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音音量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42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公开是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其中,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包括:确定调整增益;基于调整增益,对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以使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在相同的声压级下具有相同的录音音量。通过本公开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保证了基于能量或信噪比的就近唤醒机制的正确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拾音音量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语音交互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语音控制成为智能家居场景中重要的应用。目前,用户的家中可能存在多台基于语音控制的语音交互设备。为了避免多台语音交互设备出现“一呼百应”的局面,往往通过基于麦克风拾取到的语音能量或信噪比实现就近唤醒语音交互设备的功能。因此,保证基于能量或信噪比的就近唤醒机制的正确运行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中,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参考设备的预设参考指标,确定调整增益;基于调整增益,对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的录音音量进行校准,以使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在相同的声压级下具有相同的录音音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参考指标包括麦克风灵敏度;所述根据参考设备的预设参考指标,确定调整增益包括:确定参考设备的第一麦克风灵敏度;基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以及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确定调整增益。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语音交互设备包括数字麦克风;基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以及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确定调整增益,包括:将第一麦克风灵敏度和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增益。又一种实施方式中,语音交互设备包括具有模拟麦克风和模数转换器的语音交互设备;基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以及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确定调整增益,包括:基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以及语音交互设备的模数转换量化参考电压,确定调整增益。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以及语音交互设备的模数转换量化参考电压,确定调整增益,包括:将语音交互设备的模数转换量化参考电压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的和,再与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的差,确定为调整增益。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确定调整增益之后,还包括:采用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对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在预设声压级下,测试校准后的语音交互设备的实际录音音量;确定参考设备在预设声压级下的参考录音音量;基于参考录音音量,以及实际录音音量,确定对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的校正值,并将校正后的调整增益确定为最终对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所使用的调整增益。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参考录音音量,以及实际录音音量,确定对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的校正值,包括:确定参考录音音量与实际录音音量的差值;将差值,确定为对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的校正值。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设备为具有数字麦克风的语音交互设备;和/或参考设备为具有直达声式麦克风音腔的语音交互设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拾音音量控制装置,其中,拾音音量控制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参考设备的预设参考指标,确定调整增益;校准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增益,对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以使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在相同的声压级下具有相同的录音音量。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参考设备的第一麦克风灵敏度;所述预设参考指标包括麦克风灵敏度;基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以及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确定调整增益。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语音交互设备包括数字麦克风;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麦克风灵敏度和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增益。又一种实施方式中,语音交互设备包括具有模拟麦克风和模数转换器的语音交互设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以及语音交互设备的模数转换量化参考电压,确定调整增益。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用于:将语音交互设备的模数转换量化参考电压与第一麦克风灵敏度的和,再与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的差,确定为调整增益。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采用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对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在预设声压级下,测试校准后的语音交互设备的实际录音音量;确定参考设备在预设声压级下的参考录音音量;基于参考录音音量,以及实际录音音量,确定对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的校正值,并将校正后的调整增益确定为最终对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所使用的调整增益。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参考录音音量与所述实际录音音量的差值;将差值,确定为对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的校正值。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设备为具有数字麦克风的语音交互设备;和/或参考设备为具有直达声式麦克风音腔的语音交互设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拾音音量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配置用于存储指令;以及处理器,配置用于调用所述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调整增益,对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使得具备不同声学硬件架构的语音交互设备,在拾取到相同声压级下的用户语音指令时,能够产生相同的录音音量。通过本公开,保证了基于能量或信噪比的就近唤醒机制的正确运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中确定调整增益的步骤的流程图;图3是一种具有直达声式麦克风音腔的语音交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具有数字麦克风的语音交互设备的拾音通路的示意图;图5是一种具有模拟麦克风、模数转换器的语音交互设备的拾音通路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中确定当前调整增益的校准值的步骤的流程图;图8是一种基于能量或信噪比的就近唤醒机制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拾音音量控制装置的框图;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拾音音量控制的装置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基于就近唤醒语音交互设备的功能的过程中,统计已有的语音交互设备各自的初始录音音量,并将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包括:/n根据参考设备的预设参考指标,确定调整增益;/n基于所述调整增益,对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的录音音量进行校准,以使所述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在相同的声压级下具有相同的录音音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参考设备的预设参考指标,确定调整增益;
基于所述调整增益,对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的录音音量进行校准,以使所述至少一个语音交互设备在相同的声压级下具有相同的录音音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参考指标包括麦克风灵敏度;
所述根据参考设备的预设参考指标,确定调整增益包括:
确定所述参考设备的第一麦克风灵敏度;
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灵敏度,以及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确定调整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语音交互设备包括数字麦克风;
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灵敏度,以及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确定调整增益,包括:
将所述第一麦克风灵敏度和所述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语音交互设备包括具有模拟麦克风和模数转换器的语音交互设备;
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灵敏度,以及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确定调整增益,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灵敏度、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以及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模数转换量化参考电压,确定调整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麦克风灵敏度、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第二麦克风灵敏度、以及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模数转换量化参考电压,确定调整增益,包括:
将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模数转换量化参考电压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灵敏度的和,再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灵敏度的差,确定为调整增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调整增益之后,还包括:
采用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对所述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
在预设声压级下,测试校准后的所述语音交互设备的实际录音音量;
确定所述参考设备在所述预设声压级下的参考录音音量;
基于所述参考录音音量,以及所述实际录音音量,确定对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的校正值,并将校正后的调整增益确定为最终对所述语音交互设备进行校准所使用的调整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参考录音音量,以及所述实际录音音量,确定对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的校正值,包括:
确定所述参考录音音量与所述实际录音音量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确定为对当前确定的调整增益的校正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音音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设备为具有数字麦克风的语音交互设备;和/或
所述参考设备为具有直达声式麦克风音腔的语音交互设备。


9.一种拾音音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