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4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网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包括铰接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第一台面铰接有第一台脚,第二台面铰接有第二台脚,第一台面、第二台面可相向转动闭合形成箱式结构或打开形成平整的桌面结构,第一台脚、第二台脚可相向折叠置于箱式结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铺开则为光纤熔接、自动化终端检修工作提供工作平台,方便操作,避免光纤熔接处出现瑕疵或不能连通,改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相向转动闭合便于工作平台的运输和收纳;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置有动力电池,适用于维修现场无外接电源的场合;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的高度均可调节,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配网工具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配网工作中,光纤熔接、自动化终端检修是较为频繁的工作。然而,当前光纤熔接环境一般比较恶劣,一般都是就地工作,班员往往无法认真完成光纤熔接工作,经常导致光纤熔接处出现瑕疵或直接不能连通,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自动化终端在更换模块或测试过程中,试验仪器无处放置,导致自动化终端检修的时间较长。另外,配网工作一般为户外,并没有220V电源可以使用,导致某些工具或者设备无法使用,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使用时可展开铺成桌面结构,移动时可折叠为箱式结构,易于携带,且能够节省光纤熔接、自动化终端检修等工作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包括铰接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第一台面铰接有第一台脚,所述第二台面铰接有第二台脚,所述第一台面、第二台面可相向转动闭合形成箱式结构或打开形成平整的桌面结构,所述第一台脚、第二台脚可相向折叠置于箱式结构内部。本技术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铺开则为光纤熔接、自动化终端检修工作提供工作平台,方便操作,避免光纤熔接处出现瑕疵或不能连通,改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相向转动闭合便于工作平台的运输和收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面设有用于测量光纤长度的第一刻度尺,所述第二台面设有用于测量光纤长度的第二刻度尺,所述第一刻度尺、第二刻度尺平齐设置。设置第一刻度尺和第二刻度尺方便操作人员在进行光纤熔接工作时测量光纤长度,便于提高光纤熔接质量,避免光纤熔接处出现瑕疵或不能连通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面或第二台面底部设有电源装置,第一台面或第二台面的侧部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电源装置电连接。设置电源装置为工作平台提供移动电源,将需用电器件插入插座取电,操作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装置包括顺次电连接的外接电源插座、充电器、逆变器和动力电池,所述外接电源插座插座与动力电池连接,所述外接电源插座设于第一台面或第二台面侧部。通过外接电源插座、充电器及逆变器向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作为工作平台的电源,可适用于维修现场无外接电源的场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面或第二台面的一侧设有拉手,所述第一台面或第二台面的对侧设有脚轮。拉手和脚轮的设置均为了便于运输,脚轮可设置为万向定向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脚、第二台脚均为两组,两组第一台脚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部,两组第二台脚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设置分别用于增强第一台脚、第二台脚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设有第一管件,所述第一台脚为第一空心管,所述第一空心管与第一管件套接,所述第一空心管连接有第一松紧调节件,所述第一松紧调节件的一端穿过第一空心管挤压第一管件。如此可通过移动第一空心管在第一管件中位置调节工作平台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提高操作者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设有第二管件,所述第二台脚为第二空心管,所述第二空心管与第二管件套接,所述第二空心管连接有第二松紧调节件,所述第二松紧调节件的一端穿过第二空心管挤压第二管件。如此可通过移动第二空心管在第二管件中位置调节工作平台的高度且使工作平台保持水平,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也适用于高低不平的操作环境,改善操作者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脚与第一台面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台脚与第二台面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设置第一连接杆是为了增强第一台脚的稳定性,设置第二连接杆是为了增强第二台脚的稳定性,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面或第二台面侧部可拆卸连接有LED灯。LED灯可连接内部动力电池,在黑暗环境下仍然可以施工,改善工作平台的适用范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铺开则为光纤熔接、自动化终端检修工作提供工作平台,方便操作,避免光纤熔接处出现瑕疵或不能连通,改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相向转动闭合便于工作平台的运输和收纳;本技术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内置有动力电池,适用于维修现场无外接电源的场合;本技术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的高度均可调节,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另一角度的立体图;附图中:1-第一台面;11-第一刻度尺;12-插座;13-拉手;14-脚轮;2-第二台面;21-第二刻度尺;3-第一台脚;4-第二台脚;5-电源装置;51-外接电源插座;52-充电器;53-逆变器;54-动力电池;6-第一连接部;61-第一管件;7-第二连接部;71-第二管件;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的实施例,包括铰接的第一台面1和第二台面2,第一台面1铰接有第一台脚3,第二台面2铰接有第二台脚4,第一台面1、第二台面2可相向转动闭合形成箱式结构或打开形成平整的桌面结构,第一台脚3、第二台脚4可相向折叠置于箱式结构内部。本实施例在实施时,将第一台面1和第二台面2铺开则可为光纤熔接、自动化终端检修工作提供工作台面,方便操作,改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第一台面1和第二台面2相向转动闭合便于工作平台的运输和收纳。为了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光纤熔接工作时方便地测量光纤长度,提高光纤熔接质量,避免光纤熔接处出现瑕疵或不能连通的现象,本实施例在第一台面1设有用于测量光纤长度的第一刻度尺11,第二台面2设有用于测量光纤长度的第二刻度尺21,且第一刻度尺11、第二刻度尺21平齐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刻度尺11、第二刻度尺21平齐设置是为了获得美观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的第一台面(1)和第二台面(2),所述第一台面(1)铰接有第一台脚(3),所述第二台面(2)铰接有第二台脚(4),所述第一台面(1)、第二台面(2)可相向转动闭合形成箱式结构或打开形成平整的桌面结构,所述第一台脚(3)、第二台脚(4)可相向折叠置于箱式结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的第一台面(1)和第二台面(2),所述第一台面(1)铰接有第一台脚(3),所述第二台面(2)铰接有第二台脚(4),所述第一台面(1)、第二台面(2)可相向转动闭合形成箱式结构或打开形成平整的桌面结构,所述第一台脚(3)、第二台脚(4)可相向折叠置于箱式结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面(1)设有用于测量光纤长度的第一刻度尺(11),所述第二台面(2)设有用于测量光纤长度的第二刻度尺(21),所述第一刻度尺(11)、第二刻度尺(21)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面(1)或第二台面(2)底部设有电源装置(5),第一台面(1)或第二台面(2)的侧部设有插座(12),所述插座(12)与电源装置(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5)包括顺次电连接的外接电源插座(51)、充电器(52)、逆变器(53)和动力电池(54),所述外接电源插座(51)与动力电池(54)连接,所述外接电源插座(51)设于第一台面(1)或第二台面(2)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配网自动化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面(1)或第二台面(2)的一侧设有拉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梓超岑耀扬梁毅强黎肇军甘齐峰符可恩李豪天岑卫琦冯浩鹏黄毅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