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36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池体底部的进水管和曝气管,还包括依次自池体底部向上设置的承托层、脱碳层、筛网和脱氮层;所述承托层为鹅卵石承托层,所述脱碳层为石灰石材质且挂有碳氧化菌菌膜,所述脱氮层为沸石材质且挂有硝化菌菌膜。该硝化曝气生物滤池能快速、持续、稳定地去除黑臭水中的氨氮类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硝化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根据调查统计,“十一五”期间氨氮已成为影响地表水水质的首要指标,在“十二五”期间氨氮已纳入全国主要水污染排放的约束性控制指标。城镇污水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一种集污水生物氧化处理与深层过滤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主要应用于低浓度的污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水源水的预处理,如城市生活污水和低浓度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给水的源水预处理等。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以其出水效果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占地小等特点受到重视。但是在工程应用中曝气生物滤池基本上都是采用单一的填料,导致曝气生物滤池的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高效地对多种目标污染物进行脱除。应用最广泛的普通陶粒或火山岩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有良好的脱除COD的能力,但是其脱氨氮能力有限,一般情况下污水在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氨氮仍有可能超标。发生反硝化反应时,每氧化1mg氨氮转化为硝酸根需消耗7.1mg碱度,所以,脱氮反应时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不断补充碱度。由硝化方程式可知,随着NH+3-N被转化成NO3-N,会产生部分矿化酸度H+,这部分酸度将消耗部分碱度,每克NH+3-N转化成NO3-N约消耗7.14g碱度(以CaCO3计)。因而,当污水中的碱度不足而TKN负荷又较高时,便会耗尽污水中的碱度,使混合液中的pH值降低至7.0以下,使硝化速率降低或受到抑制。然而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中的碱度通常在100mg/L左右,氨氮通常在30mg/L左右,水体中没有足够的碱度支撑去除足够量的氨氮,无法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连续去氨氮能力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该硝化曝气生物滤池能提供足够的碱度,以保证硝化去除氨氮过程的持续性、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池体底部的进水管和曝气管,还包括依次自池体底部向上设置的承托层、脱碳层、筛网和脱氮层;承托层为鹅卵石承托层,脱碳层为石灰石材质且挂有碳氧化菌菌膜,脱氮层为沸石材质且挂有硝化菌菌膜。进一步地,承托层内鹅卵石的粒径为15-20mm,填充高度为0.15-0.25m。承托层作为进水和曝气的流经通道、有效减少由于脱碳层石灰石砂或石灰岩对进水管或曝气管的腐蚀或堵塞等不利影响。进一步地,脱碳层内石灰石的粒径为4-8mm,填充高度为1.5-4.5m,孔隙率大于50%,比表面积大于50m2/g。优选地,孔隙率为55-65%,比表面积为80-120m2/g。石灰石为石灰石砂或石灰岩,微溶于水中形成CO32-和HCO3-为后续硝化菌的生长提供无机碳源,吸附酸性有机气体或液体,石灰石内挂膜有碳氧化菌,该菌是异养菌,可以利用水中有机物作为碳源迅速生长繁殖,繁殖代谢速度快。碳氧化菌的反洗周期较适宜的为2-5天。进一步地,脱氮层内沸石的粒径为3-8mm,孔隙率大于50%,比表面积大于100m2/g,SiO2/Al2O3比小于4.5,阳离子交换量大于150mmol/g。优选地,孔隙率为60-65%,比表面积为100-180m2/g,SiO2/Al2O3比为3.0-45,阳离子交换量180-280mmol/g。沸石为天然沸石或活化沸石。沸石内挂膜硝化菌,该菌是化能自养菌,不能利用水中有机物作为碳源,只能利用水中的CO32-和HCO3-作为碳源,繁殖速度相对较慢,反洗周期较适宜的为20-25天。进一步地,筛网的孔径为1-3mm。筛网可有效减少作为脱氮层的沸石因气流和液流的影响而与脱碳层混合。筛网的安装位置在脱碳层上方的0.4-0.6m处。即脱碳层与脱氮层之间具有0.4-0.6m的高度间隔。进一步地,池体设置有与脱碳层相连通的补料口,以补充石灰石。进一步地,池体在脱碳层靠近筛网的位置设有反洗水出口。该反洗水口作为控制单独反洗脱碳层或同时反洗脱碳层和脱氮层。进一步地,脱碳层的反洗周期为2-5天,水反洗强度为5-8L/m2·s、气反洗强度为16-20L/m2·s。进一步地,脱氮层的反洗周期为20-25天,水反洗强度为5-8L/m2·s、气反洗强度为10-15L/m2·s。进一步地,水力停留时间为50-60min,溶解氧含量为3-6mg/L。在该条件下,本申请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可高达85%以上。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承托层、脱碳层、筛网和脱氮层,使黑臭水顺畅地从进水口与曝气形成上升液流,经过石灰石层的碱化、吸附酸性有机物质并通过碳氧化菌的微生物处理,再通过沸石对氨氮类物质的吸附通过硝化菌进行处理,以快速、持续、稳定地去除黑臭水中的氨氮类物质;本技术提供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可以进一步地对脱碳层进行补料或对脱碳层进行反洗以及不同周期地对脱氮层进行反洗,以保持该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稳定清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1、进水管;2、曝气管;3、承托层;4、脱碳层;5、筛网;6、脱氮层;7、补料口;8、反洗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以下是本技术具体的实施例,在下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设备等除特殊限定外均可以通过购买方式获得。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池体底部的进水管1和曝气管2,还包括依次自池体底部向上设置的承托层3、脱碳层4、筛网5和脱氮层6;承托层为鹅卵石承托层,脱碳层为石灰石材质且挂有碳氧化菌菌膜,脱氮层为沸石材质且挂有硝化菌菌膜。池体设置有与所述脱碳层相连通的补料口7;池体在脱碳层靠近筛网的位置设有反洗水出口8。当出水的碱度低于预定值后,从补料口补加石灰石。当进水反洗时,打开反洗水出口时,单独反洗脱碳层,关闭反洗水出口时同时反洗脱碳层和脱氮层。实施例1:一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池体底部的进水管和曝气管,还包括依次自池体底部向上设置的承托层、脱碳层、筛网和脱氮层;池体设置有与所述脱碳层相连通的补料口;池体在脱碳层靠近筛网的位置设有反洗水出口;承托层是由粒径为15-20mm的鹅卵石填充的0.2m高的承托层;脱碳层是由石灰石填充的高度为2.5m的脱碳层,石灰石的粒径为4-6mm,孔隙率为60%,比表面积为100m2/g;脱碳层挂有碳氧化菌菌膜;脱碳层反洗周期为2天,水反洗强度:8L/m2·s,气反洗强度:20L/m2·s;筛网的孔径为2mm,固定在池体内脱碳层上方的0.5m处;脱氮层是由天然沸石填充的高度为2.5m的脱氮层,粒径为3-5mm,孔隙率为60%,比表面积为100m2/g;SiO2/Al2O3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池体底部的进水管和曝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自池体底部向上设置的承托层、脱碳层、筛网和脱氮层;所述承托层为鹅卵石承托层,所述脱碳层为石灰石材质且挂有碳氧化菌菌膜,所述脱氮层为沸石材质且挂有硝化菌菌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池体底部的进水管和曝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自池体底部向上设置的承托层、脱碳层、筛网和脱氮层;所述承托层为鹅卵石承托层,所述脱碳层为石灰石材质且挂有碳氧化菌菌膜,所述脱氮层为沸石材质且挂有硝化菌菌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内鹅卵石的粒径为15-20mm,填充高度为0.15-0.25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碳层内石灰石的粒径为4-8mm,填充高度为1.5-4.5m,孔隙率大于50%,比表面积大于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康祥赵皓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卓信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