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54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护岸结构,涉及河道护岸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地基坑、驳岸体、排水组、回填层、锁紧组和隔挡组,地基坑设置于河道的底部,驳岸体呈长条结构且竖截面为梯形状,驳岸体的底部预埋于地基坑内,驳岸体远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回填层,且回填层和驳岸体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驳岸体的底端靠近河道的一侧水平设置有隔挡组,隔挡组水平铺设且通过锁紧组与驳岸体固定连接,隔挡组用于防止洪水冲刷驳岸体的底部,驳岸体和回填层之间水平设置有排水组,排水组用于将渗透进回填层内的水排到河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比较稳定、牢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护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河道护岸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河道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工程措施,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河道护岸不仅要满足防洪抗冲的坚固耐久性要求,还要符合生态、美观、人水和谐的理念,同时还要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568839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驳岸结构,包括底桩、驳岸体、压顶、回填区和绿化层;底桩为倒凸型结构,由C25混凝土作为基础;底桩的下层铺垫有碎石垫层;底桩的周围由素土层回填;底桩的上部为C25毛石混凝土浇筑的驳岸体;驳岸体为长条凸型结构;驳岸体和底桩的连接部位栽有多根石笋;驳岸体的上端部位设置有滤水层;滤水层的上下部由土工布包裹;驳岸体的顶部为C25混凝土浇筑的长方体压顶;回填区设置在驳岸体接触河岸的一侧;绿化层位于回填区的上方,且延伸至压顶的上顶面。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驳岸体和底桩通过多根水笋固定连接在一起,当驳岸体受洪水冲击时,石笋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使驳岸体的结构不够稳定、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具有结构比较稳定、牢固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坑、驳岸体、排水组、回填层、锁紧组和隔挡组,所述地基坑设置于河道的底部,所述驳岸体呈长条结构且竖截面为梯形状,所述驳岸体的底部预埋于所述地基坑内,所述驳岸体远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回填层,且所述回填层和所述驳岸体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驳岸体的底端靠近河道的一侧水平设置有所述隔挡组,所述隔挡组水平铺设且通过所述锁紧组与所述驳岸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挡组用于防止洪水冲刷所述驳岸体的底部,所述驳岸体和所述回填层之间水平设置有所述排水组,所述排水组用于将渗透进所述回填层内的水排到河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道内发生洪水时,隔挡组对洪水有一定的隔挡作用,所以洪水不会直接冲刷驳岸体的底部,使驳岸体不容易被洪水冲毁,同时,增强了驳岸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地基坑对驳岸体的底部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使驳岸体不会因为过大的洪水冲刷而发生横向变位,同时,回填层也可以防止驳岸体受洪水的冲刷而发生横向变位,进一步加强了驳岸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当回填层内有雨水渗透时,回填层会因为被雨水稀释而结构强度变弱,从而影响河道护岸的结构强度,而排水组能将回填层内的雨水引入河道内,使回填层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去承载驳岸体的荷载,结构比较稳定、牢固,与常见的河道护岸结构相比,驳岸体直接预埋于地基坑内,发生较大的洪水时,不会出现驳岸体与底桩之间的石笋断裂的情况,河道驳岸结构比较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挡组包括:浆砌碎石、雷诺护垫和土工布,所述浆砌碎石堆砌呈矩形体状且设置有多块,且所述浆砌碎石靠近所述驳岸体的一端与所述驳岸体的底部的凸出部分固定连接,所述雷诺护垫包裹于所述浆砌碎石的外周,所述土工布铺设于所述雷诺护垫的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浆砌碎石是采用砂浆与毛石料砌筑的砌体结构,碎石依靠砂浆的粘结力、摩擦力和石块本身重量粘结在一起,结构强度较高,而雷诺护垫对浆砌碎石具有加固和约束作用,使浆砌碎石不容易被洪水冲散,同时,当洪水对土体冲刷时,土工布可以有效地集中应力扩散、传递或分解,防止浆砌碎石下方的土体被冲散,避免了浆砌碎石坍塌的情况,结构比较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组包括:限位板、排水管和过滤袋,所述限位板竖直预埋于所述驳岸体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板的顶端凸出于所述驳岸体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板上竖直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且多个所述限位孔沿同一竖直线上间隔排布,所述排水管设置有多根且倾斜设置于所述驳岸体的内部,所述排水管靠近回填层的一端较高、靠近河道的一端较低,所述排水管贯穿于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均与所述驳岸体的两侧连通,所述回填层靠近所述驳岸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多个所述过滤袋,且所述过滤袋与所述排水管远离河道的一端抵接,所述过滤袋能将渗透进回填层内的水过滤后再通过所述排水管排到河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不仅能增强驳岸体的结构强度,而且限位板上的限位孔对排水管具有位置约束的效果,使排水管不会因为过大的洪水冲刷而在驳岸体的内部发生变位的情况,加强了排水管的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过滤袋能将途径排水管的回填层内的雨水过滤,使回填土不容易进入排水管内,造成排水管堵塞的现象,结构比较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包括:套筒、插杆和销钉,所述套筒水平设置于所述浆砌碎石内且靠近所述驳岸体的一侧,所述插杆水平设置于所述驳岸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套筒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插杆靠近所述河道的一端伸出于所述驳岸体且所述插杆插入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和所述插杆上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穿孔,所述销钉从所述浆砌碎石的上表面竖直贯穿至所述驳岸体底端的凸出部分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为插杆提供了较佳的安装位置,浆砌碎石和驳岸体的底部相互连接后,再用销钉将套筒和插杆锁紧固定,当洪水冲刷浆砌碎石时,浆砌碎石不容易与驳岸体的底部脱离,结构比较稳定、牢固,且施工比较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该结构还包括:压顶,所述压顶设置于所述驳岸体的上表面,且所述压顶凸出于所述回填层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顶不仅能增强驳岸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增强河道护岸的整体性,结构比较稳定、牢固,且施工方式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顶由C20混凝土浇筑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20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较高,进一步加强了河道护岸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且施工方式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该结构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回填层的上表面,且所述防水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压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不仅可以加强河道护岸的结构强度,还具有防水的效果,使雨水不容易渗透进回填层内,结构比较稳定、牢固,且防水效果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由石灰三合土浇筑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灰三合土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而且耐水性较好,不仅可以加强防水层的结构强度,也可以加强该防水层的防水效果,结构比较稳定、牢固,且施工方式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顶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限位板的顶端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不仅能增强压顶的结构强度,而且还能使限位板在驳岸体内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还能使压顶和驳岸体的顶端更加牢固地连接,使驳岸体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其一,隔挡组对洪水的冲刷有一定的隔挡作用,使驳岸体的底部不容易被洪水冲毁,同时,排水组能将回填层内的雨水排入河道内,使回填层不容易被雨水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坑(1)、驳岸体(2)、排水组(3)、回填层(4)、锁紧组(5)和隔挡组(6),/n所述地基坑(1)设置于河道的底部,所述驳岸体(2)呈长条结构且竖截面为梯形状,所述驳岸体(2)的底部预埋于所述地基坑(1)内,所述驳岸体(2)远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回填层(4),且所述回填层(4)和所述驳岸体(2)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驳岸体(2)的底端靠近河道的一侧水平设置有所述隔挡组(6),所述隔挡组(6)水平铺设且通过所述锁紧组(5)与所述驳岸体(2)固定连接,所述隔挡组(6)用于防止洪水冲刷所述驳岸体(2)的底部,/n所述驳岸体(2)和所述回填层(4)之间水平设置有所述排水组(3),所述排水组(3)用于将渗透进所述回填层(4)内的水排到河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坑(1)、驳岸体(2)、排水组(3)、回填层(4)、锁紧组(5)和隔挡组(6),
所述地基坑(1)设置于河道的底部,所述驳岸体(2)呈长条结构且竖截面为梯形状,所述驳岸体(2)的底部预埋于所述地基坑(1)内,所述驳岸体(2)远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回填层(4),且所述回填层(4)和所述驳岸体(2)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驳岸体(2)的底端靠近河道的一侧水平设置有所述隔挡组(6),所述隔挡组(6)水平铺设且通过所述锁紧组(5)与所述驳岸体(2)固定连接,所述隔挡组(6)用于防止洪水冲刷所述驳岸体(2)的底部,
所述驳岸体(2)和所述回填层(4)之间水平设置有所述排水组(3),所述排水组(3)用于将渗透进所述回填层(4)内的水排到河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组(6)包括:浆砌碎石(61)、雷诺护垫(62)和土工布(63),
所述浆砌碎石(61)堆砌呈矩形体状且设置有多块,且所述浆砌碎石(61)靠近所述驳岸体(2)的一端与所述驳岸体(2)的底部的凸出部分固定连接,所述雷诺护垫(62)包裹于所述浆砌碎石(61)的外周,所述土工布(63)铺设于所述雷诺护垫(62)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3)包括:限位板(31)、排水管(32)和过滤袋(33),
所述限位板(31)竖直预埋于所述驳岸体(2)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板(31)的顶端凸出于所述驳岸体(2)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板(31)上竖直开设有多个限位孔(311),且多个所述限位孔(311)沿同一竖直线上间隔排布,
所述排水管(32)设置有多根且倾斜设置于所述驳岸体(2)的内部,所述排水管(32)靠近回填层(4)的一端较高、靠近河道的一端较低,所述排水管(32)贯穿于所述限位孔(3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旭肖述汉程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盛达泰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