活动茶几于多功能床架上,可以提高病员进食、饮水的便利性;在对应于人 体四肢的相应位置,加设用于锻炼手臂和腿部肌肉的转臂和运动平台后,可以帮助长期卧床静养者有效提高身体的生理机能和活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对 于生理机能严重缺失的病员等,长期卧床静养期间必须很好的处理其受压肌肤 产生褥疮的问题,对此,本技术多功能床架配设了带有气囊的睡衣,病员 或者护理人员仅需通过开关控制气泵向睡衣气囊充气即可帮助病员完成身休的 翻转,以有效降低病员肌肤受损的现象和减轻护理负担。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多功能床架透视图一。图2本技术多功能床架透视图二。图3本技术多功能床架局部透视图一。图4本技术多功能床架局部透视图二。图5本技术多功能床架局部透视图三。图6a本技术多功能床架之转臂透视图一。图6b本技术多功能床架之转臂透视图二。图7a本技术多功能床架之活动茶几透视图一。图7b本技术多功能床架之活动茶几透视图二。图8a本技术多功能床架之运动平台透视图一。图8b本技术多功能床架之运动平台透视图二。图9a本技术多功能床架之连体睡衣透视图一。图9b本技术多功能床架之连体睡衣透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多功能床架。参见图1 9,示出了本技术多功能床架A及其相关组成部件或者特征 的结构状态。在描述本技术多功能床架A及其各构件涉及到方向时,纵向 是指垂直于水平面的铅垂方向。按照各组成部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它们相互 间的构造关系来考察多功能床架A的构成状况,它具有以下构造形式。 参见图1 5,床架A以主床板101和基座102为基本的构成主体。 主床板101由主框103和盖板104构成(参见图3、 4)。主框103具有方 形的框体。盖板104的形状对应于主框103,它通过枢接形式同主框103连 接,以便在盖合到主框103时形成水平面板,在翻转时打开主框103。主床板101整体固定在基座102上。在主床板101固定在基座102上的状态下,盖板 104保持其上部表面平行于水平面。在主床板101相对的两侧壁,通常是人体 睡卧于其上时朝向人体头部和足部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相互保持平行,其轴向 平行于水平面的可转动的第一枢轴105和第二枢轴106 (参见图3、 4、 5)。 第一辅床板107以其尾部对应于主床板101的首部的形式,通过第一枢轴105 同主床板101保持活动连接。类似于第一辅床板107的连接方式,第二辅床板 108以其首部对应于主床板101的尾部的形式,通过第二枢轴106同主床板 101保持活动连接。在基座102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109和第二液压油缸 110。第一液压油缸109驱使第一辅床板107绕第一枢轴105形成一定角度范 围内的转动,使第一辅床板107与主床板101形成其上部表面相互重合或者相 互相交成预定角度的状态。同样,第二液压油缸110驱使第二辅床板108绕第 二枢轴106形成一定角度范围内的转动,使第二辅床板108与主床板101形成 其上部表面相互重合或者相互相交成预定角度的状态。在第一辅床板107、第 二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床架,包括主床板,所述主床板以水平状态布置于基座上,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辅床板和第二辅床板,所述主床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且其轴向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所述第一辅床板和所述主床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枢轴保持尾首相连,所述第二辅床板和所述主床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枢轴保持首尾相连,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使所述第一辅床板绕所述第一枢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使所述第二辅床板绕所述第二枢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瑜
申请(专利权)人:李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