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258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申请公开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泵浦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一泵浦光;所述第一泵浦光经第一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一合波器;所述第一合波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一输入光信号耦合后输入至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第二泵浦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二泵浦光;所述第二泵浦光经第二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二合波器;所述第二合波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二泵浦光输入至所述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所述第一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和/或,所述第二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
技术介绍
在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EDFA)光路结构中,经常会使用对向泵浦结构将泵浦光与输入光信号进行耦合,使泵浦光在掺铒光纤中激励并放大输入光信号。如何提高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放大效率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可以提高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的放大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所述对泵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泵浦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一泵浦光;所述第一泵浦光经第一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一合波器;所述第一合波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一输入光信号耦合后输入至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第二泵浦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二泵浦光;所述第二泵浦光经第二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二合波器;所述第二合波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二泵浦光输入至所述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所述第一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和/或,所述第二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泵浦光的中心波长与所述第二泵浦光的中心波长之间的偏差小于第一阈值。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离器,还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泵浦激光器产生的第二残余泵浦光;和/或,所述第二隔离器,还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泵浦激光器产生的第一残余泵浦光。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合波器还用于:对输入的第一输入信号进行耦合,并输出耦合后的第一输入信号。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泵浦光经第一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一合波器包括:所述第一泵浦激光器产生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一残余泵浦光经过所述第一隔离器后,输入至所述第一合波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泵浦光经第二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二合波器包括:所述第二泵浦激光器产生的第二泵浦光和第二残余泵浦光经过所述第二隔离器后,输入至所述第二合波器。上述方案中,所述光纤为掺铒光纤;所述掺铒光纤包括单独一段光纤,或至少两段光纤级联而成。如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通过使用斜8度光纤光栅作为第一隔离器和第二隔离器,进一步形成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的抗干扰器,避免第一残余泵浦光对第二泵浦激光器的影响以及第二残余泵浦光对第一泵浦激光器的影响,进而提升所述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的放大效率。并且,所述第一隔离器和第二隔离器是在第一泵浦激光器和第二泵浦激光器的外部设置的,无需在第一泵浦激光器和第二泵浦激光器中添加额外的隔离器,使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的光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损耗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的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的另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EDFA主要是对光通信
中的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980nm或1480nm的泵浦光与1550nm波段的光信号同时注入掺铒光纤,Er3+吸收泵浦光,受激辐射产生与光信号同频的光子,实现第一输入光信号信号功率放大。相关技术中,影响EDFA放大效率主要有如下原因:掺铒光纤中掺杂的材料的比例、质量;输入光信号的波长。在EDFA中常见的光路结构中,常使用对向泵浦结构对泵浦光与光信号进行耦合。在对向泵浦结构中,如果波长相近的残余泵浦光进入对向泵浦激光器中,会在对向泵浦激光器中引起激光激射,可能导致泵浦激光器失效。在对向泵浦结构中,其中一个泵浦激光器失效会导致EDFA的放大效率降低;在对向泵浦结构中,全部泵浦激光器失效会导致EDFA的放大效率变得更低。因此,残余泵浦光会影响EDFA的放大效率。目前工程设计上只存在980nm泵浦光激光器和14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以及14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14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两种对泵结构。1480nm泵浦激光器通过在尾端集成隔离器,实现9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14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和14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14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避免激光激射;980nm泵浦光激光器尾纤上需刻写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BraggGrating,FBG)作外腔以对光谱作进一步处理,因而980nm泵浦光激光器封装上很难再集成隔离器。现有的9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9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中,通常在980nm泵浦光激光器输出端额外添加980nm隔离器实现对泵,导致损耗大,成本高,光路复杂。相比于9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9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9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14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和14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14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放大功率有限,噪声偏大,成本较高。因而某些特定需求的EDFA光路中,必须使用9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9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以同时满足功率与噪声需求。基于目前980nm泵浦光激光器与980nm泵浦光激光器形成的对泵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和缺点。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的可选结构示意图,将根据各个部分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100,所述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100至少包括:第一泵浦激光器101,用于产生第一泵浦光;所述第一泵浦光经第一隔离器102后,输入至第一合波器103。所述第一合波器103,用于将输入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一输入光信号耦合后输入至光纤001,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第二泵浦激光器201,用于产生第二泵浦光;所述第二泵浦光经第二隔离器202后,输入至第二合波器203。所述第二合波器203,用于将输入的第二泵浦光输入至所述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输入光信号的传输方向作为主光路正向。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经由第一合波器103进入后,依次经过第一合波器103、光纤001和第二合波器203后,抵达输出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浦光可以被称为正向泵浦光;所述第二泵浦光可以被称为负向泵浦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和/或,所述第二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浦光的中心波长与所述第二泵浦光的中心波长之间的偏差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根据第一泵浦激光器和第二泵浦激光器的性能确定的,例如,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4nm至7nm之间任一个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浦激光器101,还会产生第一残余泵浦光;所述第二隔离器202,还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至少包括:/n第一泵浦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一泵浦光;所述第一泵浦光经第一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一合波器;/n所述第一合波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一输入光信号耦合后输入至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n第二泵浦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二泵浦光;所述第二泵浦光经第二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二合波器;/n所述第二合波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二泵浦光输入至所述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n所述第一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n和/或,所述第二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放大器中的对泵结构至少包括:
第一泵浦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一泵浦光;所述第一泵浦光经第一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一合波器;
所述第一合波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一输入光信号耦合后输入至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
第二泵浦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二泵浦光;所述第二泵浦光经第二隔离器后,输入至第二合波器;
所述第二合波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二泵浦光输入至所述光纤,以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入光信号的放大;
所述第一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
和/或,所述第二隔离器为斜8度角的光纤光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泵浦光的中心波长与所述第二泵浦光的中心波长之间的偏差小于第一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离器,还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泵浦激光器产生的第二残余泵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福星蒋振坤付成鹏余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