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48944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应用于第一基站的切换方法包括: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两个波束的信息;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波束,进行层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粒度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分布、波束粒度的单一数据类型的PRB利用率、波束粒度总体PRB利用率;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应答,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应答从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确定终端接入的目标波束。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波束的负载更精确,能够为终端选择最优的波束,从而波束能够为终端提供足够的服务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技术介绍
当前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在进行层二测量时,已经给出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利用率(usage)的计算方法,包括总共资源块利用率(totalPRBusage)、每一交通类资源块利用率(PRBusagepertrafficclass)和资源块利用率分布(PRBusagedistribution)等几种计算公式。然而,在新空口(NewRadio,NR)引入波束概念后,网络在指引终端(UserEquipment,UE)切换连接的基站时,也需要判断目标波束中哪个或哪些波束比较适合UE接入。此时,不仅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RSRP)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而且,波束当前承载的流量也应该成为影响基站判断的一大因素。因为如果UE接入的波束当前负载过高,选定的波束可能无法为UE提供足够的服务保障。因此,在NR计算PRBusa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两个波束的信息;/n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波束,进行层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粒度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分布、波束粒度的单一数据类型的PRB利用率、波束粒度总体PRB利用率;/n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应答,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应答从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确定终端接入的目标波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两个波束的信息;
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波束,进行层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粒度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分布、波束粒度的单一数据类型的PRB利用率、波束粒度总体PRB利用率;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应答,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应答从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确定终端接入的目标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波束,进行层二测量的步骤包括:
以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和层一之间的服务接入点为参考点,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波束,进行层二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所述波束粒度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分布,所述进行层二测量的步骤包括:
采集一波束在时间段T中n个子时间段上的测量数据,所述n个子时间段的时长之和为T,所述测量数据包括:所述波束在每一所述子时间段上使用的所有PRB的数量和可用的所有PRB的数量;
根据所述测量数据,计算所述波束在每一子时间段上的总体PRB利用率;
其中,T大于0,n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数据,计算所述波束在每一子时间段上的总体PRB利用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波束在每一子时间段上的总体PRB利用率,得到所述波束在所述时间段T上的分布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在子时间段j上的总体PRB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所述波束的索引号;
j:子时间段的序号,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M[j,i]:索引号为i的波束在子时间段j上的总体PRB利用率,值域为0~100%;
M1[j,i]:索引号为i的波束在子时间段j上使用的所有PRB的数量;
P[j,i]:索引号为i的波束在子时间段j上可用的所有PRB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所述波束粒度的单一数据类型的PRB利用率,所述进行层二测量的步骤包括:
针对在专用交通信道DTCH上传输业务数据的一波束,测量所述波束传输的所有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类型指示QCI或者数据无线承载DRB,所述DRB与所述QCI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针对每一QCI类型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分别计算所述波束在时间段T内使用的PRB占可用的所有PRB的比例,作为所述波束的单一数据类型的PRB利用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一QCI类型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分别计算所述波束在时间段T内使用的PRB占可用的所有PRB的比例,作为所述波束的单一数据类型的PRB利用率的步骤包括:
针对一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传输,统计所述波束在时间段T内,传输所述一种类型的业务数据使用的PRB的数量和可用的所有PRB的数量;
根据所述波束在时间段T内,传输所述一种类型的业务数据使用的PRB的数量和可用的所有PRB的数量,计算所述波束在时间段T内,传输所述一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PRB利用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在时间段T内,传输所述一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PRB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i:所述波束的索引号;
T:测量的时间段的时长;
qci:业务数据对应的类型,为1-9这9种类型中的任一种;
M1(qci,T,i):在时间段T内,索引号为i的波束上的数据类型为qci的业务数据使用的PRB的数量;
t:在时间段T内,由索引号为i的波束提供通信服务的一个传输块;
S(t):用于在索引号为i的波束上传输传输块t的PRB;
p:PRB的标识;
W(p):分享标识为p的PRB承载的传输块的数量;
B(t,qci,i):数据类型为qci的传输块t在索引号为i的波束的DTCH总比特数;
B(t,i):由索引号为i的波束提供通信服务的传输块t上的所有DTCH和专用控制信道DCCH的比特数;
X(t):如果考虑复用,X(t)总是等于1;如果不考虑复用,当传输块t只携带一种类型的业务数据时,X(t)等于1,否则,X(t)等于0;
M(qci,i):索引号为i的波束上的针对数据类型为qci的PRB利用率,在时间段T上的平均值,值域为0~100%;
P(T,i):在时间段T中在索引号为i的波束上可用的所有PRB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所述波束粒度总体PRB利用率,所述进行层二测量的步骤包括:
统计一波束在时间段T内使用的PRB的数量和所有能够服务所述波束的PRB的数量;
根据所述波束使用的PRB的数量和所有能够服务所述波束的PRB的数量,计算所述波束在所述时间段T的总体PRB利用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在所述时间段T的总体PRB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所述波束的索引号;
T:测量的时间段的时长;
M(T,i):索引号为i的波束在时间段T上的总体PRB利用率;
M1(T,i):索引号为i的波束使用的PRB的数量;
P(T,i):在时间段T内,所有能够服务所述波束的PRB的数量。


11.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基站的多个波束的测量信息;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所述多个波束中的至少两个波束的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应答,所述切换应答由所述第一基站根据层二的测量结果生成,所述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粒度PRB利用率分布、波束粒度的单一数据类型的PRB利用率、波束粒度总体PRB利用率;
根据所述切换应答,从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确定所述终端接入的目标波束;
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将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所述第二基站切换为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指令和所述目标波束的配置参数。


12.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一基站的波束进行测量;
向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基站的多个波束的测量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将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所述第二基站切换为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指令和目标波束的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接入所述第一基站;
其中,所述目标波束由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应答确定,所述切换应答由所述第一基站根据层二的测量结果生成,所述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粒度PRB利用率分布、波束粒度的单一数据类型的PRB利用率、波束粒度总体PRB利用率。


13.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两个波束的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谢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