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1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包括磨头,设置在所述磨头下方的中间板,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下表面的弹性层,以及设置在弹性层下方的夹持头,所述磨头的底部有卡持板,所述中间板由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应配合构成,所述第一中间板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中间板设置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设置有第二卡槽,通过将磨头的卡持板分别充分嵌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并紧密配合,能够防止磨头脱离中间板,有利于提高整个磨块的安装稳定性,此外,在磨头磨损后通过拆卸中间板来更换旧磨头,缩减了拆装的步骤,因此具有安装稳定性高、拆装方便和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
技术介绍
在背景墙砖出窑之后,因为烧制的原因,背景墙砖表面会出现大量的凹凸不平,影响美观,需要使用磨块对背景墙砖进行抛光打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磨块的磨头在打磨过程中容易磨损,耗用大,而现有磨块的磨头使用寿命到后不容易从磨块上拆下旧磨头更换上新的磨头再进行使用,提高了使用成本。中国专利CN201455822U公布了一种磨块,磨块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磨削层、钢板层、橡胶层和加持头,通过设置有连接用的螺栓,螺栓的一端穿出钢板层与磨削层相接,螺栓的另一端穿出加持头通过螺母固定,可以达到更换磨头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这种磨块的安装稳定性不够高,磨头的拆装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稳定性高、拆装方便和安全性高的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按此目的设置的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包括磨头,设置在所述磨头下方的、用于夹持固定磨头的中间板,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下表面的、用于缓冲挤压力的弹性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层下方的、且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弹性层、中间板和磨头的夹持头,所述磨头的底部向两边延伸有卡持板,所述中间板由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应配合构成,所述第一中间板的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朝向第二中间板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向内部延伸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中间板的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朝向第一中间板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向内部延伸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卡持板能分别充分嵌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可以选择铝合金板,所述第一中间板朝向第二中间板的一端设置有凹口,第二中间板朝向第一中间板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能通过凹口与凸块对应配合构成中间板;通过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应配合构成中间板,能使中间板安装在磨头上,有利于磨头的卡持板与中间板的卡槽紧密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卡持板的四角下表面朝向卡持板内部设置有螺纹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槽内的对角下方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卡槽内的对角下方设置有螺纹通孔。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层可选择橡胶层,所述弹性层的四角设置有螺纹通孔。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头上部有向两边延伸的凸起,凸起的四角下表面朝向凸起内部设置了沉孔,所述沉孔朝上设置有螺纹通孔。作为优选,螺栓能通过上述的螺纹孔对磨头、中间板、弹性层、夹持头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将磨头的底部向两边延伸有卡持板分别充分嵌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并紧密配合。能够防止磨头脱离中间板,有利于提高整个磨块的安装稳定性,使用安全性;通过采用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配合构成中间板,中间板卡持固定磨头,使用螺栓固定连接磨头、中间板、弹性层、夹持头,在磨头磨损后通过拆卸中间板来更换旧磨头,缩减了拆装的步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的磨头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的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的结构图;图4为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配合构成的中间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实施例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包括磨头1,设置在所述磨头1下方的、用于夹持固定磨头1的中间板2,设置在所述中间板2下表面的、用于缓冲挤压力的弹性层3,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层3下方的夹持头4,所述夹持头4上有凸起41,所述凸起41上设置有沉孔411,所述磨头1的底部向两边延伸有卡持板11。如图3所示,第一中间板21和第二中间板22,所述第一中间板21的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一凹槽211,且所述第一凹槽211朝向第二中间板22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向内部延伸设置的第一卡槽2111,所述第二中间板22的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二凹槽221,且所述第二凹槽221朝向第一中间板21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向内部延伸设置的第二卡槽2211;所述磨头的卡持板11能分别充分嵌入第一卡槽2111和第二卡槽2211;所述第一中间板21朝向第二中间板22的一端设置有凹口212,所述第二中间板22朝向第一中间板21的一端设置有凸块222;所述第一中间板21和第二中间板22能通过凹口212与凸起222对应配合。所述沉孔411有朝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磨头1的底部向两边延伸有卡持板11,所述卡持板11的四角下表面朝向卡持板11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卡槽2111内的对角下方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卡槽2211内的对角下方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弹性层3的四角设置有螺纹通孔;通过螺纹孔利用螺栓把磨头1、中间板2、弹性层3、夹持头4进行固定连接。磨块的安装:先把第一中间板21的第一卡槽2111与磨块1的卡持板11的一边卡持配合,卡持板11的螺纹孔与第一卡槽2111内的螺纹通孔对准;再把第二中间板22的第二卡槽2211与磨块1的卡持板11另一边卡持配合,卡持板11的螺纹孔与第二卡槽2211内的螺纹通孔对准,第一中间板21与第二中间板22通过凹口212与凸块222对应配合构成中间板2,在中间板2下方放置弹性层3,中间板2的螺纹通孔与弹性层3的螺纹通孔对准,中间板2与弹性层3放置在夹持头4上,它们的螺纹通孔对准,最后利用螺栓通过螺纹孔对磨头1、中间板2、弹性层3、夹持头4进行固定连接。磨块的拆卸:先把螺栓从磨块拆卸下来,然后,把第一中间板21从磨头1的卡持板11的一边取走,把第二中间板22从磨头1的卡持板11的另一边取走,这样磨块就被拆成了磨头1、第一中间板21、第二中间板22、弹性层3、夹持头4。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将磨头的底部向两边延伸有卡持板分别充分嵌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并于紧密配合。能够防止磨头脱离中间板,有利于提高整个磨块的安装稳定性,使用安全性;通过采用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配合构成中间板,中间板卡持固定磨头,使用螺栓固定连接磨头、中间板、弹性层、夹持头,在磨头磨损后通过拆卸中间板来更换旧磨头,缩减了拆装的步骤。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包括磨头,设置在所述磨头下方的、用于夹持固定磨头的中间板,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下表面的、用于缓冲挤压力的弹性层,以及设置在弹性层下方的、且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弹性层、中间板和磨头的夹持头,所述磨头的底部向两边延伸有卡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由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应配合构成,所述第一中间板的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朝向第二中间板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向内部延伸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中间板的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朝向第一中间板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向内部延伸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卡持板能分别充分嵌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包括磨头,设置在所述磨头下方的、用于夹持固定磨头的中间板,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下表面的、用于缓冲挤压力的弹性层,以及设置在弹性层下方的、且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弹性层、中间板和磨头的夹持头,所述磨头的底部向两边延伸有卡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由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应配合构成,所述第一中间板的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朝向第二中间板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向内部延伸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中间板的上表面往下设置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朝向第一中间板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向内部延伸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卡持板能分别充分嵌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背景墙砖用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板的四角下表面朝向卡持板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镜七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石博士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