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0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在交叉呈X状渐变的幕墙中,随着左右两侧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的变化,交接位置采用公立柱和母立柱的连接结构,并随着控制点距离的变化设置相适应的连接件连接公立柱和母立柱,通过第一密封件配合防水并形成良好外观,该拼接结构使得整体幕墙系统连接工艺以及施工程序较为简便,成本较低。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建筑幕墙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样式各异的幕墙也不断涌现。当今市面上造型复杂的幕墙,大多采用构件式幕墙进行拼接,这样能较好的实现幕墙的造型,但其工序繁琐,防水性能较为欠缺,施工过程受工人能力水平的影响较大,外观效果往往也不太理想;也有采用单元式幕墙的形式,但其单元板块构造及其复杂,不仅加工工艺繁琐,其施工精度也较难控制,过程消耗过多人力物力,不利于项目成本。为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了一种呈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而在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的交叉渐变的位置亦使用单元式幕墙,因此也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拼接结构,不但能够保证幕墙的外观效果,而且能够保证幕墙的防水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幕墙交叉渐变位置的幕墙拼接结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其包括相互平行的公立柱和母立柱,所述公立柱和母立柱相邻两端面之间的距离d≥0,所述公立柱和母立柱的底端安装有一沿内侧端面的立柱护边,还包括幕墙面板,所述幕墙面板一侧通过密封胶固定在公立柱和母立柱的底端,所述幕墙面板的另一侧通过密封胶固定在立柱护边上,所述公立柱和母立柱的下端的开口通过一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公立柱和母立柱的相邻端面通过连接件连接。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为第一铝单板、小单元板块、耐候密封胶。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铝单板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公立柱和母立柱上,所述第一铝单板一侧安装有保温棉。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小单元板块包括小单元母立柱和小单元公立柱,所述公立柱内侧安装与其内侧凸筋配合的小单元母立柱,所述母立柱内侧安装与其内侧凹槽配合的小单元公立柱,所述小单元公立柱和小单元母立柱的下端的开口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小单元公立柱和小单元母立柱的相邻端面之间有第二铝单板,所述第二铝单板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小单元公立柱和小单元母立柱的端面上,第二铝单板的一侧安装有保温棉。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公立柱和母立柱的外侧安装有造型铝板,所述造型铝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公立柱和母立柱的外侧,所述造型铝板将公立柱和母立柱上端的开口密封。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两端固定在立柱护边上。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密封件为防水胶条或者铝板。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公立柱和母立柱的外侧螺钉固定有第三铝单板,所述第三铝单板上安装有保温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在交叉呈X状渐变的幕墙中,随着左右两侧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的变化,交接位置采用公立柱和母立柱的连接结构,并随着控制点距离的变化设置相适应的连接件连接公立柱和母立柱,通过第一密封件配合防水并形成良好外观,该拼接结构使得整体幕墙系统连接工艺以及施工程序较为简便,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一的幕墙面板控制点d=157mm时幕墙拼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幕墙面板控制点d=157mm时幕墙拼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幕墙面板控制点d=222mm时幕墙拼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的幕墙面板控制点d=77mm时幕墙拼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三的幕墙面板控制点d=77mm时幕墙拼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四幕墙面板控制点d=0mm时幕墙拼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四幕墙面板控制点d=0mm时另一侧幕墙拼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一的幕墙面板控制点d=64mm幕墙拼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为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其包括相互平行的公立柱1和母立柱2,公立柱1和母立柱2相邻两端面之间的距离d≥0,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底端安装有一沿内侧端面的立柱护边3,还包括幕墙面板4,幕墙面板4一侧通过密封胶固定在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底端,幕墙面板4的另一侧通过密封胶固定在立柱护边3上,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下端的开口通过一第一密封件5密封,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相邻端面通过连接件连接。此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在交叉呈X状渐变的幕墙中,随着左右两侧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的变化,交接位置采用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连接结构,并随着控制点距离的变化设置相适应的连接件连接公立柱1和母立柱2,通过第一密封件5配合防水并形成良好外观,该拼接结构使得整体幕墙系统连接工艺以及施工程序较为简便,成本较低。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左侧单元板块和右侧单元板块交接位置,整体呈交叉状渐变形式,交叉点往下为左侧单元板块和右侧单元板块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逐渐增大,交叉点往上为左侧单元板块和右侧单元板块的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逐渐增大,侧面看去,即为交叉面X形状。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为第一铝单板6、小单元板块、耐候密封胶。参照图1、图4、图5、图8,具体地,当上下层交接处两侧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d<157mm时,此时公立柱和母立柱之间使用第一铝单板6连接,第一铝单板6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公立柱1和母立柱2上,第一铝单板6一侧安装有保温棉,第一铝单板6采用2mm后铝单板粘贴50mm厚保温棉,在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腔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保温系统。参照图2、图3,当上下层交接处两侧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d≥157mm时,此时公立柱和母立柱之间安装有小单元板块。小单元板块包括小单元母立柱11和小单元公立柱21,小单元板块随着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接近157mm,小单元板块宽度就越小。公立柱1内侧安装与其内侧凸筋配合的小单元母立柱11,母立柱2内侧安装与其内侧凹槽配合的小单元公立柱21,小单元公立柱21和小单元母立柱11的下端的开口通过第二密封件8密封。在此时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相邻端面的外壁面涂抹耐候密封胶,使得幕墙系统的防水密封在此处密封完好,保证整体密封防水性能。小单元公立柱21和小单元母立柱11的相邻端面之间有第二铝单板9,第二铝单板9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小单元公立柱21和小单元母立柱11的端面上,第二铝单板9的一侧安装有保温棉,第二铝单板9采用2mm厚铝单板粘贴50mm厚保温棉形成良好的保温体系。第二密封件8优选为铝板,铝板两端通过耐候密封胶固定在小单元公立柱21和小单元母立柱11的两侧的护边结构上。参照图6和图7,当幕墙面板控制点距离d=0mm时,公立柱1和母立柱2通过耐候密封胶将相邻两端面固定。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外侧安装有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的公立柱(1)和母立柱(2),所述公立柱(1)和母立柱(2)相邻两端面之间的距离d≥0,所述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底端安装有一沿内侧端面的立柱护边(3),还包括幕墙面板(4),所述幕墙面板(4)一侧通过密封胶固定在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底端,所述幕墙面板(4)的另一侧通过密封胶固定在立柱护边(3)上,所述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下端的开口通过一第一密封件(5)密封,所述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相邻端面通过连接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的公立柱(1)和母立柱(2),所述公立柱(1)和母立柱(2)相邻两端面之间的距离d≥0,所述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底端安装有一沿内侧端面的立柱护边(3),还包括幕墙面板(4),所述幕墙面板(4)一侧通过密封胶固定在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底端,所述幕墙面板(4)的另一侧通过密封胶固定在立柱护边(3)上,所述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下端的开口通过一第一密封件(5)密封,所述公立柱(1)和母立柱(2)的相邻端面通过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第一铝单板(6)、小单元板块、耐候密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单板(6)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公立柱(1)和母立柱(2)上,所述第一铝单板(6)一侧安装有保温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单元板块包括小单元母立柱(11)和小单元公立柱(21),所述公立柱(1)内侧安装与其内侧凸筋配合的小单元母立柱(11),所述母立柱(2)内侧安装与其内侧凹槽配合的小单元公立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古铁山汤荣发
申请(专利权)人:金刚幕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