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协议融合传输的自适应调度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跨协议融合传输的自适应调度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拥有多种接入方式的终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不同的用户对于服务质量,网络链路状况,安全性等需求有着不同的优先级。简单、单一的网络接入机制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业务多样性以及业务QoS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并行传输技术进行研究。异构无线网络是指可以支持多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并可以在不同的接入技术之间相互切换接入的系统,其优点就是可以根据用户、业务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网络。其中网络切换,并行传输是异构无线网络中研究的热门问题。多路径并行传输技术(Concurrentmultipathtransfer,CMT)是一种能够提高链路吞吐量,系统鲁棒性以及资源利用率的重要网络技术。然而由于每条路径的时延,抖动,吞吐量等链路状况的不同,异构网络中的并行传输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数据包的重传和乱序,接收端缓存拥塞等。现有的热门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协议融合传输的自适应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多路径相互通信连接的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用于用户终端的发送端,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服务器的接收端;/n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第一可编程交换机、入网决策模块、感知模块和选路模块;/n所述第一可编程交换机还与用户终端相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封装和解封装;所述入网决策模块用于提供用户终端的网络接入决策,该网络接入决策包括接入方式、可用接口和协议,并将提供的网络接入决策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选路模块;所述感知模块实时获取影响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通信路径状态的参数,并将该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协议融合传输的自适应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多路径相互通信连接的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用于用户终端的发送端,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服务器的接收端;
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第一可编程交换机、入网决策模块、感知模块和选路模块;
所述第一可编程交换机还与用户终端相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封装和解封装;所述入网决策模块用于提供用户终端的网络接入决策,该网络接入决策包括接入方式、可用接口和协议,并将提供的网络接入决策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选路模块;所述感知模块实时获取影响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通信路径状态的参数,并将该参数发送至所述选路模块;所述选路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入网决策模块发送的网络接入决策的信息和所述感知模块发送的参数,决定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的通信路径;
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一可编程交换机通信连接的第二可编程交换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路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入网决策模块发送的网络接入决策的信息和所述感知模块发送的参数,决定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的通信路径的过程包括:
获得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相互通信的目标路径号;
计算每个目标路径号获取的吞吐量的权重,并与预设的最低吞吐量权重阈值做比较,获得权重大于或等于最低权重阈值的目标路径号;
将目标路径号送至所述第一可编程交换机;
在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通过目标路径号所属的路径相互通信连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能够将全部协议应用到全部可用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模块发送的参数包括时延数据、丢包率数据和吞吐量数据;
所述的选路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入网决策模块发送的网络接入决策的信息和所述感知模块发送的参数,决定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的通信路径的过程包括:
获得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相互通信的目标路径号,基于目标路径号获得目标路径号集;
基于该时延数据的相互占比,设置数据包转发机制,具体包括:
将每条路径的数据包的时延进行开根运算,并取倒数为Ai,根据A1:A2:A3…:Ak的比值作为每条路径数据包转发个数比;
基于目标路径号集和数据包转发机制获得通信路径顺序集,并发送至所述第一可编程交换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模块发送的参数包括时延数据、丢包率数据和吞吐量数据;
所述的选路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入网决策模块发送的网络接入决策的信息和所述感知模块发送的参数,决定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的通信路径的过程包括:
获得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相互通信的目标路径号,基于目标路径号获得目标路径号集;
基于该时延数据、丢包率数据和吞吐量数据的相互占比,计算目标路径号集中的每个目标路径号的权重,获得权重最大的目标路径号;
该权重最大的目标路径号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的优先通信路径号;
将优先通信路径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可编程交换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伟,张宏科,高德云,周春良,徐子恒,覃帅,杨馥聪,肖逸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