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口腔用污垢形成抑制剂和口腔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49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提供去除口腔内污垢的作用效果优异的口腔用污垢去除剂、抑制口腔内污垢形成的作用效果优异的口腔用污垢形成抑制剂和含它们的口腔用组合物。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含有(a)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20,000以下的聚丙烯酸盐;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含有上述(a)成分和(b)选自1质量%水溶液在25℃时的pH为1~11的缩合磷酸、植酸、依地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二羧酸和它们的盐中的1种以上的螯合剂;及口腔用组合物,含有上述(a)和(b)成分。含有上述(a)成分的口腔用污垢形成抑制剂,含有上述(a)成分和(c)选自海藻酸盐和海藻酸酯中的1种以上的海藻酸衍生物的口腔用污垢形成抑制剂,及含有上述(a)和(c)成分的口腔用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口腔用污垢形成抑制剂和口腔用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有效地抑制污垢对牙齿的附着、且对牙齿的美白有用的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口腔用污垢形成抑制剂和含有这些制剂的口腔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关于作为牙齿的着色污斑的一种的污垢,包含附着在牙齿表面的唾液、饮料食品、嗜好品等所含的着色原因成分的薄膜引起着色反应,经时地层叠、堆积,同时固着在牙齿表面,成为牢固的着色污斑。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污垢附着的抑制手段,可以考虑去除污垢的方法和抑制污垢的形成的方法。以往,着色污垢的去除手段中,由混合在组合物中的研磨剂的物理作用带来的研磨去除是通常手段,但是由于研磨剂量的增加,有时会出现产生适用部位的口腔粘膜、牙本质磨损的问题的情况,存在限制。进一步地,通过并用聚磷酸钠等缩合磷酸盐赋予污垢去除效果也是公知,但是,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不使缩合磷酸盐的混合量比较多的话就不能显现效果,此外,随着混合量的增加,也产生口腔粘膜刺激变强的课题。专利文献1(WO2016/194645)中建议了:通过并用缩合磷酸盐和具有特定支链结构的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缓和口腔粘膜刺激同时用化学作用去除污垢的技术,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75966号公报)中建议了,混合水溶性的焦磷酸盐和聚磷酸盐,通过化学作用去除牙表面的污垢污斑的技术,但是去除效果尚有改善的余地。此外,预先防止污垢形成的技术受到瞩目,期待确立抑制污垢形成的技术。作为抑制污垢的形成的方法,专利文献3~5(日本特开2003-817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206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174830号公报)中建议了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但是,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不使表面活性剂的混合量比较多的话,就不能显现效果,产生来自于表面活性剂的异味。另一方面,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247851号公报)中建议了:作为抑制由污垢的蓄积引起的牙齿的着色的着色抑制涂层剂,应用分子量2万以上的聚丙烯酸等的技术,此外,专利文献7(日本特公平7-29907号公报)中建议了:以约2.5%以上的量将重均分子量为约3,500~7,500的聚丙烯酸聚合物或聚丙烯酸共聚物混合在口腔用组合物中,作为抗牙结石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16/19464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7596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8179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4206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5-174830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247851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公平7-299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抑制污垢附着在牙齿的新型口腔用污垢附着抑制剂和含有该抑制剂的口腔用组合物。【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人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重均分子量在特定范围的聚丙烯酸盐具有口腔内的污垢去除作用和污垢形成抑制作用,由此,发挥优异污垢附着抑制效果。进一步地发现,并用该重均分子量在特定范围的聚丙烯酸盐以及特定的螯合剂和/或特定的海藻酸衍生物时,提高口腔内的污垢去除作用和/或污垢形成抑制作用,进一步地提高污垢附着抑制效果。然后发现,尤其是通过将上述并用体系混合入口腔用组合物,可赋予高污垢去除作用和/或污垢形成抑制作用,可赋予优异污垢附着抑制效果,此外,可赋予良好的使用感、令人满意的效果实感(对效果的真切感受),进而完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作为第一专利技术,重均分子量为特定值以下的聚丙烯酸盐具有在口腔内去除作为牢固地固着在牙齿上的着色污斑的污垢的作用,起到优异的污垢去除效果,进一步地发现,并用特定的螯合剂时,由上述聚丙烯酸盐带来的作用增强,污垢去除效果显著提高。然后发现,由此,通过在口腔用组合物中混合上述聚丙烯酸盐和特定的螯合剂的并用体系,赋予优异的污垢去除效果,此外,抑制对口腔内尤其是对粘膜的口腔刺激,给予香气、味道好的使用感,进而完成本第一专利技术。作为口腔用组合物用的粘结剂,聚丙烯酸或其盐是公知的,通常,使用重均分子量10万以上、通常30万左右的交联型的聚丙烯酸或其盐。此外,污垢为,在牙齿表面形成由唾液成分、饮料食品等引起的着色薄膜,进一步地层叠、堆积、牢固地构建着色薄膜而得者。与此相对地,本第一专利技术中,已经明确,(a)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20,000以下的聚丙烯酸盐,尤其是直链状的聚丙烯酸盐具有:去除已经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牢固的污垢这样的迄今为止未知的作用效果,由此,得到基于重均分子量大于20,000的聚丙烯酸盐、或者虽然重均分子量在20,000以下但是并非盐的形态的聚丙烯酸所无法达成的格外显著的作用效果。如后述的表1、5中的比较例I所示,由重均分子量300,000的聚丙烯酸钠或者重均分子量6,000的聚丙烯酸带来的污垢去除效果均为×,而如表1~5中的实施例所示,由(a)成分带来的污垢去除效果均为○或◎以上,均是优异的。此外,还有由螯合剂带来的污垢去除率低、几乎无法观察到去除效果的情况(后述的表5中的比较例)。但是,如表3~5中的实施例I所示,本第一专利技术中,并用(a)成分和(b)后述的特定的螯合剂时,两者产生协同作用,污垢去除效果显著增强,此外,可以抑制由(a)成分带来的不舒适的气味、或由(b)成分带来的口腔刺激和异味,维持良好的使用感。另外,本第一专利技术中的去除污垢的作用机制的详细情况尚不明确,但是推测(a)成分特异性地与污垢反应,易于使污斑浮起,从而去除污垢。此外,推测进一步地并用(b)成分时上述作用增强。此外,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作为第二专利技术,重均分子量为特定值以下的聚丙烯酸盐具有在口腔内抑制污垢的形成的作用,发挥优异的污垢形成抑制效果,进一步地发现,并用特定的海藻酸衍生物(海藻酸盐或海藻酸酯)时,由上述聚丙烯酸盐带来的作用增强,污垢形成抑制效果显著提高。然后发现,由此,通过在口腔用组合物中混合上述聚丙烯酸盐和海藻酸衍生物的并用体系,可以赋予优异的污垢形成抑制效果,此外,可以给予令人满意的效果实感,完成本第二专利技术。本第二专利技术中,明确(a)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20,000以下的聚丙烯酸盐,尤其是直链状的聚丙烯酸盐具有:抑制污垢在口腔内的牙齿表面形成这样的迄今为止未知的作用效果,由此,得到基于重均分子量大于20,000的聚丙烯酸盐、或者虽然重均分子量在20,000以下但是并非盐的形态的聚丙烯酸所无法达成的格外显著的作用效果。如后述的表6、8中的比较例II所示,由重均分子量300,000的聚丙烯酸钠或者重均分子量6,000的聚丙烯酸带来的污垢形成抑制效果均为×,但如表6、7中的实施例II所示,由(a)成分带来的污垢形成抑制效果均为○或◎,均是优异的。此外,如后述的表8中的比较例所示,由海藻酸盐或海藻酸酯带来的污垢形成抑制效果几乎无法观察到,但是,如表6、7中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其含有(a)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20,000以下的聚丙烯酸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JP 2017-230381;20171130 JP 2017-2303661.一种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其含有(a)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20,000以下的聚丙烯酸盐。


2.一种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其含有:
(a)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20,000以下的聚丙烯酸盐,和
(b)选自1质量%水溶液在25℃时的pH为1~11的缩合磷酸、植酸、依地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二羧酸和它们的盐的1种或2种以上螯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其中,以质量比计,(a)/(b)为0.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用污垢去除剂,其中,(a)成分的聚丙烯酸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10,000以下。


5.一种口腔用组合物,其含有:
(a)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20,000以下的聚丙烯酸盐,和
(b)选自1质量%水溶液在25℃时的pH为1~11的缩合磷酸、植酸、依地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二羧酸和它们的盐的1种或2种以上螯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其中,(a)成分的聚丙烯酸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上10,00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其中,以质量比计,(a)/(b)为0.01~50。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口腔用组合物含有0.01~2质量%的(a)成分和0.03~3质量%的(b)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口腔用组合物还含有0.05~2质量%的(c)选自海藻酸盐和海藻酸酯的1种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延勇介高桥康彦
申请(专利权)人:狮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