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89457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校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校准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PA校准信息;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选择PCG的目标时频位置,并在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进行PA校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实现采用事件触发的方式激活PA校准,无需额外的信令指示终端单发的发送参数,从而降低系统信令开销,保证PA校准时频资源调度的灵活性,避免所有终端集中在某一时刻进行PA校准,实现合理利用上行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校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的毫米波终端比如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可支持采用4天线阵列的天线结构,其中每个天线单元都是一个双极化天线,每个极化维度都需要一个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PA)进行放大,而考虑到两模块天线UE,则共计需要16个PA。因此毫米波UE需要考虑PA线性度和功耗之间的平衡。为了使得PA工作在更高输出功率的非线性区域时依旧可以保证较高的线性度,3GPP标准考虑引入数字预失真(digitalpre-distortion,DPD)技术。实时DPD技术需要在射频链路中增加一条专用接收链路,用于实时进行DPD系数校准,但新增加的射频链路增加了终端成本,因此可考虑引入功率校准间隔(PACalibrationGap,PCG)的方法进行DPD校准。PCG方法是指预留出专用上行(UL)时间间隔用于UE内部电路进行DPD校准,在此上行时间间隔内,UE不进行上行发送也不进行下行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校准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放大器PA校准信息;/n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选择功率校准间隔PCG的目标时频位置,并在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进行PA校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准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放大器PA校准信息;
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选择功率校准间隔PCG的目标时频位置,并在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进行PA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放大器PA校准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发送的PA校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校准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PCG周期、PCG长度、当前PCG周期的起始点、PCG候选时频位置集合和第一类型终端的单发调度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终端的PCG为秩限制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选择功率校准间隔PCG的目标时频位置,并在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进行PA校准,包括:
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依次在每一个PCG周期内,选择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并在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进行PA校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选择功率校准间隔PCG的目标时频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自主选择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或者
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选择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选择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确定PCG候选时频位置集合,和根据所述时频资源配置信息,确定配置的上行资源时频位置;
从所述配置的上行资源时频位置中,选择与所述PCG候选时频位置集合中的PCG候选时频位置重叠的时频位置,作为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的上行资源时频位置与所述PCG候选时频位置集合中的PCG候选时频位置之间存在多个重叠的时频位置时,所述在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进行PA校准,包括:
根据预设条件,从所述多个重叠的时频位置中选择对应的时频位置进行PA校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所述PA校准信息,自主选择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时,在所述PCG的目标时频位置进行PA校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已完成PA校准的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网络设备接收PA校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用于指示停止PA校准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用于指示停止PA校准的指示信息,停止进行PA校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校准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霞杨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