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60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制冷循环装置(200)具备供制冷剂按压缩机(1)、油分离器(2)、第一热交换器(3)、减压装置(4)、第二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并返回到压缩机(1)的制冷剂回路(30)。制冷循环装置(200)还具备:积存冷冻机油的储油部(6)、将油分离器(2)与储油部(6)连接并将用油分离器(2)分离得到的冷冻机油输送到储油部(6)的第一配管(21)、将储油部(6)与压缩机(1)的吸入侧连接的第二配管(22)、在比第二配管(22)与储油部(6)连接的位置低的位置将储油部(6)与压缩机(1)的吸入侧连接的第三配管(23)以及加热用油分离器(2)分离的冷冻机油的加热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循环装置,特别涉及具备油分离器的制冷循环装置,所述油分离器从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分离冷冻机油。
技术介绍
有如下机型的制冷循环装置:为了避免在压缩机中冷冻机油有可能枯竭的运转,设置有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分离冷冻机油。但是,存在如下课题:若在正常运转时使大量的油返回压缩机,则在压缩机内油成为过填充,产生性能下降。因此,在日本特开2008-139001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设置有储油容器,在正常运转等中使剩余油滞留,在油枯竭运转时使存储于储油容器的剩余油流入压缩机。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与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的油分离器、与油分离器连通并用于积存用油分离器分离得到的冷冻机油的储油容器以及与储油容器和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且具有开闭阀并使储油容器的冷冻机油返回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连接管。储油容器构成密闭的容器,并利用油流入管与油分离器连接。储油容器配置在油分离器的下方。而且,储油容器构成为:用油分离器分离得到的冷冻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n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供制冷剂按压缩机、油分离器、第一热交换器、减压装置、第二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并返回到所述压缩机;/n储油部,所述储油部积存冷冻机油;/n第一配管,所述第一配管将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储油部连接,并将用所述油分离器分离得到的冷冻机油输送到所述储油部;/n第二配管,所述第二配管将所述储油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n第三配管,所述第三配管在比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储油部连接的位置低的位置将所述储油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以及/n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加热用所述油分离器分离得到的冷冻机油。/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供制冷剂按压缩机、油分离器、第一热交换器、减压装置、第二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并返回到所述压缩机;
储油部,所述储油部积存冷冻机油;
第一配管,所述第一配管将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储油部连接,并将用所述油分离器分离得到的冷冻机油输送到所述储油部;
第二配管,所述第二配管将所述储油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
第三配管,所述第三配管在比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储油部连接的位置低的位置将所述储油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以及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加热用所述油分离器分离得到的冷冻机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储油部的温度;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加热器以便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低于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加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山宗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