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45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应用于非独立组网中的移动管理实体的网络接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生成无线接入/频率选择优先级索引;向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发送索引,以用于基站根据索引控制终端设备接入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二网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能够降低网络接入时延,提高网络接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
技术介绍
非独立(nonstandalone,NSA)组网,指5G与4G联合组网,在利用现有的4G设备基础上,进行5G网络的部署,即同时使用4G核心网(EPC)、4G无线网及5G无线网;采用双连接方式,5G新空口(NewRadio,NR)控制面锚定于4G基站,并利旧4G核心网。图1为现有技术的NSA组网的三种架构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三种架构示意图中,4G基站(eNB)作为主节点,5G基站(gNB)作为辅节点。主节点是用户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锚点,提供用户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信令控制功能并能够提供用户面数据转发;辅节点仅为用户终端设备提供额外的用户面数据转发资源。用户终端设备为具备双连接能力的终端设备。5G依附于eNB工作,5G无线网与核心网的NSA信令(如注册和鉴权等)通过eNB传递,5G无法独立工作。然而,运营商的4G商用频段众多,在部署5G网络时只能选择一个或几个成熟频段作为用户终端设备接入5G网络的锚点,将会导致用户终端设备在接入5G网络时频繁进行小区重选和切换,用户终端设备接入5G网络时延较长,网络接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能够降低网络接入时延,提高网络接入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NSA组网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的网络接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生成无线接入/频率选择优先级(RadioAccessTechnology/FrequencySelectionPriority,RFSP)索引(index,ID);向NSA组网中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发送RFSPID,以用于基站根据RFSPID控制终端设备接入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二网络。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NSA组网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的网络接入方法,包括:接收NSA组网中的MME发送的RFSPID;其中,RFSPID为MME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生成的,终端设备为具备双连接能力的终端设备;根据RFSPID控制终端设备接入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二网络。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NSA组网中的MME的网络接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信息,生成RFSPID;发送模块,用于向NSA组网中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发送RFSPID,以用于基站根据RFSPID控制终端设备接入NSA组网的第二网络。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NSA组网中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的网络接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NSA组网中的MME发送的RFSPID;其中,RFSPID为MME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生成的,终端设备为具备双连接能力的终端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RFSPID控制终端设备接入NSA组网中的第二网络。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MME,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在终端设备具备双连接能力的情况下,NSA组网中的MME能够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用户信息,生成RFSPID,进而将生成的RFSPID发送给NSA组网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该基站根据RFSPID控制终端设备接入NSA组网的第二网络。终端设备在接入第二网络时不会频繁进行小区重选和切换,能够降低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的接入时延,提高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的接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NSA组网的三种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NSA组网中的MME的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的信令交互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NSA组网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的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NSA组网中的MME的网络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NSA组网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的网络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硬件架构的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下面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NSA组网中的MME的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NSA组网中的MME的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S20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用户信息可以位于初始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消息中。即终端设备可以向MME发送初始附着请求消息,该初始附着请求消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非独立组网中的移动管理实体,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n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无线接入/频率选择优先级索引;/n向所述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发送所述索引,以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索引控制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二网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非独立组网中的移动管理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无线接入/频率选择优先级索引;
向所述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发送所述索引,以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索引控制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二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位于初始附着请求消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附着请求消息中还包括:
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双连接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以下所列项中任意一种: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接入点名称、跟踪区域码和移动用户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位于初始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


6.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一网络对应的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非独立组网中的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的无线接入/频率选择优先级的索引;其中,所述索引为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信息生成的,所述终端设备为具备双连接能力的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索引控制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二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索引控制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二网络,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与所述索引对应的频段信息,以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频段信息对应的所述非独立组网中的第二网络的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索引控制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陈钏顾映奇丁毅项霞君王傚鞠鸣董梦丽程斌侯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