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269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土柱模拟装置、地下水模拟装置、降雨模拟装置、监测装置四个部分。其中土柱模拟装置主要包括筒体、透水土工布和土壤采样口。地下水模拟装置主要包括箱体、地下水注入口、地下水流出口、地下水采样口、蠕动泵、进出水管和储液罐。监测装置包括集成式监测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利用降雨及渗流模拟装置实现了对土壤包气带降雨渗透作用和水流渗透作用的联合模拟,采用集成式监测探头实现土壤层和地下水层温度、pH、溶解氧和地下水流速等参数的实时监测,能准确模拟包气带复杂结构,实现土壤/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模拟及修复过程监测与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染场地修复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污染场地是指因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危险废弃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场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重污染企业遗留场地的土壤也受到污染,环境隐患日益突出。由于降水或地表水入渗,污染物不可避免地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土壤可分为包气带(不饱和带)和饱水带(饱和带),在饱水带的那部分水统称为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以垂向循环为主,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和田间灌溉,大气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历时直接影响地下水的补给特征变化。排泄主要为蒸发蒸腾、人工开采和地下水开采。土壤包气带是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的主要通道,也是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体系中迁徙转化的重要一环。常用的场地污染修复技术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三种。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项清洁高效、便于应用、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兴技术。目前无论是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还是预制床、堆制处理、生物反应器等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仅服务于单一介质(土壤或地下水),没有实现对土壤/地下水的一体式修复。此外,目前对污染物质在土壤-地下水系统迁移转化的模拟主要采用室内土柱或者渗流槽实验开展研究,这些方法均未模拟土壤包气带雨水淋滤和渗流的联合作用,而且缺乏对土壤-地下水系统,特别是土壤包气带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参数的监测评估,不满足场地污染修复过程监测和后评估要求。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能准确模拟包气带复杂结构,实现土壤/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模拟及修复过程监测与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装置模拟方式过于简单、不满足污染修复过程检测和后评估要求等不足,提供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系统及修复方法,准确模拟包气带复杂结构,实现多介质一体化修复模拟,支持修复过程检测与评估。本技术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其包括土柱模拟装置、地下水模拟装置、人工降雨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土柱模拟装置贴合置于地下水模拟装置上方;所述土柱模拟装置包括筒体、渗流注入口和土壤采样口,所述筒体侧壁上不同高度处分别设有若干渗流注入口和若干土壤采样口,筒体内底部填充有砾石层,砾石层上方铺设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上方用于填充待模拟土壤,所述渗流注入口通过管道外接模拟渗流储液罐;所述地下水模拟装置包括箱体、地下水注入口、地下水流出口和地下水采样口,所述箱体顶部与筒体底部通过穿孔连通,使两者之间的水流能够通过砾石层垂直迁移;箱体侧壁一侧设有地下水注入口,另一侧分别设有地下水流出口和地下水采样口;所述地下水注入口通过进水管外接第一储液罐,所述地下水流出口通过出水管外接第二储液罐,且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蠕动泵;所述人工降雨装置位于土柱模拟装置中填充的待模拟土壤上方,其进口通过管道外接模拟降雨储液罐;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若干集成式监测探头,分别设于筒体中的待模拟土壤不同高度处以及箱体内部,用于监测各设置位置的温度、pH、溶解氧以及地下水流速。作为优选,各管道上均设有控制管道开闭的阀门。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高径比为1:1~4:1。作为优选,所述箱体顶部与筒体底部之间的穿孔直径为1mm~10mm。作为优选,所述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大于底部穿孔直径。作为优选,所述集成式监测探头在筒体内的土壤中从上到下均匀布置有多个,在箱体内部至少布置有1个。作为优选,所述渗流注入口和土壤采样口均设置多个,且分别沿筒体侧壁垂向均匀设置;所述地下水采样口也设置多个,且沿箱体侧壁垂向均匀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外围设有不锈钢支撑架。作为优选,所述集成式监测探头中包括温度监测探头、pH监测探头和溶解氧监测探头,且位于箱体内部的集成式监测探头中还集成有水流流速监测探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进行模拟修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被研究区域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分别进行均匀细化及干燥处理;2)在筒体底部填充砾石层以模拟饱水层,砾石层顶部铺设透水土工布;在透水土工布上方按照原始土壤的分层顺序依次填充步骤1)中处理后的土壤样品,填充的土壤高度高于筒体侧壁上开设的最上方的渗流注入口,填充的土壤用于模拟含水层;3)从被研究区域原位钻孔获取实际地下水样注入第一储液罐,将模拟降雨溶液注入模拟降雨储液罐,将模拟渗流液注入模拟渗流储液罐;4)根据待模拟的降雨强度,通过控制人工降雨装置将模拟降雨储液罐中的模拟降雨溶液均匀淋滤至筒体内填充的土壤中;并将模拟渗流储液罐中的模拟渗流液通过渗流注入口正压注入土壤层,同时通过控制蠕动泵将实际地下水经地下水注入口注入箱体内部;5)随着注水的进行,箱体内的水流逐渐流出地下水模拟装置进入第二储液罐,形成地下水模拟;通过对蠕动泵的控制,将流经箱体内部地下水的水位稳定在设定值,模拟污染物在场地土壤-地下水体系的迁移转化;6)在模拟过程中,利用集成式监测探头对不同深度土壤和地下水的温度、pH、溶解氧及地下水流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土壤采样口和地下水采样口分别采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服务于土壤-地下水介质,实现一体式修复模拟;2)利用降雨及渗流模拟装置实现对土壤包气带降雨渗透作用和水流渗透作用的联合模拟,能够有效模拟污染物在场地土壤-地下水体系的迁移转化;3)利用集成式监测探头实现了土壤层和地下水层温度、pH、溶解氧和地下水的流速等参数的实时监测,能够精准监测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体系的环境条件,支持场地污染修复过程监测和后评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示意图;图中:筒体1、人工降雨装置2、渗流注入口3、土壤采样口4、透水土工布5、箱体6、蠕动泵7、集成式监测探头8、地下水注入口9、地下水流出口10、地下水采样口11、第一储液罐12、第二储液罐13、模拟雨水储液罐14、模拟渗流储液罐15、数据采集装置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包括土柱模拟装置、地下水模拟装置、人工降雨装置2和监测装置,其中土柱模拟装置贴合置于地下水模拟装置上方,土柱模拟装置下端和地下水模拟装置上端固定连接。地下水模拟装置顶部可以将土柱模拟装置底部完全承接,以便从土柱模拟装置中流下的水能全部进入地下水模拟装置。土柱模拟装置包括筒体1、渗流注入口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土柱模拟装置、地下水模拟装置、人工降雨装置(2)和监测装置;所述土柱模拟装置贴合置于地下水模拟装置上方;所述土柱模拟装置包括筒体(1)、渗流注入口(3)和土壤采样口(4),所述筒体(1)侧壁上不同高度处分别设有若干渗流注入口(3)和若干土壤采样口(4),筒体(1)内底部填充有砾石层,砾石层上方铺设有透水土工布(5),透水土工布(5)上方用于填充待模拟土壤,所述渗流注入口(3)通过管道外接模拟渗流储液罐(15);所述地下水模拟装置包括箱体(6)、地下水注入口(9)、地下水流出口(10)和地下水采样口(11),所述箱体(6)顶部与筒体(1)底部通过穿孔连通,使两者之间的水流能够通过砾石层垂直迁移;箱体(6)侧壁一侧设有地下水注入口(9),另一侧分别设有地下水流出口(10)和地下水采样口(11);所述地下水注入口(9)通过进水管外接第一储液罐(12),所述地下水流出口(10)通过出水管外接第二储液罐(13),且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蠕动泵(7);所述人工降雨装置(2)位于土柱模拟装置中填充的待模拟土壤上方,其进口通过管道外接模拟降雨储液罐(14);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若干集成式监测探头(8),分别设于筒体(1)中的待模拟土壤不同高度处以及箱体(6)内部,用于监测各设置位置的温度、pH、溶解氧以及地下水流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土柱模拟装置、地下水模拟装置、人工降雨装置(2)和监测装置;所述土柱模拟装置贴合置于地下水模拟装置上方;所述土柱模拟装置包括筒体(1)、渗流注入口(3)和土壤采样口(4),所述筒体(1)侧壁上不同高度处分别设有若干渗流注入口(3)和若干土壤采样口(4),筒体(1)内底部填充有砾石层,砾石层上方铺设有透水土工布(5),透水土工布(5)上方用于填充待模拟土壤,所述渗流注入口(3)通过管道外接模拟渗流储液罐(15);所述地下水模拟装置包括箱体(6)、地下水注入口(9)、地下水流出口(10)和地下水采样口(11),所述箱体(6)顶部与筒体(1)底部通过穿孔连通,使两者之间的水流能够通过砾石层垂直迁移;箱体(6)侧壁一侧设有地下水注入口(9),另一侧分别设有地下水流出口(10)和地下水采样口(11);所述地下水注入口(9)通过进水管外接第一储液罐(12),所述地下水流出口(10)通过出水管外接第二储液罐(13),且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蠕动泵(7);所述人工降雨装置(2)位于土柱模拟装置中填充的待模拟土壤上方,其进口通过管道外接模拟降雨储液罐(14);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若干集成式监测探头(8),分别设于筒体(1)中的待模拟土壤不同高度处以及箱体(6)内部,用于监测各设置位置的温度、pH、溶解氧以及地下水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式模拟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管道上均设有控制管道开闭的阀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宝兰周猛王家骐李雨芬叶天强郑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