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47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包括盒体、光电开关、光道、拨片及零件槽,所述光电开关设于所述盒体两端,所述光道设于盒体内且与所述光电开关连接,所述光道的截面处设有拨片槽,所述拨片设于所述拨片槽内,所述零件槽设于所述盒体顶部,所述拨片槽设于所述零件槽下方。利用光电开关代替目视检查,可以精准的检测换型盒内的零件有无状况,保证换型过程中更换上去的零件与加工产品对应,防止换型零件装错导致的各种问题,有效降低人工检查的劳动强度及管理压力,达到精益生产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
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零件换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
技术介绍
加工中心在加工零件时,需要对不同型号的零件进行加工,所以容易出现零件错装或者混装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工厂加工中心换型,所有换型零件均放置在一个工具箱里面,外表无明显标识用于哪种产品,存在换型零件安装错误的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导致零件与走刀路径干涉后被刀具切割,出现重大加工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旨在解决加工中心加工零件时容易出现零件错装或者混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包括盒体、光电开关、光道、拨片及零件槽,所述光电开关设于所述盒体两端,所述光道设于盒体内且与所述光电开关连接,所述光道的截面处设有拨片槽,所述拨片设于所述拨片槽内,所述零件槽设于所述盒体顶部,所述拨片槽设于所述零件槽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开关包括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及第四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及第二光电开关设于所述盒体一端,所述第三光电开关及第四光电开关设于所述盒体另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道包括第一光道、第二光道、第三光道及第四光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及第四光电开关对应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片通过转轴设于所述拨片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片4一端与另一端圆弧连接,圆弧的弧度范围是90°-13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零件槽形状与换型零件一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零件槽至少设有一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片槽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拨片至少设有一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零件槽内放置换型零件时,所述拨片一端与换型零件接触,所述拨片另一端挡住所述第二光道或第四光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零件槽内未放置换型零件时,所述拨片一端挡住所述第一光道或第三光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光电开关代替目视检查,可以精准的检测换型盒内的零件有无状况,保证换型过程中更换上去的零件与加工产品对应,防止换型零件装错导致的各种问题,有效降低人工检查的劳动强度及管理压力,达到精益生产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图。图3是本技术拨片槽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盒体,2-光电开关,3-光道,4-拨片,5-零件槽,6-拨片槽,7-转轴,21-第一光电开关,22-第二光电开关,23-第三光电开关,24-第四光电开关,31-第一光道,32-第四光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包括盒体1、光电开关2、光道3、拨片4及零件槽5,所述光电开关2设于所述盒体1两端,所述光道3设于盒体1内且与所述光电开关2连接,所述光道3的截面处设有拨片槽6,所述拨片4设于所述拨片槽6内,所述零件槽5设于所述盒体1顶部,所述拨片槽6设于所述零件槽5下方。优先地,所述光电开关2包括第一光电开关21、第二光电开关22、第三光电开关23及第四光电开关24,所述第一光电开21关及第二光电开关22设于所述盒体1一端,所述第三光电开关23及第四光电开关24设于所述盒体另一端。所述光道3包括第一光道31、第二光道(图中未示出)、第三光道(图中未示出)及第四光道32,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第二光电开关22、第三光电开关23及第四光电开关24对应连接。优先地,所述拨片4通过转轴7设于所述拨片槽6内。所述拨片4一端与另一端圆弧连接,圆弧的弧度范围是90°-135°。优先地,所述零件槽5形状与换型零件一致。所述零件槽5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拨片槽6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拨片4至少设有一个。优先地,当所述零件槽5内放置换型零件时,所述拨片4一端与换型零件接触,所述拨片4另一端挡住所述第二光道或第四光道32。当所述零件槽5内未放置换型零件时,所述拨片4一端挡住所述第一光道31或第三光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本技术用于加工中心的零件换型过程,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零件。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放置两类零件,各类零件分别有五个零件,放置在对应的所述零件槽5内,每个所述零件槽5的下方都设有所述拨片槽6,所述拨片槽6内设有所述拨片4,所述拨片4形状呈“L”型,所述拨片4的一端为长端,另一端为短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还利用所述光电开关2代替了原来的目视检查,光电开关是一种传感器,当其发射的光线能被反射回来,则光电开关开启,如果光路被阻挡,则光电开关关闭,基于此原理可以用于检测物体。所述光电开关2与所述光道3连接,所述光道3是所述光电开关2发射的光线的通过路径,在所述光道3的尽头设有反光纸,用于将光线反射,由图可知,本技术设置了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第二光电开关22、第三光电开关23及第四光电开关24,也就对应设置了所述第一光道31、第二光道、第三光道及第四光道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当所述零件槽5内没有放置零件时,所述拨片4的另一端正好将所述第二光道及第四光道32挡住,则对应的所述第二光电开关22及第四光电开关24关闭,同时所述第一光道31及第三光道没被阻挡,则对应的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及第三光电开关23开启;当所述零件槽5内放置零件时,零件挤压所述拨片4使其绕着所述转轴7旋转,这时所述拨片4的一端正好将所述第一光道31及第三光道挡住,则对应的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及第三光电开关23关闭,同时所述第二光道及第四光道32没被阻挡,则对应的所述第二光电开关22及第四光电开关24开启。因为所述拨片4需要对所述光道3进行遮挡,所以拨片4两端通过圆弧连接,圆弧的弧度范围是90°-135°,根据实际情况对圆弧的弧度进行选择,优先选择1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假设此时有A与B两类零件,利用这一逻辑规律可以得出以下六种情况:情况一:当A类零件都在换型盒内,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关闭,所述第二光电开关22开启;情况二:当A类零件都不在换型盒内,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开启,所述第二光电开关22关闭;情况三:当A类零件不全在换型盒内,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关闭,所述第二光电开关22关闭;情况四:当B类零件都在换型盒内,所述第三光电开关23关闭,所述第四光电开关24开启;情况五:当B类零件都不在换型盒内,所述第三光电开关23开启,所述第四光电开关24关闭;情况六:当B类零件不全在换型盒内,所述第三光电开关23关闭,所述第四光电开关24关闭。在实际生产中,加工A类零件时,要求A类零件都不在盒内,B类都在盒内,故需要同时满足情况二和情况四;当加工B类零件时,要求A类零件都在盒内,B类都不在盒内,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光电开关(2)、光道(3)、拨片(4)及零件槽(5),所述光电开关(2)设于所述盒体(1)两端,所述光道(3)设于盒体(1)内且与所述光电开关(2)连接,所述光道(3)的截面处设有拨片槽(6),所述拨片(4)设于所述拨片槽(6)内,所述零件槽(5)设于所述盒体(1)顶部,所述拨片槽(6)设于所述零件槽(5)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光电开关(2)、光道(3)、拨片(4)及零件槽(5),所述光电开关(2)设于所述盒体(1)两端,所述光道(3)设于盒体(1)内且与所述光电开关(2)连接,所述光道(3)的截面处设有拨片槽(6),所述拨片(4)设于所述拨片槽(6)内,所述零件槽(5)设于所述盒体(1)顶部,所述拨片槽(6)设于所述零件槽(5)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开关(2)包括第一光电开关(21)、第二光电开关(22)、第三光电开关(23)及第四光电开关(24),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及第二光电开关(22)设于所述盒体(1)一端,所述第三光电开关(23)及第四光电开关(24)设于所述盒体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换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道(3)包括第一光道(31)、第二光道、第三光道及第四光道(32),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1)、第二光电开关(22)、第三光电开关(23)及第四光电开关(24)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文许雷明陆郁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