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335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叉形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包括装配台,辅助机构包括推进机构、对正机构、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装配台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部,推进机构设于装配台上方,第一支撑开机构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装配台底部,装配台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处于第一撑开机构上方,对正机构设于装配台的一侧外,装配台的该一侧外还设有第一动力缸,对正机构设于第一动力缸的输出端上,第二撑开机构设于对正机构的上方,第一动力缸的上方设有第二动力缸,第二动力缸的输出端上设有支撑座,第二撑开机构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支撑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幅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
本技术涉及叉形架装配
,具体地,涉及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叉形结构广泛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伸缩门、升降机、收缩式晾晒架以及各种玩具中,不论应用何种方面,其结构原理都是一样。叉形架由多个X形的副支架依次通过铆接而成,完整的叉形架的形成甚至有数十个X形的副支架进行拼接,现有的叉形架的装配工序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将事先铆接好的两个X形副支架放置在装配工位,然后还要将两个X形副支架的铆接区域对准,操作的重复量大,并且繁琐,人工劳动强度很大,所以急需一种能够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并可以实现对X形副支架的自动精准的定位,以抬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包括装配台,辅助机构包括推进机构、对正机构、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装配台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部,推进机构设置在装配台上方,第一支撑开机构通过第一微动气缸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装配台底部,装配台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处于第一撑开机构上方,对正机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包括装配台(1),其特征在于:辅助机构包括推进机构、对正机构、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装配台(1)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部,推进机构设置在装配台(1)上方,第一支撑开机构通过第一微动气缸(4c)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装配台(1)底部,装配台(1)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1a),导向槽(1a)处于第一撑开机构上方,对正机构设置在装配台(1)的一侧外,装配台(1)的该一侧外还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动力缸(3),对正机构安装在第一动力缸(3)的输出端上,第二撑开机构设于对正机构的上方,第一动力缸(3)的上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第二动力缸(5c),第二动力缸(5c)的输出端上设有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包括装配台(1),其特征在于:辅助机构包括推进机构、对正机构、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装配台(1)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部,推进机构设置在装配台(1)上方,第一支撑开机构通过第一微动气缸(4c)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装配台(1)底部,装配台(1)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1a),导向槽(1a)处于第一撑开机构上方,对正机构设置在装配台(1)的一侧外,装配台(1)的该一侧外还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动力缸(3),对正机构安装在第一动力缸(3)的输出端上,第二撑开机构设于对正机构的上方,第一动力缸(3)的上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第二动力缸(5c),第二动力缸(5c)的输出端上设有支撑座(5r),第二撑开机构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支撑座(5r)上,支撑座(5r)的上方设有第二微动气缸(5t),第二微动气缸(5t)的输出端与第二撑开机构传动连接,第二撑开机构和对正机构均始终处于推进机构和限位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气缸(2)、升降气缸(211)和定位部,推进气缸(2)呈水平设置,升降气缸(211)呈倒置,并且其缸体与推进气缸(2)的输出杆相连,定位部设置在升降气缸(211)的输出端上,升降气缸(211)始终处于两个限位部的正中间,推进气缸(2)的输出方向垂直于第一动力缸(3)的输出方向,经推进气缸(2)驱使升降气缸(211)能够径直向两个限位部方向行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位部包括上梁板(212)以及设置在上梁板(212)底部的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均呈水平设置,并且二者分别通过一个呈竖直的固定杆(215)和上梁板(212)相连接,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水平高度相等,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两两相对称,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顶部截面均呈等腰三角形,两个第一定位块(213)的顶角端相向设置,两个第二定位块(214)的顶角端相向设置,第一定位块(213)的顶角角度为143°,第二定位块(214)的顶角角度小于37°,两个第一定位块(213)均位于两个限位部的正中间,其中远离限位部的一个第一定位块(213)的背部设有呈竖直的省力推杆(216),省力推杆(216)下端与第一定位块(213)的下表面齐平,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迺建
申请(专利权)人:云和县宏峰模具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