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1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以及夹层,所述夹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防护层以及第二防护层之间,所述夹层为硅纤维木塑夹层;所述新型复合板材解决铝板复合PVC发泡板所存在的问题,采用铝合金表面喷涂和热转印处理工艺,中间复合硅纤维木塑材料,使得材料中完全不含有铅等重金属,并且材料的握钉力及强度和承载力都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板材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板材。
技术介绍
目前的板式家具用板材一般为高密度板、纤维板、颗粒板、夹层板等复合材料,其表面主要为喷涂层、贴三聚氰胺浸渍纸、贴PVC纸、贴印刷纸、贴实木皮这几种表面处理方式,由于此类产品成本低,外观颜色款式多样,大量用于各类家具上。但是,由于喷涂层、贴三聚氰胺浸渍纸、贴PVC纸、贴印刷纸、贴实木皮这几种表面层很薄,容易破损,一旦破损后,对内层的高密度板则失去保护。而高密度板一旦沾水后,则容易发胀,最终导致板式家具报废。最主要的是这些复合材料本身是由木粉、碎木屑等加入大量的脲醛树脂胶胶合而成,一旦失去了外层的保护,大量的甲醛、TVOC等有害物质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另外,这些保护高密度板的表面层不具备防火作用,所以,导致目前板式家具的防火性能较差。而新推出的铝合金复合PVC发泡板,也存在中间夹层PVC发泡板内含有一定量的铅,存在一定的不环保因素、PVC发泡板的握钉力明显不如以上木质板材,不能多次拆装,影响使用寿命等问题;且一旦家具失火会产生大量致命性的浓烟,来不及逃生,其做成成品后有一种类似于氨水味道的气味散发不利于使用者的健康,由于铝合金未经处理层较为光滑,容易出现脱层现象。因此,市场更需要一种既环保又美观耐用的新型板材满足来用户的需求,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板材产品,解决铝板复合PVC发泡板所存在的问题,采用铝合金表面喷涂和热转印处理工艺,中间复合硅纤维木塑材料,使得材料中完全不含有铅等重金属,并且材料的握钉力及强度和承载力都大大提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板材,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以及夹层,所述夹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防护层以及第二防护层之间,所述夹层为硅纤维木塑夹层。优选的,所述硅纤维木塑夹层与所述第一防护层相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防护层对应所述第一凹陷位置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硅纤维木塑夹层与所述第二防护层相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防护层对应所述第二凸起位置设有第一凹陷。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第一基层以及上粉末喷涂层,所述第一基层夹设于所述夹层以及所述所述上粉末喷涂层之间,所述第二防护层包括第二基层以及下粉末喷涂层,所述第二基层夹设于所述夹层以及所述所述下粉末喷涂层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还包括热转印层,所述热转印层设于所述上粉末喷涂层与所述第一基层相接触的对立面。优选的,所述夹层与所述第一防护层之间夹设有上粘合层,所述上粘合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契合的第三凹陷,所述第三凹陷嵌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内,所述夹层与以及第二防护层之间夹设有下粘合层,所述下粘合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契合的第四凹陷,所述第四凹陷嵌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内。优选的,所述上粘合层以及下粘合层均为湿气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层。优选的,所述硅纤维木塑夹层为硅纤维木塑发泡夹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层,第二基层为铝合金板或铝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层的厚度为0.1毫米~1毫米,所述第二基层的厚度为0.05毫米~0.8毫米。优选的,还包括防护条,所述防护条围设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夹层、第二防护层的四周且与所述第一防护层、夹层、第二防护层垂直。有益效果:1、夹层选用硅纤维木塑夹层,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所述夹层更环保、承载力更强、握钉力更好、且不易变形;且中间的硅纤维木塑材料阻燃不会燃烧产生大量的浓烟,各项性能指标都得到了改善和完善,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2、通过所述第一凹陷,第二凹陷以及所述第一凸起以及所述第二凸起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防护层以及所述第二防护层各自与所述硅纤维木塑夹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配合上粘胶层以及下粘胶层,能够克服板材容易出现脱层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板材的稳定性。3、本专利摈弃了传统复合板材通过大量用胶容易导致甲醛超标的制程方式,通过粉末喷涂层、热转印层,能够增加板材的耐磨性,增加使用寿命,减少有害物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防护层,10、第一基层,100、第一凸起,11、上粉末喷涂层,12、热转印层,2、夹层,20、第一凹陷,21、第二凸起,3、第二防护层,30、第二基层,300、第二凹陷31、下粉末喷涂层,32、热转印层,4、上粘合层,40、第三凹陷,5、下粘合层,50、第四凹陷,6、防护条。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板材,通过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表面耐磨性好、防水防火性能佳的环保板式家具用新型复合板材,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请参考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包括第一防护层1、第二防护层3以及夹层2,所述夹层2夹设于所述第一防护层1以及第二防护层3之间,具体的,所述第一基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以及夹层,所述夹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防护层以及第二防护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为硅纤维木塑夹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以及夹层,所述夹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防护层以及第二防护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为硅纤维木塑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纤维木塑夹层与所述第一防护层相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防护层对应所述第一凹陷位置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硅纤维木塑夹层与所述第二防护层相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防护层对应所述第二凸起位置设有第二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第一基层以及上粉末喷涂层,所述第一基层夹设于所述夹层以及所述上粉末喷涂层之间,所述第二防护层包括第二基层以及下粉末喷涂层,所述第二基层夹设于所述夹层以及所述下粉末喷涂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还包括热转印层,所述热转印层设于所述上粉末喷涂层与所述第一基层相接触的对立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信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