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050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砾石层,砾石层上表面铺设有砂层,砂层上方铺设有两组多孔路牙支承,多孔路牙支承内侧铺设有蓄水层,多孔路牙支承外侧设有第一渗水层,第一渗水层铺设在砂层上方,第一渗水层上方铺设有第二渗水层,第一渗水层的透水率大于第二渗水层的透水率,且第一渗水层和第二渗水层的交际线为向蓄水层的倾斜线,第二渗水层上方设有渗水砖。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渗水层和第二渗水层形成具有倾斜边际的渗水结构,提高渗水向多孔路牙支承并流入蓄水层的速率,降低渗水砖积水,充分利用渗水,构造新颖,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目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对于地表的建设仍然是采用传统道路地砖铺设,或者在地砖与地面之间简单地铺设渗水效果较好的砂石层,以加快渗水速度。虽然采用上述方案能够起到一定的加速渗水的效果,但是,在降雨量较大时,地面上仍然会存留较大的积水,导致行人难以在该地砖路面上行走,同时造成雨水浪费。因此,本
急需一种能有效加速城市雨水渗透能力并能够储存雨水地砖渗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砾石层,所述砾石层上表面铺设有砂层,所述砂层上方铺设有两组多孔路牙支承,所述多孔路牙支承内侧铺设有蓄水层,多孔路牙支承上表面固定连接路牙,所述路牙内侧铺设有种植土壤层,路牙外侧设有渗水砖,路牙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排水格栅,所述蓄水层中预埋有排水埋管,所述排水埋管与通孔连通,所述砾石层中预埋有排水总管,所述排水总管与市政管路连通,排水总管固定连接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伸入蓄水层,所述多孔路牙支承外侧设有第一渗水层,所述第一渗水层铺设在砂层上方,第一渗水层上方铺设有第二渗水层,第一渗水层的透水率大于第二渗水层的透水率,且第一渗水层和第二渗水层的交际线为向蓄水层的倾斜线,所述第二渗水层上方设有渗水砖。所述第二渗水层上方铺设有预制混泥土块,所述预制混泥土块上方铺设有渗水砖,所述渗水砖四周侧壁均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为半锥面孔,渗水孔上方的半圆直径大于渗水孔下方的半圆直径。所述第二渗水层与多孔路牙支承相贴合,且第二渗水层和所述第一渗水层的交际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五度。优选的,所述多孔路牙支承设有若干个水平贯穿孔,若干个所述水平贯穿孔呈矩阵式均匀分布,多孔路牙支承上表面通过混泥土粘接路牙。优选的,所述蓄水层采用PP蓄水模块规整填装而成,蓄水层中溢流管的长度不小于蓄水层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一渗水层和第二渗水层形成具有倾斜边际的渗水结构,提高渗水向多孔路牙支承并流入蓄水层的速率,降低渗水砖积水,充分利用渗水,构造新颖,简单可靠;2.本技术通过排水埋管可以及时排出路牙两侧渗水砖积水,并通过蓄水层进行临时存储,而过多的蓄水会从溢流管流入排水总管,及时排洪,达到充分收集路面积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两块渗水砖拼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砾石层、2砂层、3多孔路牙支承、4蓄水层、5路牙、6种植土壤层、7排水格栅、8排水埋管、9排水总管、10溢流管、11第一渗水层、12第二渗水层、13预制混泥土块、14渗水砖、15渗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砾石层1,砾石层1上表面铺设有砂层2,砂层2上方铺设有两组多孔路牙支承3,多孔路牙支承3内侧铺设有蓄水层4,蓄水层4采用PP蓄水模块规整填装而成。多孔路牙支承3上表面通过混泥土粘接路牙5,路牙5内侧铺设有种植土壤层6,路牙5外侧设有渗水砖14,路牙5开设有通孔,通孔中设有排水格栅7,排水格栅7的外框与路牙5螺栓连接,蓄水层4中预埋有排水埋管8,排水埋管8与通孔连通,砾石层1中预埋有排水总管9,排水总管9与市政管路连通,排水总管9固定连接溢流管10,溢流管10伸入蓄水层4,蓄水层4中溢流管10的长度为蓄水层4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当路牙5两侧积水过多时,导致蓄水层4中液面高于溢流管10时,过多的蓄水会从溢流管10流入排水总管9,起到及时排洪的目的。多孔路牙支承3外侧设有第一渗水层11,第一渗水层11铺设在砂层2上方,第一渗水层11上方铺设有第二渗水层12,第二渗水层12上方第二渗水层12上方铺设有预制混泥土块13,预制混泥土块13上方铺设有渗水砖14。本实施例中,第一渗水层11采用砾石和土壤均匀混合而成,第二渗水层12采用多孔沥青,可知第一渗水层11的透水率大于第二渗水层12的透水率。第二渗水层12与多孔路牙支承3相贴合,且第二渗水层12和第一渗水层11的交际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五度。渗水砖14采用水泥、砂、矿渣、粉煤灰等环保材料为主高压成形,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渗水砖14下方铺设的预制混泥土块13的之间存在较大的孔隙,从渗水砖14渗透的水分会经上述孔隙依次进入第一渗水层11和第二渗水层12,由于第一渗水层11和第二渗水层12的交际线为向蓄水层4的倾斜线,流出第一渗水层11的一部分水分会沿着交际线流向蓄水层4。通过在多孔路牙支承3设有十二个水平贯穿孔,十二个水平贯穿孔呈矩阵式均匀分布,使得水分容易通过水平贯穿孔进入蓄水层4渗水砖14四周侧壁均设有渗水孔15,渗水孔15为半锥面孔,如图2所示,当两块渗水砖14进行拼接铺设时,两块渗水砖14上相邻的渗水孔15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锥面孔,渗水孔15上方的半圆直径大于渗水孔15下方的半圆直径,组合完整的锥面孔具有上小下大的结构,不容易阻塞。渗水孔15加速渗水砖14表面的积水向下流入预制混泥土块1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砾石层(1),所述砾石层(1)上表面铺设有砂层(2),所述砂层(2)上方铺设有两组多孔路牙支承(3),所述多孔路牙支承(3)内侧铺设有蓄水层(4),多孔路牙支承(3)上表面固定连接路牙(5),所述路牙(5)内侧铺设有种植土壤层(6),路牙(5)外侧设有渗水砖(14),路牙(5)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排水格栅(7),所述蓄水层(4)中预埋有排水埋管(8),所述排水埋管(8)与通孔连通,所述砾石层(1)中预埋有排水总管(9),所述排水总管(9)与市政管路连通,排水总管(9)固定连接溢流管(10),所述溢流管(10)伸入蓄水层(4),所述多孔路牙支承(3)外侧设有第一渗水层(11),所述第一渗水层(11)铺设在砂层(2)上方,第一渗水层(11)上方铺设有第二渗水层(12),第一渗水层(11)的透水率大于第二渗水层(12)的透水率,且第一渗水层(11)和第二渗水层(12)的交际线为向蓄水层(4)的倾斜线,所述第二渗水层(12)上方设有渗水砖(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砖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砾石层(1),所述砾石层(1)上表面铺设有砂层(2),所述砂层(2)上方铺设有两组多孔路牙支承(3),所述多孔路牙支承(3)内侧铺设有蓄水层(4),多孔路牙支承(3)上表面固定连接路牙(5),所述路牙(5)内侧铺设有种植土壤层(6),路牙(5)外侧设有渗水砖(14),路牙(5)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排水格栅(7),所述蓄水层(4)中预埋有排水埋管(8),所述排水埋管(8)与通孔连通,所述砾石层(1)中预埋有排水总管(9),所述排水总管(9)与市政管路连通,排水总管(9)固定连接溢流管(10),所述溢流管(10)伸入蓄水层(4),所述多孔路牙支承(3)外侧设有第一渗水层(11),所述第一渗水层(11)铺设在砂层(2)上方,第一渗水层(11)上方铺设有第二渗水层(12),第一渗水层(11)的透水率大于第二渗水层(12)的透水率,且第一渗水层(11)和第二渗水层(12)的交际线为向蓄水层(4)的倾斜线,所述第二渗水层(12)上方设有渗水砖(14)。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英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人民公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