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包括辊颈、控制加热机构、轴头、辊身、导热板、固定块、调节开关、隔热层、固定架、电热丝以及外壳,辊身右端面设置有辊颈,辊身左侧设置有轴头,辊身下端面设置有外壳,外壳前端面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前端面安装有调节开关,外壳内环形侧面设置有隔热层,外壳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导热板,导热板下侧装配有电热丝,电热丝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架,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镁合金板材轧辊加热装置不能对加热温度进行很好地调控导致原料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控制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
本技术是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属于板材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镁合金板材置轧辊而成的金属板。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镁合金板材轧辊加热装置在对轧辊加热时不能控制加热温度,导致加工出来板材使用效果不佳,对加工原料造成很大的浪费,现在急需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控制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包括辊颈、控制加热机构、轴头以及辊身,所述辊身右端面设置有辊颈,所述辊身左侧设置有轴头,所述辊身下侧安装有控制加热机构,所述控制加热机构包括导热板、固定块、调节开关、隔热层、固定架、电热丝以及外壳,所述辊身下端面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前端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面安装有调节开关,所述外壳内环形侧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外壳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侧装配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架。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开关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所述调节开关设置有三个挡位,所述电热丝由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以及第三电热丝组成,第一个挡位通过导线与第一电热丝相连接,第二个挡位通过导线与第二电热丝相连接,第三个挡位通过导线与第三电热丝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上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开关与滑槽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与隔热层将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以及第三电热丝分别放置在三个空间内,且每个电热丝最高加热温度是300摄氏度。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开关外表面设置有软套。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端面设置为凹弧状,所述辊身与外壳上端面相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导热板、固定块、调节开关、隔热层、固定架、电热丝以及外壳,该设计能够对板材轧辊时温度进行调控,解决了原有镁合金板材轧辊加热装置不能对加热温度进行很好地调控导致原料浪费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因固定块上端面开设有滑槽,调节开关与滑槽相匹配,该设计使调节开关在固定块前端面滑动,因固定架与隔热层将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以及第三电热丝分别放置在三个空间内,且每个电热丝最高加热温度是300摄氏度,该设计将电热丝加热时通过导热板导出,因调节开关外表面设置有软套,该设计提高了外壳表面的舒适性,因外壳上端面设置为凹弧状,辊身与外壳上端面相贴合,该设计便于对轧辊进行加热,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控制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中控制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的主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中调节开关的连接原理图;图中:1-辊颈、2-控制加热机构、3-轴头、4-辊身、21-导热板、22-固定块、23-调节开关、24-隔热层、25-固定架、26-电热丝、27-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包括辊颈1、控制加热机构2、轴头3以及辊身4,辊身4右端面设置有辊颈1,辊身4左侧设置有轴头3,辊身4下侧安装有控制加热机构2。控制加热机构2包括导热板21、固定块22、调节开关23、隔热层24、固定架25、电热丝26以及外壳27,辊身4下端面设置有外壳27,外壳27前端面固定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前端面安装有调节开关23,外壳27内环形侧面设置有隔热层24,外壳27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导热板21,导热板21下侧装配有电热丝26,电热丝26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架25,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镁合金板材轧辊加热装置不能对加热温度进行很好地调控导致原料浪费的问题。调节开关23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调节开关23设置有三个挡位,电热丝26由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以及第三电热丝组成,第一个挡位通过导线与第一电热丝相连接,第二个挡位通过导线与第二电热丝相连接,第三个挡位通过导线与第三电热丝相连接,该设计通过三个挡位控制外壳27内部的温度。固定块22上端面开设有滑槽,调节开关23与滑槽相匹配,该设计使调节开关23在固定块22前端面滑动,固定架25与隔热层24将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以及第三电热丝分别放置在三个空间内,且每个电热丝最高加热温度是300摄氏度,该设计将电热丝加热时的热量通过导热板21导出,调节开关23外表面设置有软套,该设计提高了外壳27表面的舒适性,外壳27上端面设置为凹弧状,辊身4与外壳27上端面相贴合,该设计便于对轧辊进行加热。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镁合金板在轧辊过程中与外壳27上端面相贴合,需要对轧辊加热时,工作人员通过调节开关23在固定块22上滑动到第一挡位接通电源,固定架25上端面电热丝26通电发热,通过到热板将热量传到外壳27上端面,隔热层24可以防止热量传到前后端面烫伤工作人员,热量传到导热板21上端面对辊身4进行加热,实现了轧辊加热的目的,当工作人员将调节开关23滑动到第二挡位,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串联接通电路,共同发热通过导热板21对辊身4进行加热,实现了调节控制温度的目的,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镁合金板软化轧辊时,可将调节开关23调到第三个挡位,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以及第三电热丝同时发热对辊身4进行加热,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包括辊颈、控制加热机构、轴头以及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右端面设置有辊颈,所述辊身左侧设置有轴头,所述辊身下侧安装有控制加热机构;/n所述控制加热机构包括导热板、固定块、调节开关、隔热层、固定架、电热丝以及外壳,所述辊身下端面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前端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面安装有调节开关,所述外壳内环形侧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外壳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侧装配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包括辊颈、控制加热机构、轴头以及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右端面设置有辊颈,所述辊身左侧设置有轴头,所述辊身下侧安装有控制加热机构;
所述控制加热机构包括导热板、固定块、调节开关、隔热层、固定架、电热丝以及外壳,所述辊身下端面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前端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面安装有调节开关,所述外壳内环形侧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外壳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侧装配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下端面安装有固定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板材轧辊控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所述调节开关设置有三个挡位,所述电热丝由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以及第三电热丝组成,第一个挡位通过导线与第一电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奕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