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26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包括孔板、左集罩、换风箱、右集罩、控制面板、连接板、导风箱、控制杆、电源线和按键,该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通过在换风箱底端优化设置了导风箱,第一堵风板、第二堵风板被气流顶开,并在卷弹簧的配合下出现一定程度转动,关闭后在卷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换风箱的自主密闭,调节换风量时,转动控制杆,控制杆通过传动带使间动轮转动,间动轮通过杆轴影响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则会啮合竖直齿板顺着背侧板上的导轨口进行竖直滑动,调节竖直齿板的上下位置即可间接控制第一堵风板的摆动幅度,通过控制竖直齿板的位置,间接实现对换风量的有效控制、调节,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
本技术涉及涂料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
技术介绍
涂料对微生物侵袭的敏感性取决于涂料和溶剂的化学性质,表面履盖物的种类和涂料薄膜暴露的条件,涂料加工中常常会产生有害气体,需要使用换风机构进行集中处理,对加工中产生的气体引导至相应的过滤箱体中处理方可排出。当换风过程中,由于双向换风同步进行抽风处理,在将气体引导结束后,由于失去启动流动力,使得部分气体回到换风箱中,难以关闭后实现换风箱的自主密闭,同时,缺少对换风量的有效控制、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该装置包括孔板、左集罩、换风箱、右集罩、控制面板、连接板、导风箱、控制杆、电源线和按键,所述孔板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左集罩上,所述左集罩套接于换风箱上,所述换风箱右侧套接有右集罩,所述右集罩上装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嵌入安装有按键,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连接板顶端固定安装于换风箱上,所述连接板底端设有控制杆,所述导风箱顶端贯通安装于连接板上,并且导风箱与换风箱内部相贯通,所述导风箱包括箱边壳、卷弹簧、第一堵风板、核心板、风道、第二堵风板、底架、间动轮、支板、杆轴、转动齿轮、竖直齿板、背侧板、导轨口、撑架和辅助架,所述箱边壳上通过卷弹簧转动安装有第一堵风板,所述核心板固定安装于箱边壳竖直中心线上,所述风道位于箱边壳内部,所述第二堵风板平行设置于第一堵风板下方,所述底架左侧紧固于箱边壳内部,所述间动轮上铰链连接有杆轴,所述杆轴位于支板背侧,所述杆轴右侧与转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齿板与转动齿轮相咬合,所述竖直齿板顺着导轨口在背侧板上竖直滑动,所述撑架底端紧固于底架上,所述撑架顶端焊接固定有支板,所述辅助架上转动安装有控制杆,并且控制杆通过传动带与间动轮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换风箱包括左风扇、小齿轮、外壳、电机、隔风板、轴座、传动带、右风扇、机座、中间齿轮、机杆和传递杆,所述左风扇嵌入安装于机杆左侧,并且机杆右侧嵌入电机上,所述左风扇左侧装设有孔板,所述小齿轮与间齿轮相啮合,所述外壳内侧面上紧固有隔风板,所述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隔风板位于电机右侧面上,所述轴座顶端锁固安装于外壳上,所述传动带与传递杆转动连接,所述右风扇与左风扇呈对称设置,所述机座顶端锁固安装有电机。优选的,所述轴座包括顶部板、第一转动环口、轴座主体和第二转动环口,所述顶部板底端与轴座主体相焊接,所述轴座主体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口、第二转动环口,所述第一转动环口上转动安装有传递杆,所述轴座主体设于右集罩左侧。优选的,所述孔板共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装设于左集罩、右集罩上。优选的,所述核心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堵风板、第二堵风板侧端设置有倾斜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堵风板、第二堵风板沿核心板为对称中心线镜像位置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堵风板。优选的,所述中间齿轮插接于圆柱杆上,并且该圆柱杆转动安装于左集罩内部壳体上。优选的,所述背侧板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间动轮、转动齿轮和竖直齿板。优选的,所述孔板为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优选的,所述卷弹簧为弹簧钢制成,弹性势能大。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本技术所述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通过在换风箱底端优化设置了导风箱,第一堵风板、第二堵风板被气流顶开,并在卷弹簧的配合下出现一定程度转动,关闭后在卷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换风箱的自主密闭,第一堵风板、第二堵风板侧端留出相应缝隙使得气体进入风道,进而向下引导,在需要调节第一堵风板、第二堵风板开口幅度时,可通过控制竖直齿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方法如下,转动控制杆,控制杆通过传动带使间动轮转动,间动轮通过杆轴影响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则会啮合竖直齿板顺着背侧板上的导轨口进行竖直滑动,调节竖直齿板的上下位置即可间接控制第一堵风板的摆动幅度,通过控制竖直齿板的位置,间接实现对换风量的有效控制、调节,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换风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轴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导风箱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杆轴结构示意图;其中:孔板-1、左集罩-2、换风箱-3、右集罩-4、控制面板-5、连接板-6、导风箱-7、控制杆-8、电源线-9、按键-10、箱边壳-701、卷弹簧-702、第一堵风板-703、核心板-704、风道-705、第二堵风板-706、底架-707、间动轮-708、支板-709、杆轴-710、转动齿轮-711、竖直齿板-712、背侧板-713、导轨口-714、撑架-715、辅助架-716、左风扇-301、小齿轮-302、外壳-303、电机-304、隔风板-305、轴座-306、传动带-307、右风扇-308、机座-309、中间齿轮-310、机杆-311、传递杆-312、顶部板-3061、第一转动环口-3062、轴座主体-3063、第二转动环口-306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包括孔板1、左集罩2、换风箱3、右集罩4、控制面板5、连接板6、导风箱7、控制杆8、电源线9和按键10,孔板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左集罩2上,左集罩2套接于换风箱3上,换风箱3右侧套接有右集罩4,右集罩4上装设有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上嵌入安装有按键10,控制面板5与电源线9电连接,连接板6顶端固定安装于换风箱3上,连接板6底端设有控制杆8,导风箱7顶端贯通安装于连接板6上,并且导风箱7与换风箱3内部相贯通,导风箱7包括箱边壳701、卷弹簧702、第一堵风板703、核心板704、风道705、第二堵风板706、底架707、间动轮708、支板709、杆轴710、转动齿轮711、竖直齿板712、背侧板713、导轨口714、撑架715和辅助架716,箱边壳701上通过卷弹簧702转动安装有第一堵风板703,核心板704固定安装于箱边壳701竖直中心线上,风道705位于箱边壳701内部,第二堵风板706平行设置于第一堵风板703下方,底架707左侧紧固于箱边壳701内部,间动轮708上铰链连接有杆轴710,杆轴710位于支板709背侧,杆轴710右侧与转动齿轮711转动连接,竖直齿板712与转动齿轮711相咬合,竖直齿板712顺着导轨口714在背侧板713上竖直滑动,撑架715底端紧固于底架707上,撑架715顶端焊接固定有支板709,辅助架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包括孔板(1)、左集罩(2)、换风箱(3)、右集罩(4)、控制面板(5)、连接板(6)、控制杆(8)、电源线(9)和按键(10),所述孔板(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左集罩(2)上,所述左集罩(2)套接于换风箱(3)上,所述换风箱(3)右侧套接有右集罩(4),所述右集罩(4)上装设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上嵌入安装有按键(10),所述控制面板(5)与电源线(9)电连接,所述连接板(6)顶端固定安装于换风箱(3)上,所述连接板(6)底端设有控制杆(8);/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箱(7),所述导风箱(7)顶端贯通安装于连接板(6)上,并且导风箱(7)与换风箱(3)内部相贯通,所述导风箱(7)包括箱边壳(701)、卷弹簧(702)、第一堵风板(703)、核心板(704)、风道(705)、第二堵风板(706)、底架(707)、间动轮(708)、支板(709)、杆轴(710)、转动齿轮(711)、竖直齿板(712)、背侧板(713)、导轨口(714)、撑架(715)和辅助架(716),所述箱边壳(701)上通过卷弹簧(702)转动安装有第一堵风板(703),所述核心板(704)固定安装于箱边壳(701)竖直中心线上,所述风道(705)位于箱边壳(701)内部,所述第二堵风板(706)平行设置于第一堵风板(703)下方,所述底架(707)左侧紧固于箱边壳(701)内部,所述间动轮(708)上铰链连接有杆轴(710),所述杆轴(710)位于支板(709)背侧,所述杆轴(710)右侧与转动齿轮(711)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齿板(712)与转动齿轮(711)相咬合,所述竖直齿板(712)顺着导轨口(714)在背侧板(713)上竖直滑动,所述撑架(715)底端紧固于底架(707)上,所述撑架(715)顶端焊接固定有支板(709),所述辅助架(716)上转动安装有控制杆(8),并且控制杆(8)通过传动带与间动轮(708)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包括孔板(1)、左集罩(2)、换风箱(3)、右集罩(4)、控制面板(5)、连接板(6)、控制杆(8)、电源线(9)和按键(10),所述孔板(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左集罩(2)上,所述左集罩(2)套接于换风箱(3)上,所述换风箱(3)右侧套接有右集罩(4),所述右集罩(4)上装设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上嵌入安装有按键(10),所述控制面板(5)与电源线(9)电连接,所述连接板(6)顶端固定安装于换风箱(3)上,所述连接板(6)底端设有控制杆(8);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箱(7),所述导风箱(7)顶端贯通安装于连接板(6)上,并且导风箱(7)与换风箱(3)内部相贯通,所述导风箱(7)包括箱边壳(701)、卷弹簧(702)、第一堵风板(703)、核心板(704)、风道(705)、第二堵风板(706)、底架(707)、间动轮(708)、支板(709)、杆轴(710)、转动齿轮(711)、竖直齿板(712)、背侧板(713)、导轨口(714)、撑架(715)和辅助架(716),所述箱边壳(701)上通过卷弹簧(702)转动安装有第一堵风板(703),所述核心板(704)固定安装于箱边壳(701)竖直中心线上,所述风道(705)位于箱边壳(701)内部,所述第二堵风板(706)平行设置于第一堵风板(703)下方,所述底架(707)左侧紧固于箱边壳(701)内部,所述间动轮(708)上铰链连接有杆轴(710),所述杆轴(710)位于支板(709)背侧,所述杆轴(710)右侧与转动齿轮(711)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齿板(712)与转动齿轮(711)相咬合,所述竖直齿板(712)顺着导轨口(714)在背侧板(713)上竖直滑动,所述撑架(715)底端紧固于底架(707)上,所述撑架(715)顶端焊接固定有支板(709),所述辅助架(716)上转动安装有控制杆(8),并且控制杆(8)通过传动带与间动轮(70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涂料加工用换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风箱(3)包括左风扇(301)、小齿轮(302)、外壳(303)、电机(304)、隔风板(305)、轴座(306)、传动带(307)、右风扇(3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创天利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