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喷射流路的双旋转式(twinrotary)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的上部搭载有由转子和定子构成的电动机。而且,通过被固定于转子的曲轴将电动机的旋转向设置于下部的偏芯部传递。在偏芯部设置有活塞,通过曲轴进行旋转,使得活塞进行偏芯运动而压缩室的体积缩小。由此,在旋转压缩机中,制冷剂在压缩室内被压缩。另外,有时在压缩室内形成有喷射口。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压的液体或者气体制冷剂被从与喷射口连接的喷射流路向压缩室喷射。这里,公知有一种在喷射流路中具有喷射消声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喷射消声器对在压缩室中产生的压力变动和喷射制冷剂的压力脉动进行吸收,能够稳定且顺利地供给所喷射的制冷剂。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58046号公报然而,发现了在应用喷射消声器的旋转压缩机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吸收在压缩室中产生的压力变动和喷射制冷剂的压力脉动,还发挥使喷射制冷剂的流量增大的增压效果这一情况。特别是发现了在双旋转式压缩机中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旋转式压缩机,具备:/n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n曲轴,具有设置于被固定在所述转子的主轴的第1偏芯部和设置于所述主轴的第2偏芯部,并通过所述电动机而进行旋转;/n第1活塞,设置于所述第1偏芯部;/n第2活塞,设置于所述第2偏芯部;/n第1缸体,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配置所述第1偏芯部和所述第1活塞而形成第1压缩室;以及/n第2缸体,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配置所述第2偏芯部和所述第2活塞而形成第2压缩室,/n其特征在于,/n所述双旋转式压缩机具备从外部的制冷剂配管向所述第1压缩室和所述第2压缩室分别注入制冷剂的喷射流路,/n所述喷射流路具有形成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7 JP PCT/JP2017/0440691.一种双旋转式压缩机,具备:
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
曲轴,具有设置于被固定在所述转子的主轴的第1偏芯部和设置于所述主轴的第2偏芯部,并通过所述电动机而进行旋转;
第1活塞,设置于所述第1偏芯部;
第2活塞,设置于所述第2偏芯部;
第1缸体,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配置所述第1偏芯部和所述第1活塞而形成第1压缩室;以及
第2缸体,形成有圆筒状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配置所述第2偏芯部和所述第2活塞而形成第2压缩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旋转式压缩机具备从外部的制冷剂配管向所述第1压缩室和所述第2压缩室分别注入制冷剂的喷射流路,
所述喷射流路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压缩室的第1喷射口、形成于所述第2压缩室的第2喷射口、与所述制冷剂配管连接的喷射入口管、向所述第1喷射口供给制冷剂的第1喷射管、向所述第2喷射口供给制冷剂的第2喷射管、以及配置于所述喷射入口管与所述第1喷射管及所述第2喷射管之间并且直径大于所述第1喷射管和所述第2喷射管的内径的喷射消声器,
所述第1喷射管和所述第2喷射管各自分别与所述喷射消声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喷射管和所述第2喷射管在所述喷射消声器的下部在所述喷射消声器内向上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入口管在所述喷射消声器的上部与在所述喷射消声器内向上方突出的所述第1喷射管及所述第2喷射管分离,并在所述喷射消声器内向下方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喷射管和所述第2喷射管在所述喷射消声器内突出的突出量具有对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的任意一种都能够喷射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旋转式压缩机具备具有由下述关系式即公式1表示的增压率α[%]超过100%的下述L[m]与下述d[m]的组合的所述第1喷射管和所述第2喷射管,
α=K×(L/d5)···(公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泽宏树,石部祐策,滨田亮,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