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处理用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271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处理用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混料筒,混料筒的右端开口设置,且混料筒的内侧中心设置有横向的搅拌杆,混料筒的上端面靠近左端位置设置有进料机构,且位于进料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均匀下料的加药机构。加药机构均匀的将药剂投放在混料筒内,通过进料机构向混料筒内不断的加入污染土壤,在搅拌杆不断的对土壤进行搅拌的时搅拌杆上设置的呈螺旋状均匀排列的搅拌叶推动土壤向混料筒出料端移动,实现对土壤的混合搅拌修复的同时实现对修复好的土壤的自动排料,大大的提高土壤修复处理的效率,无需人为的对土壤进行反复的投放进搅拌罐和清理出来,操作更加的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处理用土壤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一种污染土壤处理用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而在对土壤进行修复时往往需要将土壤修复剂与污染的土壤混合在一起进行反应实现对土壤的修复。本技术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在对土壤进行修复时是将污染的土壤和土壤修复药剂放置在搅拌罐中进行搅拌混合,但是这种混合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混合均匀,当时混合周期较长,导致对土壤的修复处理效率较低,而且混合好后需要将处理好的土壤清理出来,然后再将未处理的土壤加入到搅拌罐中再次进行搅拌,这样的反复操作导致操作人员的劳动输出量较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处理用土壤修复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土壤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土壤处理用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混料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2)的右端开口设置,且混料筒(2)的内侧中心设置有横向的搅拌杆(6),所述混料筒(2)的上端面靠近左端位置设置有进料机构(1),且位于进料机构(1)的右侧设置有均匀下料的加药机构(5),所述搅拌杆(6)上设置有呈螺旋状均匀排列的搅拌叶(61),且搅拌杆(6)的左端穿过混料筒(2)的左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且第一电机固定在混料筒(2)的左端面,所述加药机构(5)包括第二料斗(51),所述第二料斗(51)的下端设置有与混料筒(2)连通的第二排料方管(53),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处理用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混料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2)的右端开口设置,且混料筒(2)的内侧中心设置有横向的搅拌杆(6),所述混料筒(2)的上端面靠近左端位置设置有进料机构(1),且位于进料机构(1)的右侧设置有均匀下料的加药机构(5),所述搅拌杆(6)上设置有呈螺旋状均匀排列的搅拌叶(61),且搅拌杆(6)的左端穿过混料筒(2)的左侧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且第一电机固定在混料筒(2)的左端面,所述加药机构(5)包括第二料斗(51),所述第二料斗(51)的下端设置有与混料筒(2)连通的第二排料方管(53),所述第二排料方管(53)的内侧设置有均料辊(52),且均料辊(52)的一端的中心转轴穿过第二排料方管(53)一端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且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排料方管(53)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韵徐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润鸣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