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934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向供方发送需求信息;获取供方生成的第一加密数据;第一加密数据为供方对约定标签数据包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生成,约定标签数据包由供方根据需求信息生成;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对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置乱处理,得到置乱数据包,并将置乱数据包发送至供方;使得供方对置乱数据包进行解密,并将得到的解密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对自身存储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接收碰撞数据,并对碰撞数据进行解密。上述方案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流通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供方和需方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二者可能并不是直接进行数据交互,而是经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数据交互。例如,需方将需求信息发送至第三方交易平台,供方将提供的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为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数据交互过程中,供方和需方通常使用信任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的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对加密后的数据进行配送传输。然而,在数据交互过程中,供方和需方的数据实质上对第三方交易平台是可见的,数据安全性仍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是供方和需方在进行数据交互过程中数据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向供方发送需求信息;获取所述供方生成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为所述供方对约定标签数据包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生成,所述约定标签数据包由所述供方根据所述需求信息生成;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置乱处理,得到置乱数据包,并将所述置乱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供方;使得所述供方对所述置乱数据包进行解密,并将得到的解密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对自身存储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接收碰撞数据,并对所述碰撞数据进行解密;所述碰撞数据由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对所述加密后的全量标签以及所述解密数据进行碰撞后生成。可选的,所述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包括:对所述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数据;将所述压缩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包括:采用bloomfilter生成布隆过滤器;采用所述布隆过滤器对所述进行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可选的,所述碰撞数据由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对所述压缩数据以及所述解密数据进行碰撞后生成。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密处理为幂加密处理。可选的,在对所述碰撞数据进行解密之后,还包括:将解密之后的碰撞数据的格式转换为预设业务系统支持的标签优先格式并上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需方、供方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其中:所述供方,适于根据所述需方的需求信息,生成对应的约定标签数据包;对所述约定标签数据包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并上传;接收所述需方发送的置乱数据包,对所述置乱数据包进行解密,将得到的解密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所述需方,适于向所述供方发送需求信息,获取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置乱处理,得到所述置乱数据包,并将所述置乱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供方;对自身存储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发送的碰撞数据,并对所述碰撞数据进行解密;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适于对所述供方提供的解密数据以及所述需方提供的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碰撞处理,得到所述碰撞数据并发送至所述需方。可选的,所述需方,适于对所述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数据;将所述压缩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适于对所述压缩数据以及所述解密数据进行碰撞,生成所述碰撞数据。可选的,所述需方,适于采用bloomfilter生成布隆过滤器;采用所述布隆过滤器对所述进行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可选的,所述供方,适于对所述约定标签数据包进行幂加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可选的,所述需方,还适于在对所述碰撞数据进行解密之后,将解密之后的碰撞数据的格式转换为预设业务系统支持的标签优先格式并上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供方向需方提供约定标签数据包时,对约定标签数据包进行第一加密处理。需方在获取到第一加密数据后,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二次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需方对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置乱处理,并将得到的置乱数据包发送至供方。供方采用第一加密处理对应的密钥对置乱数据包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需方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可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的数据,均为加密后的数据,且加密密钥并不为第三方交易平台所知,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安全性。进一步,需方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数据,并将压缩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对压缩数据以及解密数据进行碰撞,生成碰撞数据。对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可以降低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减少需方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在数据交互过程中,供方和需方的数据对第三方交易平台是可见的,数据安全性较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供方向需方提供约定标签数据包时,对约定标签数据包进行第一加密处理。需方在获取到第一加密数据后,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二次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需方对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置乱处理,并将得到的置乱数据包发送至供方。供方采用第一加密处理对应的密钥对置乱数据包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需方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可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的数据,均为加密后的数据,且加密密钥并不为第三方交易平台所知,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安全性。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供方11、需方13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12。在具体实施中,供方11、需方13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12均可以设置有对应的应用终端,例如服务器或个人电脑等,供方11、需方13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12采用各自对应的应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传输。为便于描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供方11、需方13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12所执行的动作,可以看作是其对应的应用终端所执行的动作。例如,需方13执行查找数据的操作,则实质上是指需方13服务器执行查找数据的操作。在具体实施中,供方11可以获取到需方13的需求信息。在获取到需方13的需求信息后,供方11可以生成与需方13的需求信息对应的约定标签数据包。需方13的需求信息可以是获取某一类型人群的标签(ID)信息,也可以是获取其他的数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需方13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向供方发送需求信息;/n获取所述供方生成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为所述供方对约定标签数据包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生成,所述约定标签数据包由所述供方根据所述需求信息生成;/n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n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置乱处理,得到置乱数据包,并将所述置乱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供方;使得所述供方对所述置乱数据包进行解密,并将得到的解密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n对自身存储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n接收碰撞数据,并对所述碰撞数据进行解密;所述碰撞数据由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对所述加密后的全量标签以及所述解密数据进行碰撞后生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供方发送需求信息;
获取所述供方生成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为所述供方对约定标签数据包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生成,所述约定标签数据包由所述供方根据所述需求信息生成;
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
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置乱处理,得到置乱数据包,并将所述置乱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供方;使得所述供方对所述置乱数据包进行解密,并将得到的解密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
对自身存储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
接收碰撞数据,并对所述碰撞数据进行解密;所述碰撞数据由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对所述加密后的全量标签以及所述解密数据进行碰撞后生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上传至第三方交易平台,包括:
对所述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数据;
将所述压缩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包括:
采用bloomfilter生成布隆过滤器;
采用所述布隆过滤器对所述进行加密后的全量标签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数据由所述第三方交易平台对所述压缩数据以及所述解密数据进行碰撞后生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处理为幂加密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碰撞数据进行解密之后,还包括:
将解密之后的碰撞数据的格式转换为预设业务系统支持的标签优先格式并上架。


7.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需方、供方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其中:
所述供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奇峰李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