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微细化装置及换气装置、空气净化器、空气调节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51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具备吸入口(2)以及吹出口(3),其中,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内设置有:贮水部(11);液体微细化部(17),其以被中空形状的内筒(5)覆盖的方式配置,且将贮水部(11)的液体微细化;以及多条导水肋(21),其位于从内筒(5)的下端直至贮水部(11)的位置。通过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空气依次通过吸入口(2),在内筒(5)内与吸入口(2)连通的内筒风路(4)、设置于内筒风路(4)的液体微细化部(17)、将内筒风路(4)与在内筒风路(4)的外周设置的外筒风路(9)连通的通风口(8)、相邻的导水肋(21)之间、外筒风路(9)以及与外筒风路(9)连通的吹出口(3),从铅垂方向上方起依次配置有吸入口(2)、液体微细化部(17)、通风口(8)以及导水肋(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体微细化装置及换气装置、空气净化器、空气调节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微细化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换气装置、空气净化器、空气调节器。
技术介绍
液体微细化装置的结构例如为以下所述的结构。如图4所示,液体微细化装置101具备:处理室102,外部气体由于送风机而通过该处理室102;以及贮水部103,其贮存规定量的来自供水管的供水。另外,液体微细化装置101具备:研钵状的旋转体104,其下部淹没于贮水部103,且直径朝向上方扩大;圆筒状的多孔体105,其与旋转体104一起旋转,并能够使受到基于旋转体104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飞散的水以及空气通过。另外,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01中,由于基于旋转体104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水被从贮水部103汲取,且从旋转体104朝向外部飞散的水通过多孔体105并与周边部碰撞,从而使水微细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95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这种以往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由于离心力而抽起贮水部的水,并使抽起来的水从设置于旋转体的细孔飞散。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微细化装置,其具备将空气导入的吸入口以及将所述空气排出的吹出口,所述液体微细化装置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液体微细化装置内设置有:/n贮水部;/n液体微细化部,其以被中空形状的内筒覆盖的方式配置,且将所述贮水部的液体微细化;以及/n多条导水肋,其位于从所述内筒的下端直至所述贮水部的位置,/n通过所述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所述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吸入口、在所述内筒内与所述吸入口连通的内筒风路、设置于所述内筒风路的所述液体微细化部、将所述内筒风路与在所述内筒风路的外周设置的外筒风路连通的通风口、相邻的所述导水肋之间、所述外筒风路以及与所述外筒风路连通的所述吹出口,/n并且,从铅垂方向上方起依次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4 JP 2017-2322331.一种液体微细化装置,其具备将空气导入的吸入口以及将所述空气排出的吹出口,所述液体微细化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微细化装置内设置有:
贮水部;
液体微细化部,其以被中空形状的内筒覆盖的方式配置,且将所述贮水部的液体微细化;以及
多条导水肋,其位于从所述内筒的下端直至所述贮水部的位置,
通过所述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所述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吸入口、在所述内筒内与所述吸入口连通的内筒风路、设置于所述内筒风路的所述液体微细化部、将所述内筒风路与在所述内筒风路的外周设置的外筒风路连通的通风口、相邻的所述导水肋之间、所述外筒风路以及与所述外筒风路连通的所述吹出口,
并且,从铅垂方向上方起依次配置有所述吸入口、所述液体微细化部、所述通风口以及所述导水肋,
通过所述外筒风路内的所述空气被朝向铅垂方向上方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配置在所述内筒的侧面,
所述吹出口配置在所述吸入口的铅垂方向上方。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广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