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56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上均设置有透水孔,上盖体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内圈设置有弹力机构,弹力机构的作用力沿垂直方向作用于下盖体上;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设置有疏水膨胀条;上盖体上设置有孔槽,下盖体上设置有孔柱,孔槽与孔柱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解决了井盖噪声的问题,随着排水量的加大上盖体的疏水量,提高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
本技术涉及井盖
,特别涉及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
技术介绍
井盖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网入口,用于遮盖道路或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通常使用的井盖是圆形或方形,不易倾斜,但是,井盖的盖体和底座之间存在间隙,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长,容易发生倾斜或破损;而且,盖体和底座之间刚性接触,容易产生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噪声大且随着使用时间长易破损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上均设置有透水孔,上盖体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内圈设置有弹力机构,弹力机构的作用力沿垂直方向作用于下盖体上;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设置有疏水膨胀条;上盖体上设置有孔槽,下盖体上设置有孔柱,孔槽与孔柱配合。优选的是,所述底座的内圈固接有U形卡座,所述弹力机构的一端与U形卡座的底端固接。优选的是,所述下盖体上的孔柱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孔槽与孔柱对应,且所述孔槽是通孔。优选的是,所述孔柱为锥形状,且顶端的截面小于底端的截面;所述孔槽与孔柱配合。优选的是,所述下盖体上设置有横竖排列的槽体,所述疏水膨胀条位于所述槽体内。优选的是,所述下盖体的外侧与所述底座的内圈接触。优选的是,下盖体上的透水孔的总面积大于上盖体的透水孔和孔槽的总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利用下盖体和底座内圈之间的弹力机构,将上盖体受到的力通过下盖体传导至弹力机构,通过弹力机构减小震动进行降噪。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疏水膨胀条吸水后加大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上盖体的孔槽和下盖体的孔柱脱离,孔槽是通孔,脱离后孔槽也进行排水,加大上盖体的疏水量,随着井盖进水量的加大而增加排水量,提高排水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上盖体;3、下盖体;4、透水孔;5、弹力机构;6、疏水膨胀条;7、孔槽;8、孔柱;9、U形卡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包括底座1、上盖体2和下盖体3,上盖体2和下盖体3上均设置有透水孔4,上盖体2与底座1连接;底座1的内圈固接有U形卡座8,弹力机构5的一端与U形卡座的底端固接,弹力机构5的作用力沿垂直方向作用于下盖体3上;下盖体3上设置有横竖排列的槽体,疏水膨胀条6位于槽体内;上盖体2上设置有孔槽7,下盖体3上设置有孔柱8,孔槽7与孔柱8配合。下盖体3上的孔柱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孔槽与孔柱对应,且孔槽是通孔。孔柱8为锥形状,且顶端的截面小于底端的截面;孔槽7与孔柱配合,加强下盖体和上盖体配合的稳定性。上盖体和底座可用卡扣、锁环等连接件连接,将上盖体锁紧在底座上。疏水膨胀条位于下盖体上的槽体内,既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又能使其产生定向的作用力。底座1固定在管口处,U形卡座9焊接在底座1的内圈处,弹力机构5的底端固定在U形卡座9的底端,下盖体3位于弹力机构5的顶端,下盖体3的外侧与底座1的内圈接触,弹力机构5的作用力垂直作用于下盖体3,对下盖体弹性支撑;疏水膨胀条6固定在下盖体上方,上盖体盖在底座顶端,上盖体的孔槽7与下盖体的孔柱8配合,上盖体和下盖体相对固定,上盖体与底座连接。弹力机构5给下盖体3提供向上的作用力,能够使上盖体和下盖体接触,当有重物碾压上盖体时,通过上盖体挤压下盖体将作用力传到弹力机构上,降低井盖的震动,从而起到降噪的功能。当有雨水或其他水流经过上盖体上的透水孔向下渗透或流入时,疏水膨胀条吸水后膨胀,上盖体与底座连接不会发生形变,疏水膨胀条膨胀后产生的压力作用到下盖体,下盖体下压作用于弹力机构,增大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间隙,上盖体的孔槽与下盖体的孔柱分离,增大上盖体的进水量,下盖体上的透水孔的总面积大于上盖体的透水孔和孔槽的总面积,确保排水迅速排入管内。上盖体随着排水量的增加,加大排水面积,加大疏水量,提高排水效率。当水量保持一定时,吸水膨胀材料会保持一定的膨胀状态,整个疏水过程也会维持到一定水平。待外界水量逐步减小后,膨胀材料内所含的水量因重力及弹力机构所施加的向上的挤压力将疏水膨胀条的水分逐步析出,直至疏水膨胀条恢复原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包括底座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上均设置有透水孔,上盖体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内圈设置有弹力机构,弹力机构的作用力沿垂直方向作用于下盖体上;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设置有疏水膨胀条;上盖体上设置有孔槽,下盖体上设置有孔柱,孔槽与孔柱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包括底座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上均设置有透水孔,上盖体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内圈设置有弹力机构,弹力机构的作用力沿垂直方向作用于下盖体上;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设置有疏水膨胀条;上盖体上设置有孔槽,下盖体上设置有孔柱,孔槽与孔柱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圈固接有U形卡座,所述弹力机构的一端与U形卡座的底端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调节疏水量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上的孔柱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孔槽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敏王竹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