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11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由外围A、锂离子电池槽B、外围A与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C、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D组成,所述的外围A底部还包含一个方便拿取的5mm宽的水平延伸边E。所述吸塑盒的外围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槽底部在同一测,但不在同一个水平面,即吸塑盒外围深度h大于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使用吸塑盒时,上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头部与下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尾部对齐叠放,能防止吸塑盒滑动,能有效避免在储存或运输过程因吸塑盒的原因而造成的锂离子电池外观问题以及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塑盒设计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到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运输、储存时是装入吸塑盒中,然后吸塑盒相互叠加放置,因此吸塑盒需要设计的合理。市场普遍用的吸塑盒摆放都会朝同一个方向,方便操作。但经过吸塑盒的层层叠加,上层吸塑盒底部会接触到下层吸塑盒中的锂离子电池表面,会刮花下层吸塑盒中的锂离子电池表面,吸塑盒层层叠加也会使得锂离子电池重量层层叠加,在底部吸塑盒中的锂离子电池有压伤风险,会出现电池安全事故。人们为了解决此问题,想了许多办法,现在主流的做法就是在吸塑盒外围边缘以及锂离子电池槽中设计卡扣,可以用来防止上层吸塑盒锂离子电池槽直接接触下层锂离子电池表面的。但是随着叠放层数的增加,卡扣存在失效的风险,仍然有底层锂离子电池会受上层吸塑盒的刮伤以及压伤;同时卡扣设计复杂,也增加了吸塑盒制作成本,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所述吸塑盒由外围A、锂离子电池槽B、外围A与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C、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D组成,所述吸塑盒的外围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槽底部在同一测,但不在同一个水平面,即吸塑盒外围深度h大于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使用吸塑盒时,上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头部与下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尾部对齐叠放。所述的外围深度h=锂离子电池标称厚度+1/3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锂离子电池标称厚度+4mm。所述的外围A底部还包含一个方便拿取的5mm宽的水平延伸边E。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槽由锂离子电池主体槽和极耳槽组成。所述的吸塑盒材质为PVC、PET、PS中的一种。所述的吸塑盒壁厚为0.4mm~0.6mm,吸塑盒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具体使用时,第一层吸塑盒锂离子电池槽头部朝上放置,当锂离子电池占满吸塑盒的全部锂离子子电池槽后,将第二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头部朝下与第一层锂离子电池槽尾部对齐且正面放置,再将锂离子电池占满空的锂离子电池槽,重复第一层吸塑盒放置方式,一上一下放置每层吸塑盒,这样每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就不重合,如此一上一下放置每层吸塑盒,这样可以使每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不重合,上层吸塑盒底部无法接触到下层锂离子电池表面,避免上一层吸塑盒的底部刮花下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表面而影响电池外观。由于外围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槽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层吸塑盒外围固定下一层吸塑盒,防止吸塑盒滑动,同时每层吸塑盒电池槽不重合,也避免因吸塑盒在叠放的过程中上层锂离子电池挤压最底层的锂离子电池而导致底部电池压伤或变形而影响电池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吸塑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外围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槽底部在同一侧,但不在同一水平面)。图3是两吸塑盒叠加后正面示意图。图4是两吸塑盒叠加后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围A、2-锂离子电池槽B、3-连接梁C、4-连接梁D、5-水平延伸边E、6-外围深度h、7-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8-分隔结构、9-极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所述吸塑盒由外围A、锂离子电池槽B、外围A与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C、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D组成,外围A底部还包含一个方便拿取的5mm宽的水平延伸边E,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槽B由锂离子电池主体槽和极耳槽9组成,极耳槽9内有分隔结构8,避免电芯短路。锂离子电池槽B在吸塑盒内按照矩阵排列。所述吸塑盒材质采用PVC、PET、PS中的一种,壁厚为0.4mm~0.6mm,正方形或长方形盒体。如图2所示,所述吸塑盒的外围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槽底部在同一测,但不在同一个水平面,即吸塑盒外围深度h大于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外围深度h1=锂离子电池标称厚度+1/3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锂离子电池标称厚度+4mm。使用吸塑盒时,第一层吸塑盒锂离子电池槽朝上放置,当锂离子电池占满吸塑盒全部锂离子电池槽B后,将第二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朝下与第一层锂离子电池槽尾部对齐且正面放置,再将锂离子电池放置于空的锂离子电池槽,如此重复一上一下放置每层吸塑盒。叠放状态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锂离子电池存放的吸塑盒,能够多层叠放,通过外围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槽底部不在同一水平面,即吸塑盒外围深度h大于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能有效避免因吸塑盒造成的电池外观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另外,可根据锂离子电池电芯尺寸进行调整吸塑盒尺寸、形状、外围深度、锂离子电池槽槽深度及锂离子电池槽个数,属于现有吸塑盒的改进结构,节省成本。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盒由外围A、锂离子电池槽B、外围A与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C、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D组成,所述吸塑盒的外围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槽底部在同一测,但不在同一个水平面,即吸塑盒外围深度h大于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使用吸塑盒时,上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头部与下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尾部对齐叠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盒由外围A、锂离子电池槽B、外围A与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C、锂离子电池槽B之间的连接梁D组成,所述吸塑盒的外围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槽底部在同一测,但不在同一个水平面,即吸塑盒外围深度h大于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使用吸塑盒时,上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头部与下层吸塑盒的锂离子电池槽尾部对齐叠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围深度h=锂离子电池标称厚度+1/3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表面刮伤与压伤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槽深度h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露黄小李国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格林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