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14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包括顶部封闭的上盖和底部封闭的下盖,下盖中设置有储存饮料配料的容纳腔体,所述下盖底部通过设置压线形成破口区,下螺纹筒牵拉下盖底部的破口区,下盖底部沿压线破开,释放存储在下盖中的配料,破口区域面积大,分布均匀,便于瓶子中的水均匀急速的反冲到下盖中,将下盖中的配料冲洗溶解到水中,方便配料和水的快速混合,避免了配料无法及时流下,有残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本技术属于饮料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技术介绍
传统既饮式饮料即开既用,由于饮用方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既饮式饮料在出厂前已经配置好,由于饮品中配料已经和水溶为一体,长时间放置后口感也会降低,由于需要长期保存和保持口味,通常在饮料中要添加各种防腐剂和口味保持剂,既不利于人体健康,又进一步降低了饮品的口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重视健康与保健,健康理念正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将配料和水分开保存,饮用时再混合的即配式饮料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由于即配式饮料随饮随配,不需要额外添加防腐剂等配料,其口感新鲜,品质健康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目前即配式饮料将配料和水分开保存的方式大多采用在瓶盖中设置容纳配料的腔体,配料放置在腔体中保存,在瓶子中装水,饮用时将瓶盖中的腔体破开,将配料倒入水中溶解摇匀即可饮用。破开腔体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瓶盖取下借用外物或在腔体底部设置拉环等牵拉部件,将腔体底部刺破或拉开,再安装在瓶子上使配料落入水中;该方式虽然瓶盖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封闭的上盖(1)和底部封闭的下盖(2),下盖(2)中设置有储存饮料配料的容纳腔体,上盖(1)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环状的防漏条(7),上盖(1)套在下盖(2)外部与下盖(2)嵌套压合后,下盖(2)顶部边缘与上盖(1)之间被防漏条(7)密封,下盖(2)下方设置有用于与瓶子(3)连接的底部螺纹筒(8);/n所述下盖(2)底部通过设置压线(11)形成破口区(10),破口区上连接带外螺纹的下螺纹筒(5),与下螺纹筒(5)位置对应在上盖(1)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上螺纹筒(4),下螺纹筒(5)和上螺纹筒(4)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上盖(1)上螺纹筒(4)带动下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封闭的上盖(1)和底部封闭的下盖(2),下盖(2)中设置有储存饮料配料的容纳腔体,上盖(1)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环状的防漏条(7),上盖(1)套在下盖(2)外部与下盖(2)嵌套压合后,下盖(2)顶部边缘与上盖(1)之间被防漏条(7)密封,下盖(2)下方设置有用于与瓶子(3)连接的底部螺纹筒(8);
所述下盖(2)底部通过设置压线(11)形成破口区(10),破口区上连接带外螺纹的下螺纹筒(5),与下螺纹筒(5)位置对应在上盖(1)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上螺纹筒(4),下螺纹筒(5)和上螺纹筒(4)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上盖(1)上螺纹筒(4)带动下螺纹筒(5)转动并向上抬升,下螺纹筒(5)牵拉下盖(2)底部破口区,下盖(2)底部沿压线(11)破开,释放存储在下盖中的配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相应的在下盖(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的外壁上设置有方便抓取的防滑纹(6),所述防滑纹(6)的高度低于上盖(1)内壁上的内螺纹和下盖(2)外壁上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蜂宜君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